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1-08-31

实用的设计方案范文锦集六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设计方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方案 篇1

  目标:

  1、 能在平面图上区分远近。

  2、 能用多种方法测算距离。

准备:

  1、教师绘制幼儿园周围的平面图。

  2、测量的工具、笔。

  3、幼儿用书 《上学去》。

过程:

  1、 回忆散步的经历:

  ——“你们前几天外出散步时看到的建筑设施,有哪些有趣的地方?”

  2、 学习看平面图:

  观察教师绘制的平面图,在上面找出曾经去过的地方。

  找出有几个地方可以有几条路同时到达。

  3、 估算远近:

  请幼儿估算从幼儿园到这些地方的距离(远近)。

  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你的估算?

  (计算时间、在地图上测量的距离、数有几步等。)

  幼儿自由结伴尝试用多种方法证明自己的估算。

  集体交流自己的证明。

设计方案 篇2

  《桂林山水》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但现实中有很多学生没见过桂林山水,于是,我除了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查找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和资料来了解桂林的山水以外,在课堂教学中我还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的功能优势,利用它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形象直观、跨越时空的特点,创设学习情境、问题情境、想象情境,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录像、文字等进行导入、导学、导文、导读、导练是本课例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特色与切入点。这样,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得轻松、有趣、高效,从而达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佳整合。

教学理念:

  贯彻“以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现和建构文本的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通过欣赏画面和配乐品读、评读、诵读、引读、挑战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验情感,加深理解文本,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并从中受到文学的熏陶。

教学分析:

  《桂林山水》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的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作者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对桂林山水的喜爱和对祖国锦绣河山的赞美。文章语句精炼,层次分明,结构完整。开头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统领全文,然后,用比喻、排比、对比等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特点。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受。这篇讲读课文是看图学文,课文中配有插图,但结合现实中有很多学生没见过桂林山水这一情况,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创设多种情境,通过展示图片和文字、播放录像等让学生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给其以直观感受,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比喻、排比、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本文通俗易懂,我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法。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途径,让学生不断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祖过语言文字的能力。本课例,我用两个教时完成,第一教时:以学习、理解课文,进行感悟、积累为主。第二教时:进行练笔、学习生字词和背诵课文为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赏、无瑕、扩散、攀登、泰山、骆驼、屏障、波澜壮阔、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有感情地品读,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

  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比喻、排比、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请看!这是我国的一些著名的风景名胜,你们能用一个四字词来形容这个地方吗?(出示图片)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一下它们的独特之美吧!(齐读)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老师也游览过不少的地方,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去年暑假游览过的广西桂林(播放一张桂林旅游的照片)桂林美得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能拍了一些照片来作美好的回忆。但是,作家陈淼游览过后却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这就是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桂林山水(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不会读的字词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先自由拼读,再指名读三组词语,师指导读准字音,特别是读准“屏障、嶙峋”的读音和“骆驼”的轻声。

  xiá pān luò tài zhàng

  无瑕 攀登 骆驼 泰山 屏障

  lán mián wù

  波澜壮阔 连绵不断 危峰兀立

  luó luán lín xún

  奇峰罗列 峰峦雄伟 怪石嶙峋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哪个自然段是写山的,哪个自然段是写水的?

  三、细读课文,品味文字,积累语言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观赏漓江的水

  1、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边听边用笔画出描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并圈出关键的词语。

  2、学生汇报,相机品味句子。

  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翡翠。”你能用三个字概括漓江水的特点吗?(板书:静、清、绿)它的静体现在哪里?

  (1)出示静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它的静。漓江的水清得怎样?

  (2)出示清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它的清。漓江的水绿得怎样?谁能读出这种绿和美?

  (3)出示绿句子,齐读句子,这是个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理解“无瑕”的意思。

  (4)把三个句子连起来美美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和感悟。

  (5)拓展句子练习:

  出示静图片:看,漓江的水是那么静,水面上几乎没有一丝波纹,静得就像是……(出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像 )

  出示清图片:假如你站在漓江的游船上,你还可以看见什么呢?(出示: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

  出示绿图片和翡翠图片:漓江的水除了绿得像翡翠,还像什么呢?(出示: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 。)

  谁能仿照课文的写法把我们说的这些事物用一个排比句表达出来?(出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 。)指导学生结合刚才的想象说好这个句子。

  师介绍漓江:是啊,漓江真美啊!这美丽的漓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发源于桂林市的猫儿山,就像一条秀丽的玉带流经桂林、阳朔,全长有170多千米。从古至今有多少名人为它写下了赞美诗篇,连作家袁鹰也为它写了一首赞美的诗。

  3、出示《浓碧》

  (1)自由地读一读,看看这首诗写出了漓江水的什么特点?

  (2)男女比赛读。男同学读第一节,女同学来读第二节,看看谁读得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配乐)。

  5、指导学生根据板书试背第二自然段,然后师生合作背诵。

  6、学习作者表达方法:作者把漓江的水写得让我们感觉像身临其境、亲眼所见一样,他是怎样描写的?(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手法把事物写得形象、生动、具体的巧妙的写作方法。相机板书:比喻 排比、对比)

  7、小结学法:作者是这样描写漓江的水,那他又是怎样描写桂林的山的呢?请同学们运用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读课文→画句子→圈关键词→有感情地朗读来自学第三自然段。

  (二)自学第三自然段,观赏桂林的山

  出示自学要求: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桂林山特点的句子和词语,并圈出关键词。

  1、学生汇报,相机品味句子。

  师:谁来读一读描写桂林山特点的句子?你能用三个字概括桂林山的特点吗?(板书:奇、秀、险)

  桂林的山究竟有多奇,多秀,多险呢。请看:

  (1)出示配有词语的图片,师引导学生理解“拔地而起、危峰兀立、奇峰罗列、怪石嶙峋”等词语的意思,并引导读一读,体会桂林山的奇、秀、险。

  (2)拓展思维训练:桂林的山还有很多的形态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桂林的山还像什么?(出示桂林山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和说话)

  (3)出示描写桂林山的句子,运用多种形式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小组合作学习第四自然段,观赏山和水相辉映

  1、播放桂林山水的录像,师相机有感情地范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默读最后一段,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填空:

  这样的山是指 ,这样的水是指 ,画卷是指__________ _,画卷里有 。

  师:是啊,这条百里漓江与两旁的山相互辉映,如诗如画,说它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一点也不过份。这么美丽的画卷作者用一句诗来概括就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就是作者的感受。

  3、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思。

  4、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并相机引导学生了解作者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5、配乐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段,感受作者写作的巧妙和桂林山水的美。

  四、总结全文

  学习了课文,你能说说你对桂林山水的感受吗?

  五、作业:仿写练习,延伸课外。

  1、利用图片激趣:是啊,学习了课文,我们就像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那是因为作者生动、形象、具体的描写。其实,我们的祖国除了甲天下的桂林,红叶似火的香山等,我们美丽的家乡――新兴也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地方,如:国恩寺、藏佛坑、狮子腰瀑布等都很美(出示图片,相机介绍),你们去过吗?

  2、出示作业:仿照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用整齐的句式具体地描写你游览过的一个地方,注意用上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2、桂林山水

  水:静、清、绿 舟行碧波上

  甲天下

  山:奇、秀、险 人在画中游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指导学生练习仿写。

  1、小组内交流自己游览过的一个地方,仿照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写作方法,抓住景物的特点,用整齐的句式练习说话,注意用上好词佳句。(师巡视指导)

  2、学生口头表达,师生共同评价。

  3、学生堂上练笔,师巡视指导。

  4、学生堂上朗读、展示自己的小练笔,师生共同评价。

  5、师小结。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词,自由拼读。

  2、“开火车”读生字词,师相机正音。

  3、让学生指出难读的生字音。

  4、学生口述识字方法,比一比,谁的方法更妙。

  5、让学生指出易写错的生字,并指导写一写。

  6、提出不懂的字词,师生共同解决。

  7、齐读并自由识记生字词。

  8、小组开展生字听写比赛。

  9、小结。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指导学生背诵全文。

  六、总结全文。

  七、作业:

  1、写生字。

  2、背诵全文。

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写景作文,作者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对桂林风景的喜爱和对祖国锦绣河山的赞美。教学本篇课文,一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二是让学生通过品味词句,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纵观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升感悟。

  课伊始,我便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所说到的`大海、西湖、泰山、香山图片和桂林游玩的图片,并让学生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描述这是怎么样的地方,这样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课文中我又利用课件适时地展示了桂林山水风光的图片、文字和录像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高效。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语文新课标指出“朗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体验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以读为本、读中感悟”。首先是让学生自由朗读,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通过读为学生展现桂林如诗如画的美景,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喜爱,接着让学生再读,画出描写桂林水特点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并通过展示画面和结合想象,通过个性化朗读表现出来;接着师生配乐朗读,老师情景范读,学生品读、评读、诵读等多种形式相互吸引、相互触发、使每一个学生都想读、能读、爱读、乐读,读出美感、读出情感,让学生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感受语言的优美,促进学生语感能力的发展,从中受到文学的熏陶,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

  三、通过品味读重点句子,学习表达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教学课文第一自然段时,我着重抓住描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进行写作指导,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排比、比喻手法把漓江水的特点写得形象、具体、生动的。在教学“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看见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时让学生知道此句用了对比的手法。这样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受到习作方法的指导训练,为第二课时的仿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对学生今后的习作有所帮助。

  四、体现“以生为主体,以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这一节课,我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整节课的教学都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包括解词、品句、朗读等,教师只是适时地引导、点拨,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自主学习境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语文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文通俗易懂,我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法。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途径,重点讲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漓江水的特点后,第三、四自然段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运用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充分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读课文,画重点句子,圈关键词语,有感情地朗读,结合学生的汇报我用课件适时地展示相应画面来加深学生对文字的体会,让学生通过出示的图片很自然地理解了“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的含义。最后让学生仿写,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给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机会。同时,将语文课和作文课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六、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这篇文章要求整篇背诵。因此,在学完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漓江水的特点后,我指导学生看着黑板上老师的板书先自己练习背诵,然后,老师用引背的方法指导学生背诵,学生兴趣盎然,只一会儿功夫,就大部分学生都能把整段背出来了。这样,课后让学生运用同样的方法背诵全文也就轻而易举了。

  总的来说,这节课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化难为易,教师上得比较成功、高效,学生也学得轻松、愉快又提高了语文素养。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还不够到位,主要是老师自己未能彻底地融入课文的情景中,也欠缺这方面的指导技巧;因为时间处理得前松后紧,所以,最后结束得较仓促等。

  总之,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利用有效资源使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要我们不断琢磨、实践、反思,就能使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达到最佳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