为什么说一封推荐信不能让中国学生在国外得到承认?
“你的信能改变我的命运。”这是一个中国学生对我说的话,她毕生的梦想就是去美国学习。我在2007年9月遇见了她,恰好是我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当客座教授的那一周。这个学生来参加我的午餐演讲会,我们彼此交谈了一些开心的事情。她随后用电子邮件给我发来一封问候信,并祝我中秋节快乐。大约一个月之后,她邀请我共进晚餐,就在清华大学海淀区校园附近的一个餐馆里,还送给我一包虾米,这是她从青岛附近的老家带来的。
我们在饭桌上谈了很多有关她的事情:她近期在电台的工作情况,她的gre学习情况,还有她要去美国深造的梦想。我注意到她神情焦虑。就在我们从餐馆来到星巴克咖啡店的时候,她很婉转地说到了推荐信的事。
她的请求让我有点惊讶,因为我们只有数面之交。“你的推荐信能改变我的命运。”后来她写了一封电子邮件给我,还附带了一份简历和推荐信的草稿。她在信中说道:“无论我多么聪明、多么努力地工作,但是没有人推荐我,就不会有人知道我,也没有人会给我机会。”
我真的该接受这样一个改变别人命运的委托吗?我决定尽量跟她说清楚这老实话,尽管那不是她想听的。我告诉她,她首先需要从她单位的上司或了解她的研究和写作的人那里获得一封推荐信。我只能写一般的诸如“致相关人士”之类的信,并说明我跟这个学生只见过两次面,而且我们能够用中级以上水平的英语交谈。我还愿意补充说明,她士气高昂,在美国留学,会在学业上有所建树的,但谁又不是呢?
我不敢保证这样一封信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