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述职报告

时间:2021-08-31

【精华】教师述职报告模板汇总9篇

  在当下社会,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述职报告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述职报告 篇1

尊敬的市教育局领导、各位教职工:

  大家好!

  我一直以为,我或许能够成为一名受到学生尊重并喜爱的好教师,但却很难成为一名好校长,之所以如此,源于自己在生活中所经历的一些艰难与曲折,这样一种人生体验,让我对生活的认识更加感性而难以理性。也正因为如此,我深知,对于现在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的杨桥中学来说,我的这样一种人生态度与价值取向,是很难肩负起让学校走出困境、再续辉煌的重任。回顾一年来的心路历程,有上任伊始时的失落与郁闷,有工作过程中的困惑与彷徨,也有一点成功而带来的十分喜悦与兴奋,一言蔽之,可谓是“苦不堪言,乐在其中”。

一、苦不堪言,基于杨桥中学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

  xxxx年11月29日,在市教育局领导的亲切关怀与校友的积极参与下,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杨桥中学建校五十周年庆典大会在校园广场隆重召开,来自海内外的1100多位校友、400多位社会各界嘉宾、1200多位在校师生欢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五十周年校庆的成功举办,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为学校新时期发展赢得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与社会认同。

  通过五十周年庆典,全体师生对杨桥中学历史与现状的认识更加直观深刻,作为一所地处郊区的农村中学,五十年来,杨桥中学不仅造就了一批在市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名师,也培养出诸如刘福寿、李新春、王旭东、张心阳等这样一批社会名流精英,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然而,在当前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时代背景下,受人事体制及招生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杨桥中学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生源素质不断下滑、师生信心较为不足、教师流动过于频繁、学校管理较为粗放、学校形象有待改善等等都成为制约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课题。一年来,我不时思考这么几个问题:如何才能振奋我校师生自信自强的精神?如何才能激发我们教职工的潜力?如何才能提升我们学生的自信?如何才能让学校的形象有重大改变?杨桥中学如何才能避免兼的宿命?每每想起这些问题,深感肩负的担子太重,压力太大,夜不能寐,苦不堪言。

二、乐在其中,源自全体师生的殷切期望与大力支持

  西方有句谚语,“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同时又替你打开了一扇窗”。当我们认真审视杨桥中学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知道,如果只看到前进中的困难与自身的不足,而看不到学校的希望与自身的优势,那么即使上帝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我们也无法看到窗外的风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自20xx年9月份开始,学校领导班子对学校重新定位,调整办学思路,确立了“内涵发展”的办学方向,内强管理,外树形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科研兴教,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教师是第一要素,如何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一年来,我们确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解决教师后顾之忧”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力求不断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

  教育科研,展示教师风采。短短一年时间,我校教师发表、获奖论文多达二十余篇,创历史新高。汪成林、王庆、陈迎竹老师的论文分获省一等奖、三等奖;叶曙光、刘英祺、陈莉芬、李燕、江鑫、雷祎等多位老师在市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得好成绩;刘英祺老师在全市英语展评课大赛中获得市一等奖,有望代表安庆市参加全省的角逐;多次承办市英语、地理、语文等教研活动;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教师开设了博客,积极撰写教育反思与心得,充满了真情,洋溢着温情。

  创设平台,促进教师成长。我们组织开展了学校第七届班主任论坛,得到市教育局及兄弟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其中汪成林、刘平老师的发言稿已经被《安庆教育》刊载;选派胡传梅、汪喜艳、刘天鹏、钱利文等六位教师与石化一中支教老师开展“结对拜师”活动,成果丰硕,近三十余万字的《享受成长的幸福——支教活动材料汇编》得到市教育局和两校领导的充分肯定;我们还积极推荐学校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近期学校选派严朝晖老师参加全省英语骨干教师培训,选派教研组长赴上海培训学习,选派四名年轻教师参加省厅组织的“牵手行动—基层英语教师培训项目”,此后我们还将每学期选派两名骨干教师赴上海澄衷高级中学参加培训,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开阔教师眼界,提升教师境界。

  急人所急,解决教师困难。在市教育局领导及石化一中的帮助下,我们一举解决了我校教师子女就学难的问题,让教师安心执教;学校还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入十余万元改善办公条件,让教师舒心从教;后期,学校还将继续加大对教育教学的投入力度,确保有限的资金向一线教师倾斜、向骨干教师倾斜、向教育科研倾斜,让想干事、能干事的教师尽心治教。

教师述职报告 篇2

  一、开学至今开展的内容

  本学期,小班的教育教学工作由王老师逐步接手。我转向做事实践、手工练习、个人内务卫生等习惯能力养成方面。

  设计这些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学会做事,从做事过程中练习他们吃苦耐劳、专注、计划、应变、宽容、互助、协作等能力和品质,从而学习做人。这些课题的设置都围绕学堂“会做人会做事”展开。

  主要的内容有个人衣物清洗内务整理、男女生活区库房的搬迁整理、手工坊的搬迁整理、练功房地垫的清洗铺设、菜地的开垦种植、玉米的收割晾晒秸秆的清理、菜地教学楼花坛边杂草的清除、手工木雕的学习制作等。期间还和他们穿进行了“心灵魔法游戏”,听孩子讲述ta的一些小秘密。10月中旬陪孩子们到深圳参加今日学堂的“三语班教育分享会”。

  二、孩子们的变化及应对方法

  从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有许多需要加强练习的地方。比如二位女生的做事速度较慢,但较为细致,工作后的场地整洁有序。男生速度快但呈现的结果较为凌乱。这可能和女生天生细腻男生相对粗犷有关。他们互补下更好了。同时小朋友们的专注力有待提升,时常在做事的时候聊天嬉戏(尤其在缺少示范引领或监督的情况下)。

  孩子们的计划能力得到了提升,并从“有计划中”获得经验。我们在教学楼南侧拔草的时候,第一天第二天自由安排工作量。第三天下午,我要求他们自行制定当天一小时的工作内容,结束后比对发现,比之前的效率高了很多。小N第一天拔草的时候,看似没闲着,到劳作结束的时候,类似的工作内容,他的工作量是最少的。我单独给他“加餐”为他制定了新的目标,也能很快完成。结合第三天我引导他们看到有目标有计划的不同结果,可能给他深刻的印象。最后的结果是他率先完成约10平方米杂草的拔除,又完成了王喆姐姐布置的一小片任务,主动去帮助小Z。孩子们也为有无计划(或目标)的不同结果而欣喜。有目标订计划这样的刻意练习需要在接下来的实践中多践行总结,不断的看到有计划行事的益处,直到养成这一习惯。

  和小L的交谈相对顺畅了很多。上次徒步欧江岔镇还有个课题———沿途问询大米食用油加工坊的价格。她去问询菜油的价格时,被店主“刁难”后不再询问,一直站在那里不说话。几分钟后,小铭过来顺畅的表明我们出行目的及需要对方的帮助后,顺利获得店主姓名和联络方式。小铭的表现可能给了她很多的触动。返回学堂后一段时间,感觉跟她交谈时不需要等很久就能收到她的回应。

  10月12日晚上,我们深圳交流会之前的一次会谈。谈到此行的目的时,她说去深圳交流会学习同龄人是如何大胆自由的表达的。因为,同伴们说她回答问题很慢。而且在那次欧江岔徒步过程中,因为不敢再去表达诉求没能完成任务。近来,发现她在交谈时又有了变化,早上相见时也会主动跟我打招呼,这些表现以前是没发生过的。

  协助孩子正确对待一些概念。有一天小吕看到小贺哥哥和校长他们在后面菜地用粪水浇地随口说了句“耶,好恶心。”校长听到后,让小吕在第二天跟随哥哥学习如何打扫卫生间。哥哥讲解示范,他看着练着。从一个隔间加到二个隔间的工作量,擦隔板的时候够不着搬个方凳垫起来。在我去深圳前夕,他跟我说洗卫生间还得用抹布擦蹲坑里面的隐蔽角落耶。讲述的时候没有嫌弃厌恶的感觉,一副很正常的样子。为何孩子会随口说好脏好恶心。可能跟我们平常的概念有关———粪便、卫生间是不干净的、令人恶心的。听似一句玩笑话,反应出孩子当下的一个态度,将来孩子有可能会瞧不起嫌弃从事所谓的“脏愁累”工作的人。成为一个拈轻怕重、怕脏怕累的人。校长的调整及时、有效。

  事后和他交流为什么会去打扫卫生间,他坦诚表达事情的经过。并说校长目的是为了让他体验。21日早上清扫卫生间的时候,一边背诵经典。擦地的清洁度比以前提高很多,也更专注。

  三、下一个周期的实践计划

  针对孩子急需学习练习的一些个性特征,拟将下一阶段练习做些调整。我将厨房工作流程再次进行梳理——饮食卫生营养、物品整理、蒸炒方法顺序、卫生清洁清扫等。之后,大班孩子逐个跟进学习练习一周,并获得前面设计的能力。孩子具备厨房相关工作能力后,不再将此项活动作为ta的学习内容。偶尔设定机会熟悉练习。将更多的时间放到其他品质和能力的养成上。

  库房的整理工作开始进行,分类存放登记造册。管理人员职责(正常开放时间、维护晾晒等)和进出库登记方法落实到位。

  小班的劳作内容继续利用学堂环境因势利导。拔草、清洁等。主要目的不是完成那些杂草的清除,而是设计相关的课题如计划能力、专注力、应变能力等,从中观察到孩子更多的特点,并加以疏导练习。顺便美化了我们生活的环境。因此,不会为了做事而做事。

  分组制作足球门。学堂要求统一尺寸、提供材料让二个小组自行设计、制作。练习想象、设计、动手、协作能力。

  所有同学合作建设贝申养鸡场。从场地的规划整理、设计、鸡舍建造、采购鸡苗、养育等方面练习孩子的做事、交流、生活能力。

  四、学堂教育目标、实施方法

  贝申教育目标:会做人会做事。即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做一个自尊、自爱、自律、自立的人;做一个自利利他的人。

  未来三年教学目标:上台能说;下笔能写;闲暇会玩;自我管理(进而具备组建、管理团队能力)。

  阶段性目标及检测考核:

  1、xxxx年2月:英语阶段性学习目标;及以上三个教学目标的阶段性考核。

  2、xxxx年3月:尝试进行第二外国语的学习(日语、韩语或泰国语)。

  3、xxxx年7月:前往江西三地,进行教教育及学堂教育教学经历分享。我分享主题围绕小儿学堂成长经历,结合一年半和孩子相处交流中发现的一些现象,分享孩子成长过程中发生的状况、调整手段、变化,以及我和其他孩子交流引导的感想感悟。参阅书籍《拯救男孩》、《拯救女孩》、《正面管教》等。了解孩子不同性别、年龄段的特性,懂孩子才能让孩子主动亲近,能够多一些听到孩子的心声,才有施教和引导可能性。

  4、xxxx年8月:日本游学。半数以上的英语能力、日语表达能力,达到自由交流的水平。

  实施方法:

  全体同学分成二个团队,分别由汪校长和王老师指导。各团队根据情况制定的学习目标(每日、每周、每月),二个团队同时练习为一部电影配音。每周末展示自己英语学习情况、对比配音效果,以达到检测督促相互激励目的。对于学习态度不积极、计划执行不到位的同学,放到学堂后勤组练习做事一周,期间不参加团队活动不可以学习英语,一周后从做事态度、能力、个人意愿方面考核决定是否可以回归团队。

  五、关于学堂教育一些思考

  贝申不想混日子,一直在新教育的路上学习、探索、实践,希望能走出一条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全面发展的路来。

  上学期末学堂走了几位同学,听一些家长朋友说孩子在别的地方进步很大。由此似乎推理出贝申在孩子精进成长方面方法欠妥,效果甚微。

  我家六岁多的男孩在学堂生活近一年半,假如现在把放到别的地方学习(文化或技能),我想孩子极有可能获得很大的进步。因为在近一年半的学堂生活中,学堂老师倾注大量的时间和心力去纠正调整他的一些习惯或行为模式。度过这样的一个“痛苦”的周期,一些习惯能力得到了练习固化。再到其他相对类似或更宽松的环境中,他之前养成的自理自立、积极探索的品质或做事的能力习惯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对他的成长起到较大的助力。也就是说,这几年,贝申“啃”去了孩子最难啃的骨头,后面的施教自然方便一些。所以从结果上来看,孩子离开贝申后变化较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国庆节后,校长的女儿小轩决定要参加xxxx年的高考。七个月的时间完成高中三年的课程,这是个不小的挑战,那得多大的勇气敢做这样的尝试。03年认识小轩,她是个上幼儿园的小姑娘。再回贝申这些时间的相处,看到她的一点迷茫和无力。她的父亲给了她极大的包容和支持,坚持去引导、培育她。孩子最大的变化是她决定后很快制定了相关学习计划,人也更开朗了,更愿意主动做事了,近二十天坚持早上五点半起床学习,每二天熟练背诵一篇新概念二。我未曾见过她有这样的表现。我这里不是鼓励她早起,而是被她开始自我负责、主动学习的态度打动。如果,一个人内在向上的动力、自我负责的态度被激发出来,学习的效率是惊人的。能不能考上或去不去读已经不重要了,具备了那些态度学什么都没太大问题。

  十七年,作为父亲,校长可能也预料不到女儿今年的巨大转变。

  我在学堂一年多的时间里,从许多家长(在校和离校的)那里了了解到对孩子主要学习内容不同的期望。大约有:舞蹈、中医、哲学、武术、英语、手工、思维等等。综合起来,如果要满足那些条件,贝申似乎得开十多门课程。学堂目前没有那么大的能量,也不会那么做。我们以为很多课程是相互涵盖的。

  那么,如何平衡这样“供需关系”呢。我认为,学堂首先确定可以提供的帮助和孩子急需的练习的方面,比如语言学习、身体练习、行为习惯等。如果家长觉得需要添加而学堂又能提供的话,可以商榷达成一致。或者说家长觉得孩子不需要学堂设定的练习内容,希望专门为孩子制定学习项目而学堂有能力也愿意提供的话,也可以达成一致意见,共同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提供引导和帮助,只是,结果要家长坦然接受的哟(别到时候又说别的孩子怎么变化那么大,我家的才一丁点儿)。反之,只能坚持各自的立场或需求,走自己的路。

  学堂、孩子、家长的关系。有人说“家长是孩子神,老师只是神请来的帮手。”“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等等。意思是说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角色价值举足轻重,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学堂可以做的是全力以赴协助孩子找到兴趣,接受自己制定的目标指引。期间给予鼓励、督促、协助。家长做好自己的事情,在和孩子交流时候多一些觉察,注意引导方法,全力和学堂保持教学目标的一致,及时反馈孩子一些状况,帮助学堂从另一方面了解信息。

  我说的意思是,学堂不把阻滞孩子的原因全放在家长那里,期望家长能做些改变、提升,尽管那样的目的是想联手铸造稳固的墙体作为孩子结实的后盾,当孩子想要退缩的时候,转身能够看到榜样示范,获得力量。这些,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学堂不奢望去“教育、改变”家长,那是件很难做到的事情。一不小心,学堂的一些建议会被家长理解为指责或找借口。如果家长希望孩子能获得更多有利于ta成长的能力和品质,更多提升的话,请积极行动起来。配合学堂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助力。

  学堂、孩子、家长三方行为产生的结果,最终会在孩子那里呈现出来。大家做好各自的本分,结果是显著的,会是三方想要的结果,达到教育的目的。

  贝申如果不被“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新教育滚滚潮流淹没的话,必须对学堂教育教学的方向做出调整。接下来,学堂的教育教学调整为三大块——英语学习、身体锻炼、行为习惯。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调整呢。先看看之前学堂的课程设计:语言学习(中英文);身体锻炼(体能、柔韧性、灵活性、平衡能力等);思维练习;行为习惯;做人(文明礼貌、真实坦诚、友善友爱等);做事(个人卫生、内务整理、卫生清扫、田间劳作、手工实践等);另外还有团队协作、自理自立、安全、健康等其他课题。算算真不少。这也是学堂设计孩子在学堂至少待三年的原因之一。

  我承认,我也希望孩子进步多一些,效果快一些。

  但是,这些内容里大部分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比如身体练习、思维、行为习惯调整的效果等等,它不像学习英语那样每天都能检测出孩子的收获、进步,比如新概念背诵、听说多少册,对话的流畅度等。即便教员全部的精力都扑在教学上,也很难全面发展百花齐放,最后的结果是好像自己的孩子这个也会点,那个也会点,没一个拿得出手的。似乎投资回报率太低。这可能也是部分家庭失去耐心离开的原因。

  另外,领着孩子进入新教育的我们,还是将知识学习放在很重的位置。

  因此,我们从更容易检测的英语学习入手,身体锻炼、行为习惯养成紧跟其后。孩子们在目标指引下,一个接一个的实现它,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有了喜悦和成就,再进行其他的训练。获得知识、能力的同时,对自己对家人亲戚也有个“交代”。才有可能在新教育继续生活学习。

  最后,感谢清一山长研究出那么多的优秀的学习方法,无私的分享给我们,引领我们走在新教育探索实践的路上。感谢今日学堂语言突破班同学的分享示范。感谢家长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依然将孩子放在贝申。感谢校长、王老师对我工作上的支持,学习上的帮助。感谢贝申大小朋友的陪伴。感谢邻居任师傅持续指导我们播种蔬菜,让我们吃到健康的食品。祝福大家走在自我负责自我成长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