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市教研室要求,我校组织本校语文组老师参加了省教研室组织的教研会议,收获良多,特总结如下:
一、倾听专家报告和经验介绍,受到了启发和震动。
1、关于提高教师解读文本和执教语文课堂的能力。会议上,有关专家提到了应该加强对经典篇目的解读,这对我们是有益的启发。经典篇目由于长期被教育名家研读、分析,似乎已经没有多少可以挖掘的东西了。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对传统篇目的理解和分析会出现更多更新的角度和切入点,对文本的解读是没有止境的,如能找到合适的突破口,老课文也可以上出新意。
2、学生不是教师完成讲课任务的道具。很多时候,我们讲课的时候更多地想到的是如何顺利地完成,而不是学生在课堂上能得到多少东西。这个问题牵涉到教育最终为了谁这个终极命题。专家认为,真正适应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真正适应学生的课堂才是最好的课堂。那么,以此为标准,不管是教师的讲授还是学生的学习,都应以能不能促进学生的更好成长为标准。
3、让中青年教师重视自身的成长。教师是成人,在工作之前受过多年的教育,参加工作后也获得了不少有益的教学经验,但这并不表示教师就不需要学习和成长了。一个真正的教师应该始终是一个学习者,他有学习的渴望,不断试图超越自己,在不断地反思和否定中获得更好的成长。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和激励,很多教师喜欢靠经验教学,迷信老办法。不注重学习和研究,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他极可能因为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和学生越走越远,最终丧失学生的信任和喜爱,那么,他的教学也就必然走向了失败。
4、加强双基,强调多读多写。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的讲授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仿佛不讲,这节课就没法进行,就白上了。这显然是认识上的不足,而且没有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问题。只要我们稍微考查一下成年人的语文能力就会发现,恰恰是我们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反复强调的东西,是在我们成年后最没有价值,最容易被忘掉的东西。在一个成年人身上,读写几乎是不可分的,而且也是最有价值的。一个人爱读书,写一点东西并不是什么难事,反过来说,一个擅长写的人,几乎也就是因为多读了几本书。在课堂上让学生更多地读,更有创意的表达是在为一个人的未来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奠基的好事。
5、避免语文知识教学的系统性和学术性。最近一段时期,由于中考的改革,语法、古代诗歌赏析等内容重新纳入了初中视野,很多老师开始进行相关的专项复习。但在复习中,因为对这类知识的考查水平和范围把握不准,很多学校和老师设计的练习题难度过大,甚至出现了直接使用高中试卷和公务员考试题目的现象,这些题目有的连老师本人都感到不好把握,又如何让学生把握呢?而且为了防止遗漏,很多训练都在追求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性的知识体系,这和初中生感性认识较强的特点是不相符合的,也是不合适的,
6、不得挤占机动课时。这个问题在各个学段都是比较普遍的问题。关键是我们的教育对时间和课程的管理还存在漏洞。一方面是课堂效率不高,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状态;另一方面是对机动课时的处理缺乏办法,要么都推给班主任,让班主任疲于奔命,要么推给任课老师,变成授课和考试。而学校管理层为了减小管理上的难度和追求教学成绩,也默许和纵容了这种肆意打破课程方案的行为。
7、防止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但在实践中,合作被单独放大了,而自主却常常受到忽视,成为陪衬。很多课上,每当教师提出了的问题却冷了场,老师常常会要求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而这种没有经过个人充分阅读的讨论过程,很有可能就变成了优等生利用思维优势打击、扼杀个性解读,强加于人的过程。没有为个人阅读留下必要的空间,这也许就是我们的课堂缺乏生机和创造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