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工作会议讲话

时间:2021-08-31

  不知道在工业经济工作会议上讲什么?没关系爱,下面请参考公文站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工业经济工作会议讲话,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工业经济工作会议讲话【一】

  同志们:

  这次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工业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各项任务。后面,杨市长还要做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xxxx年工业经济工作完成情况及xxxx年重点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客观总结去年工作,切实增强工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去年以来,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全市工业系统紧紧围绕工业发展总体思路和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立足“建设大园区、狠抓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做强大企业”的目标,坚持统筹谋划,抓住抓重,注重遵循经济规律,加强运行调度,努力克服诸多困难,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态势。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工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03.27亿元,增长16.3%,超额完成省上下达增长16%的目标任务,总量和增速均处于全省第七位,前移一个位次,争先进位目标取得突破;完成工业总产值300.53亿元,增长19.9%;实现利润总额6.35亿元,增长74.1%。其中“10强50户”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5.18亿元,增长22.3%,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2.5%;实现总产值218.72亿元,增长22.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2.8%。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户,主营业务销售收入上亿元企业达到39户。

  二是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认真实施了“135”工业项目工程,全年共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239项,总投资达290.5亿元,当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62.39亿元,同比增长31.69%,争取各类专项补助资金1.29亿元,其中市级领导包抓的23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7.8亿元。天森药业西北药源基地、娃哈哈二期生产线、金岳银峰不锈钢生产线等项目建成投产。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长城电工电器产业园、华天科技产业园二期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三是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明显。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及时制定了《承接产业转移目录》和《xxxx年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多次组团赴东南沿海地区与央企、国内知名企业和重点民营企业进行招商引资和走访对接,上海胜华天水特种电缆和电气开关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相继落户我市,张家川煤电冶一体化、工业博物馆、西部电器商贸城、蓝宝石、艾复康胶囊生产线、高能镍碳电容电池、光伏太阳能电站等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全年共签约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73项,总投资323.54亿元,当年引进到位资金149.73亿元,居全省第五位。

  四是增容扩区工作稳步推进。编制完成了《百公里川道地区工业发展规划》,启动实施了开发区增容扩区工作,甘谷、武山渭河川道地区40平方公里增容扩区主体区域内土地、规划、设计等工作正在开展。出城入园步伐加快,第一批出城入园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部分项目年内即将建成;第二批长城控制电器、长城通用、海辰轴承、岐黄药业等8户企业的入园规划、资产评估等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五是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工程稳步推进,全市重点企业生产装备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率达到50%以上。共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户、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户,争创省名牌产品13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个,工业类省著名商标12个。华天集团荣获xxxx年度国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和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星火机床公司被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六是循环经济建设不断加快。张川县清真食品加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列入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众兴菌业晋升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羲皇阿胶、永新管业创建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年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的12户重点用能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4.95吨标煤,下降12.7%,完成节能量2.45万吨标煤。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工业发展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去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03.27亿元,仅占到全省2045.2亿元的5.1%,随着国家和省上将重点项目向兰州新区集中布局、加快陇东能源化工和河西新能源基地的建设,我市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在全省所占份额还有缩小的趋势。二是企业效益不高。从“10强50户”企业来看,去年共实现利润总额5.95亿元,其中增速呈下降态势的企业有23户,亏损的企业有13户。产成品库存累计达到15.01亿元,同比增长22.2%;应收帐款38.1亿元,同比增长18.6%,产销率仅为94%。三是产业结构不优。我市工业以传统装备制造业为主,高端装备制造、新兴能源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没有形成,资源性产业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从六大产业来看,发展不平衡,部分产业增速比较缓慢。电子信息完成增加值18.02亿元,增长40.1%;建筑材料完成增加值7.88亿元,增长18.8%;医药食品完成增加值40.87亿元,增长16.5%;机械制造完成增加值10.65亿元,增长11.7%;电工电器完成增加值6.69亿元,增长10.3%;能源化工完成增加值2.19亿元,仅增长3.2%。四是发展势头仍然不快。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6.3%,在全省14个市州和关中―天水经济区七市一区中均处于第7位,与周边市州较快发展的势头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五是发展后劲不足。近年来,我市在工业项目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看,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不多,特别是张家川煤电冶一体化和100万吨精密铸造、清水县2×100万千瓦火力发电、天水2×35万千瓦热电联产等重大项目还没有落地,项目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还没有很好发挥,发展的后劲仍然不足。六是全市各县区工业园管理体制机制不顺。全市各县区工业园虽然纳入开发区与各县区实行双重管理体制机制,但各项管理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理顺,国家级优惠政策还没有充分享受,县区工业园增加值增长与级别待遇争创挂钩机制还没有形成,争创与引领的作用还没有很好发挥。以上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全面完成今年工业经济各项目标任务

  xxxx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各领域改革创新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业经济工作非常重要。今年,全市工业工作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突出一个振兴,建设一区多园,发展六大集群,壮大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认真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10强50户”工程,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园区建设为抓手,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重点企业提质扩量为重点,努力推进工业转型跨越发展。我们重点要围绕“理清一个思路、紧盯三大目标、抓好六项工作、推动六个创新”,全力抓好各项工业经济工作。

  理清一个思路:按照“突出一个振兴,建设一区多园,发展六大集群,壮大县域经济”总体思路的要求,认真实施“561”工程,通过建设大园区、狠抓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做强大企业,力争“十二五”末在全市培育5户产值50亿元以上的企业、发展6个百亿元以上的产业、沿渭河流域川道地区打造1个千亿级工业产业带。

  紧盯三大目标: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承接产业转移累计引进资金到位率达到60%以上。

  为确保这三大目标的实现,市上提出秦州、麦积两区工业增加值增长15%,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承接产业转移累计引进资金到位率达到60%以上;五县工业增加值增长18%,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承接产业转移累计引进资金到位率达到60%以上;开发区工业增加值增长25%,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承接产业转移累计引进资金到位率达到65%以上。为此,希望各县区和开发区要紧盯这三项考核指标,及时分解任务,靠实工作责任,认真落实“月统计、季分析、半年小结、年终考核兑现”的运行分析例会制度,切实抓好每月任务的完成,确保均衡进度。

  抓好六项工作:

  (一)重点抓好全市工业提质增效,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企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充分发挥企业的能动作用,扩大生产规模,加快转型升级,增强竞争优势,才能促进全市工业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

  1、“10强50户”企业要做大做强。“10强50户”企业是我市工业经济的中流砥柱,特别是“10强”企业中每一户企业发展的好坏、增速的快慢将直接影响到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将支持“10强50户”企业发展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按照“一企一策”的方式,通过政策、资金、项目的倾斜,全力支持卷烟厂、华天、星火、长开、海林、213、风动、锻压等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充分发挥这些企业在产业、技术、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引导企业主动加强与国内外同行业重点企业的战略合作和交流,以兼并联合、资产重组、合资合作等形式迅速发展壮大,实现提质扩量,努力做大做强。力争在“十二五”末,全市打造卷烟厂、华天、星火、长城电工、胜华电缆产业园等5户年销售收入上50亿元的产业化企业,培育提升海林、锻压、风动、太极阿胶、大唐电厂、成纪药业、西电合金、娃哈哈、祁连山水泥、开发区社棠孵化产业园等10户年销售收入上10亿元的骨干企业,支持发展30户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成长性企业。

  2、特色优势企业要做精做专。一是充分发挥我市特色优势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以主导产品做优做精为目标,坚持走“专、精、特、新”的路子,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不断应用新技术、研发新产品,以特色优势产品的产业化发展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努力把“盆景”变成为“风景”。二是发挥好已有的中国名牌、甘肃省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甘肃省著名商标等品牌优势,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集中精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企业做精做专。

  3、规模以下企业要加大培育力度。一是建立小微企业信息平台,加强对规模以下企业的统计、管理和服务,促进企业较快发展。二是认真贯彻落实省上和我市出台的关于加大对小微企业培育的各项扶持政策,组织开展各种银企对接活动,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融资担保平台,通过项目、资金、技术等途径,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三是鼓励支持规模以下企业通过相互合作、联合重组、给行业龙头企业协作配套等方式加快发展。四是大力推进小微企业孵化基地标准厂房建设,鼓励各县区积极借鉴开发区标准厂房建设模式,通过建设标准厂房为小微企业提供生产条件,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力争年内培育30户规模以上企业。

  (二)大力推进增容扩区,加快出城入园工作。

  近年来,我们按照“一区多园”的思路,将我市范围内渭河流域100平方公里川道地区通过深入调研论证,编制了《百公里川道地区工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一轴、双核、两翼”的产业布局,启动实施了开发区增容扩区和工业企业出城入园工作,围绕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渭河流域打造一个千亿级产业带。今年,我们重点要在增容扩区上取得突破,在出城入园方面要全力推进,确保“一区多园”体制机制全面运行。

  1、增容扩区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我们成立了开发区增容扩区领导小组,由开发区负责在甘谷、武山渭河流域川道地区建设40平方公里开发区增容扩区主体区域。今年,我们要全力推进,力争在增容扩区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做好一个规划。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结”的原则,立足“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益产出”和“统一规划,红线控制,分步实施”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突出主导产业,尽快完成一个高质量的园区规划与设计。二是明确工作要求。开发区要尽快成立一套增容扩区的工作班子,明确工作职责,靠实工作责任,全面开展工作。要提出增容扩区的时间进度表,全力推进,力争将增容扩区项目列入今年省上“看高不看低”重点观摩项目之中。三是压茬推进四项工作。要按照杨市长对增容扩区工作的具体要求,压茬推进各项工作。将各项报建手续(土地、环评、安评等)尽快申报审批,将建设用地的储备及征地拆迁尽快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供电、道路、供排水等)尽快启动实施,将园区建设与工业项目入园引进工作同时推进,力争做到时间上不耽误、基础建设不滞后、引进项目能够落得下。四是严格做到四个不准。要按照建设国家级工业园的要求,严格把好入园项目关,努力做到“四个不准”,即不符合产业定位的不准进园、不符合规划条件的不准进园、不符合投资规模的不准进园、达不到投入产出要求的不准进园。

  2、出城入园要全力推进。工业企业出城入园是实现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今年,我们要力争在出城入园的数量和项目建设的质量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一是建立强有力的出城入园工作机制。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协作配合,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全力推进出城入园工作。要加大督查工作力度,定期对出城入园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保证出城入园搬迁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二是加快出城入园项目建设。要加快第一批出城入园企业新厂区建设进度,及时组织专业评估机构对企业原厂区土地、地上建筑物和搬迁费用进行评估认定,加快原址土地挂牌出让工作,尽快兑现企业搬迁补偿资金,全面完成第一批出城入园企业的整体搬迁工作。全面启动第二批长城控制电器、海辰轴承仪器、岐黄药业等8户企业的出城入园工作,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尽快做好选址及项目建设。同时,对秦州、麦积城区范围内严重影响城市建设的拟出城入园企业,按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企业实际情况,及早谋划启动第三批出城入园工作。三是做好出城入园项目的承接。各县区和开发区要抢抓工业企业出城入园机遇,按照全市工业产业总体布局,结合各县区工业园区建设,认真做好出城入园项目的承接准备工作,为出城入园企业提供项目建设用地。四是将出城入园与改造提升相结合。在出城入园工作中,要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力争每一户出城入园企业要承接一个项目、引进一批先进技术和产品、装备一套国内外先进设备、筹集一批出城入园资金,在出城中增加科技含量,在入园中扩大生产总量,通过出城入园达到企业的管理提升、产品提升、设备提升和产业提升的目标要求。

  3、“一区多园”体制要全面运行。我们要按照“同戴一顶帽子、同享国家级优惠政策、同冠一个名称”的原则,重点落实好国家级优惠政策的共享。建立开发区与各县区对园区在业务指导与行政管理方面的双重管理体制,实行县区工业园工业增加值增长与园区负责人级别待遇争创机制及动态考核机制,即县区以行政管理为主,主要负责园区的规划、征地、基础设施、招商引资、人事、行政管理等职责;开发区以指标量化考核、统计及业务管理为主,在园区总体规划、产业布局、结构调整、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指导,提出各县区工业园增长指标并进行量化考核。通过对两区五县工业园分三个类别进行考核,对各县区工业园管委会负责人级别待遇实行争创制和退出机制,对达到指标要求的授予相应级别待遇,对工业园增加值增速连续三年低于全市平均增速的取消其待遇。

  (三)高度重视工业项目工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1、积极承接争项目。一是认真研究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全省工业发展规划布局,以及国家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市六大产业,由市工信委按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路,尽快制定完善承接产业转移实施方案和承接产业转移目录。二是牢牢抓住近年来我市与央企、国内重点民营企业衔接的清水2×100万千瓦火力发电、安泰信集团张家川煤电冶一体化、大客机改货机、蓝宝石等重大项目,进一步盯紧看牢,加强联系,力争尽快落地实施。三是既要向东做好承接,又要向西联系发展。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东南沿海地区及央企、国内知名企的衔接、推介、洽谈,积极谋划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同时,要围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加强与新疆、青海、宁夏等省区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农副产品深加工、民族用品等领域的产业对接,促进我市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四是按照“招大引强”的思路,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500强、民营500强和科研院所、“两院”院士,积极引进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转型跨越需要、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全市承接产业转移签约率、履约率、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等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2、加快进度建项目。各县区、各企业要始终坚持把项目作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省上“3341”项目工程,切实抓好项目的论证储备、跟踪争取和组织实施工作。继续实施好“135”工业项目工程,加快推进10个市级层面推动的重大项目、30个三区推动的重点项目和50个县域工业支撑项目的实施。一是有意向的项目抓衔接。对已达成合作意向、尚需衔接落实的项目,要确定专人,加强联系,做好衔接。二是衔接项目抓签约。积极推进工业博物馆、电器商贸城、娃哈哈八宝粥、王老吉等已经多次联系的重点项目的跟踪引进,全力促进项目成功签约。三是签约项目抓开工。对近年来我市与央企、国内知名企业签约的上海胜华天水特种电缆和电器开关产业园、艾复康胶囊生产线、高能镍碳电容电池、光伏太阳能电站等项目要按照协议内容,积极创造条件,及时提供项目建设用地,力争尽快开工建设。四是开工项目抓投产。加快已开工的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华天科技二期工程、长城电工电器产业园、胜华电缆产业园等项目的建设进度,确保年内建成投产,发挥效益。五是投产项目抓达标。督促已建成的天森药业西北药源基地、太极集团年产500吨阿胶生产线、娃哈哈营养早餐生产线、明讯通讯产业基地等项目尽快达产达标,积极开拓市场,形成新的增量。

  (四)努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紧紧围绕“十二五”末打造年销售收入上百亿元的六大产业集群的目标,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1、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是加快我市工业经济发展,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一是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对传统产业提升改造的专项资金,支持重点企业实施技术装备提升、主导产品升级换代、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等技术改造项目,用先进的技术改造提升落后的技术,用先进的装备代替落后的工艺和设备。二是要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的作用,大力培育企业技术和研发团队,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力争使更多新产品、新技术达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水平。同时,注重与国内同行业重点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引进、引进中吸收、借鉴中提升。三是通过出城入园,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生产装备的改进,加快对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从而使企业实现生产能力扩大,品牌提升,质量提高,效益增加。

  2、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国家提出的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抓住省上实施1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30项重大创新发展工程和应用示范工程、82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机遇,依托我省建设河西风电基地、陇东能源基地和陇药生产基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相关企业合作对接,重点承接和发展太阳能成套设备、风力发电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

  3、积极发展能源和矿产资源加工业。今年,省上提出加快推进地方区域电网建设。因此,我们要依托周边平凉、陇南等地丰富的煤炭矿产资源,引导各投资企业通过相互参股等形式,加快地方区域电网建设,做好与国家电网酒泉至湖南±800千伏、准东至四川±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等项目途径我市的衔接,有效解决发电企业电力送出和用电企业电力需求问题。重点要通过建立区域电网,将大唐甘谷发电厂满负荷运行与蓝宝石项目引进相衔接,解决大唐甘谷发电厂富余电力的利用和蓝宝石项目用电需求。要针对中部河南等省份过剩产能集中地区开展跨地区产能置换,积极承接电解铝等项目向我市转移,促进张家川煤电冶一体化项目实施,并促进中电投清水2×100万千瓦火力发电、甘肃华能100万千瓦风力发电、张家川100万吨精密铸造、光伏太阳能电站等项目共同推进,在我市大力发展能源和矿产资源加工业,实现资源转换为能源,能源转变为经济效益。

  4、加快发展军民结合产业。紧紧依托中航工业天水飞机、6913、天光、庆华等军工企业,积极争取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军民用技术双向转移、军民结合产业基地等项目,大力发展军民结合产业,通过质的提升和量的扩张,打造和建设天水军工传统优势产业基地。

  5、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全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以装备制造循环经济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园建设为重点,认真实施《天水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着力抓好工业节能降耗和循环经济项目的实施,及时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及设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带动全市及县区工业园走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子。

  (五)不断加快“两化”融合,努力打造“数字企业”。

  1、积极打造“数字企业”。加快推进“两化”融合,通过出城入园、项目建设的实施,加强智能装备、工业软件在工业领域的集成应用,促进企业实现装备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生产数字化和管理数字化,推动企业管理创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现有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的优势,加强与“两院”院士、科研院所的合作,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力争年内争创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和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

  3、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深入实施质量振兴和商标战略,开展各种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力度,力争年内创建省级以上名牌产品8件,中国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10件。

  (六)全力推进互保共建措施落实,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1、继续实施重大项目互保共建。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解决当前工业突出问题促进工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甘政发〔xxxx〕33号)和省工信委等13部门《关于建立重大项目互保共建和工业企业互为市场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甘工信发〔xxxx〕679号)精神,市工信委负责及时发布项目建设单位、工业企业有关需求和供给信息,组织市内各企业之间建立“结对帮扶、互为市场、互利互惠”的关系,按照同等优先的原则,优先使用市内建筑施工企业、优先选用市内工业企业生产的材料设备、优先使用市内劳务人员,促进企业共同发展,认真落实各项互保共建措施。

  2、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围绕我市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要求,加快工业研发设计、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引导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主辅分离,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营改增”政策。加快企业科技研发体系、投融资担保体系、物流运输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

  加快推进六个创新:

  一是创新经济运行调节方式。市工信委要及时将三项考核指标分解到县区和企业,要密切关注、准确研判宏观形势对我市企业的影响,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和预警,准确把握宏观经济走势,密切跟踪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县区运行态势,严格按照企业“一套表”统计制度的要求,认真执行规模以上企业“月通报、季分析、半年小结、年终考核兑现”的运行分析例会制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抓好每月任务的完成,确保均衡进度。

  二是创新推动工业发展方式。按照“一企一策”的思路,围绕“资产调优、规模调大、主业调精、产品调高、整体调强”,加大对重点企业的帮扶力度,逐户制定摆脱困境提升效益的方案,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由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由低附加值的一般加工业为主向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转变,由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转变。

  三是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牢牢抓住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等战略机遇,不断创新招商引资理念,转变招商引资方式,将阶段性招商与经常性招商、大兵团招商与小分队招商、政府主导招商与企业自主招商、资源性招商与优势产业招商相结合,积极开展好招商引资工作。

  四是创新深化企业改革的方式。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加快中小企业发展,深入调研企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梳理归纳,有重点地予以研究解决,着力做到“三个创新”:即创新企业制度,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更好地发挥企业家的作用;创新产权结构,加大股份制改革力度,加快推进产权多元化,通过参股、并购等形式,大力发展混合经济;创新融资方式,加快企业上市融资步伐,重点抓好星火、风动、海林、锻压等企业的上市融资工作。

  五是创新工业人才队伍建设方式。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企业发展的重点,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抓好工业领导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科技研发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培育。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探索企业和科研单位实施股权激励机制,激发科技人员创造活力,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六是创新工业发展考核评价方式。进一步修改完善《天水市推进县区工业经济发展考核办法》。按照省政府今年对各市州工业经济发展考核调整为两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一是我市对各县区工业经济发展主要考核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安全生产情况;二是对工业项目和承接产业转移主要考核项目签约率、履约率、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在考核评价中既要看工业增加值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又要注重速度与质量、效益的统一,既要有定量打分,又要有定性评价。

  同志们,要实现全市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主力在工业,关键在行动。我们一定要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凝聚力量,转变作风,扎实工作,为全市工业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