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肉牛业前景与现状
1.疯牛病是一个天大的商机
疯牛病、禽流感、苏丹红等等事件在国内外食品市场,卷起了一场又一场的轩然大波。人们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的关注度,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目前,全球人口总数达54亿;全球牲畜(包括牛、羊、猪、水牛、马、骆驼等)总数是40亿,其中牛的总数是12.8亿。这样给全球最大的牛肉出口和进口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例如:美国是世界牛肉的进口和出口大国,总产值每年高达1750亿美元,2002年的牛肉进口量为147万吨。疯牛病恐慌笼罩美国,牛肉出口遭11国封杀,损失达20亿美元。2003年5月加拿大发现疯牛病后,美国等29个国家立即做出反应:禁止从该国进口牛肉,加拿大的牛肉业几乎崩溃。
有意思的是,人类在遭遇如此大的灾难、恐慌面前,总是有人在数着钞票偷偷地笑呢!?这就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巴西。澳大利亚是牛肉出口大国,是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在美国发现第一例疯牛病的消息传出后,一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牛肉企业的股票大涨,甚至这两个国家的货币也升值了。在巴西,绿色食品出口供不应求:97年巴西绿色蔗糖已经出口到20多个国家,97年销量为1600吨,98年4000吨,99年达1.2万吨,2000年达到7万吨。所以,疯牛病、禽流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商家一个天大的赚钱机会。
2.国内肉牛业状况
⑴ 肉牛产量及出口情况
全国牛的存栏总数,1980年是7200万头,1998年是1024亿头;产量从1980年的26.9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479.9万吨。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巴西的第三大牛肉生产国。然而1998年出口牛肉4.8万吨,进口牛肉0.35吨;分别占当年国内牛肉总产量的1%和0.1%。1990年肉类总产量攀升至世界第一位。2000年我国肉类总产量约在62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0%以上。我国平均每年对日俄肉牛出口量是40万头。 ⑵ 肉牛消费状况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肉食品消费市场。目前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已达48kg左右,人均年肉类消费达到438元,毫无疑问是全世界最大的肉类市场。据有关部门预计,下个世纪的前10年,我国肉类消费仍可保持年均3%~5%的增长速度。很明显,中国肉食品市场的巨大潜力为国内肉食品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⑶ 牛肉价格情况
台湾从美国采购的无骨牛小排,每千克报价380----400。深圳市超市中,母亲牌牛肉棒22克/袋,售价:4元,即:181元/千克。而新疆牦牛肉15元/千克,其差价为:166元/每千克。进口牛肉的价格:12—35美元/千克。在我国牛犊平均收购价每头:3000元/头;饲料、脱脂乳、牛乳成本为1000---1100元,劳动力成本150元左右(1人管理几十头牛),总成本每头1600元/左右;投入产出比1:1.65,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出口肉牛的年龄不得超过30个月。我国人均/年牛肉消费量按
5.25千克,全国人口按12.5亿计算,国内牛肉/年需求量在690万吨以上。2000年,我国肉制品产量仅占肉类总产量的3.88%,发达国家已占40-50%,高的达到70%。出口国际市场的潜力非常巨大。 ⑷ 我国肉制品加工业状况
在我国,食品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经坐上头把交椅,而肉类工业总产值仅占其中第四位。我国肉制品加工业,主要表现在: ① 产业结构严重倒置。国内先进地设备、管理、技术,都集中在
食品资源匮乏的东南沿海一带;而这些主力型食品企业主要以生产休闲食品为主。休闲食品市场,早已成白热化状态,多数企业处于微利和无利润情况下。而在食品资源丰富的西北一带,又缺少大量的投资和先进的管理、技术、人才。
② 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科技含量比较低,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弱。
具体可概括为三多三少:即高温肉制品多,低温肉制品少;初级加工多,精深加工少;老产品多,新特产品少;肉多,肉产品少。特别是肉制品产量仅占肉类总产量的3.88%,年人均仅仅1.8KG,与国外发达国家肉制品占肉类总产量的50%相比,大企业缺少特色产品少,小企业缺少资金投入。
③ 食品业经营管理型人才很少。懂食品的不懂管理,懂管理的又
不懂食品;有书本知识的人很多,有自己独到见解的人很少。有实践经验的人,缺少理论知识;有理论知识的人,又缺少实践经验。于是,在各行业出现了许多的怪现象,比如:企业利润不佳,归罪于规模小或销售不得力等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