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是收获的季节,秋天从来属于辛勤耕耘的人们。今天,我们举行新学期的开学典礼,下面是CN人才网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新学期大学开学典礼校长讲话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同学们,相信你们在还没有跨入华理大门之前,就已经对华理有着许多美好的憧憬。在这里,我想讲两位华理人一些轶事,与大家分享。
我校名誉校长,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xx,是xxx年根据当时国家院系调整安排,随xx工学院(现在的xx理工大学)无机物工学专业调整而来我校继续学习的,在华理整整度过了两年紧张而充满激情的学习生涯。
那时,学校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课业任务非常繁重,一两门主课不及格就要留级甚至劝其退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还要多次下厂实习,一般还要安排一次到外地工厂去,也没有老师带,就同学们自己与工厂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一起工作,参与试验并开展相关研究,帮助工厂解决一些技术难题。
当时,成xx同学就非常出色,得到了师生和工厂技术人员的一致好评。在天津永利碱厂实习期间,他每天从早晨六点半一直要工作到晚上十点半才能休息,中午,就在车间里啃几个馒头权当午饭。为了做好实验,有时还要通宵干。1956年毕业时,成xx各门功课成绩(包括毕业论文)获得全优,为此,我校首任校长张江树签发给他的毕业文凭上专门加盖了“成绩优等”的字样,并获得学校颁发给他的40元奖金(相当于现在的4000元)。
我们从档案中找到成xx同学的一份学习计划,足见他是多么的“自强不息”(这是他12岁时,父亲专门送给他的勉励词)。比如:进一步发挥独立思考的能力,深入钻研,用做读书笔记和阶段性总结的方法来牢固掌握知识,并要不断地吸取同学的经验,改进学习方法;本学期考试成绩争取全部优秀;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做好毕业设计;国家考试(部属高校中的一种统考)的成绩要达到优秀;参加有老师指导的科学研究工作,在工作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并培养自己独立工作的能力,完成两篇有关专业方面的文章;翻译五篇有关本专业的俄文文献,同时要通过阅读侯德榜先生的《Manufacture of Soda》(英文原版)来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在毕业前英文和俄文的阅读速度都要达到平均一小时看两页水平、毕业后三年内要掌握德文和日文。另外,每天还要坚持读报30分钟,关心时事新闻,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等等。在体育方面,要坚持参加学校田径队的训练,练好中、长跑,1500米的成绩要提高到4分20秒(他原来的成绩为4分39秒,已是全校的冠军),争取达到国家等级的运动员水平。
毕业后,成xx校友成了我国硼砂工业的科研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而在1981年,已经46岁的他赴美国学习管理学。“中年的尾声”选择求学,困难重重,比如第一关语言关,课外阅读60页,美国学生3小时看完,他抱着字典3小时才看3页。但他坚持下来了,以三个A、一个A+的优异成绩毕业,成为中国最早的MBA学位获得者,从此他迎来了人生的另一个领域,积极推动中国创业板上市,被称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至今,成xx校友仍然活跃于我国经济学界,以学者的身份洞察全球经济大局。
像成xx这样全面发展、努力工作的前辈,在华理的历史上枚不胜举。于xx教授,也是我们的典范。
于xx教授是中国著名煤化工专家,1960年从我校毕业并一直留校任教,成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喷嘴对置式气化技术,打破了外国对大型煤气化技术的垄断。xx年7月,“石油焦气化技术”许可费过亿元,创造了中国高校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海外技术许可费用项目。可惜,领衔开发这套技术的于xx却没能亲眼看到这一场景,因癌细胞扩散,72岁的他于xx年6月25日溘然长逝。
去世前8天,于xx教授还坚持让人把两个博士生叫到床前汇报他们论文的进展情况。在他的遗物中,有一张纸上写下了他的“汗水哲学”:“1、扩大工作时间的可行域,尽可能把节假日、星期天的时间用上去;2、降低生活要求,也就是说在事业与生活的选择上,我对前者更有兴趣;3、凡工作需要而身体亦能支持得住时,减少睡眠时间,4、持之以恒,二十多年如一日。以上都是笨办法,并不足取。就个人而论,我还是相信汗水哲学的。”
成xx先生的“自强不息”、于xx先生的“汗水哲学”等座右铭,时刻在我的耳旁回响,他们无止境地追求知识、献身科学的精神激励我自己的同时,也希望能成为在座各位华理新人的学习榜样,从他们的身上获取力量,从现在开始,珍惜时间,抓紧学习,诠释好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