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班主任的述职报告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万物在更新,而我们在成长,回顾这段时间中有什么值得分享的经验吗?好好准备一份述职报告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班主任的述职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的辛苦耕耘即将结束。在担任四年级一班班主任的工作中,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重视班风、学风的培养及行为养成教育,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严格管理,进取与家长配合,我在和科任教师的努力配合下,创造了一个团结向上,富有朝气的班团体。现说一下本学期我的一些工作做法:
一、低起点、严要求
此刻的孩子在家当皇帝、当公主习惯了,就不习惯被人管着。针对这种情景,每个学期我都是从零要求,每学期我都按“低起点、严要求”的思路去做,把各种“规范”“准则”“守则”“提倡”“不准”进行归类,分成层次,逐渐要求学生去做。在螺旋中上升,学生所养成的习惯牢不可破,并且学生感受到的压力也小得多,比起一下子提出几十条要求的效果要明显得多。因为你对他仅有一条要求,好落实,易操作,便检查,你要求严一些,学生也容易理解。
二、重过程、轻结果
在班级管理中,过程重于结果,因为有许多事情的结果是不可控的,例如开学初我们班作为学校的推荐班代表学校去参加艺术节比赛,之前的排练中,同学们一周内学会了一首新的颇有难度的曲目,然后每一天排练,熟练后练习表情等等,真的每个孩子包括我和杨培培教师都十二分尽力,结果虽然我们是小学组第二名,可是我告诉孩子们,他们在所有人心目中都是最棒的;例如打扫卫生,每位同学都尽心尽责,作为班主任的我看了都十二分地满意,可是只要评比,总有一、二、三之分啊!这时候的学生最需要的就是班主任的认同和鼓励。如果你十分看重结果,学生定会大失所望。
所以教给孩子,凡事我们付出十分的努力,结果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即可。低起点、严要求;重过程、轻结果,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产物,它是贴合教育规律的,人的学习、成长过程就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只要有了付出,就该得到肯定,况且,当小收获积累到必须程度的时候,就自然成就大丰收。(班里的成绩)要想当好班主任,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灵活地使用静动效应,效果不错。
1、情感效应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仅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够教育好孩子。”作为班主任,切忌把个人情绪带到育人工作中来。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被学生视为楷模,都会加以模仿和效法。班主任要想顺利地开展工作,就必须和颜悦色、深入细致地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追求教育的情感效应。
2、语言效应
斯维特洛夫说得好:“幽默是教师的第一位助手。”它趣在逗中,意在趣外,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剂良药。恰如其分地运用幽默,会使师生关系倍加融洽,促进师生间情感与智慧的交流。美国保罗韦地博士曾向九万名学生进行调查,从中得出结论:学生最喜欢具有幽默感的教师。所以,班主任在应对学生过错时,要善于运用幽默语言激励、唤醒、帮忙、鼓舞学生,使他们感到“读书乐”而又“乐读书”。
3、行为效应
作为班主任不仅仅要运用语言艺术,还需要运用行为艺术,做到言行一致,在行动中塑造形象,要形象中产生魅力。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所以,班主任必须以严谨治学、严于律己的师范行为去感化学生。否则,班主任道理讲得再动听,也不会起到任何教育的效果。
4、神态效应
对学生来说,最注意的莫过于班主任的“脸色”。学生能从班主任的脸色中领悟出喜怒哀乐,进而揣摩教师的心理,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犯错误孩子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常常交织在一齐,交处于矛盾之中,如果班主任面带友善、信任和宽容,学生就会愉快地理解教师的教诲,用实际行动去改正自我的过错。
作为一位年轻的班主任,以后的工作中我还要摆正位置、多学。办公室里有很多班主任都是优秀的有经验的老班主任,我要善于“偷”学;我还要从名家著作中多读多学;抓住时机、多做。班级的很多工作中我可能会显得很笨拙,很多事不明白从何做起,这时我相信一点:勤能补拙,所以我要多看、多做;搞好关系、多沟通班主任工作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工作中除了认真负责外还要善于处理好各种关系,比如处理好师生关系,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领导的关系等;调整心态、多反省。回顾过去的班主任工作,在我跟学生取得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心中充满感激。
回顾过去的班主任工作,在我跟学生取得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心中充满感激。我觉得只要自我充满爱心,关心和爱护他们,并严格地要求和教育他们,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严结合,细致入微,必须会到达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年来,我做为一个班主任始终坚持出全勤,出满勤,干满点,小学班主任述职报告。从未因私事耽误学校的一件事和学生的一节课,一节自习辅导。身为班主任,始终坚持做到眼勤口勤脚勤,能做到爱班级爱学生。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
一年半对于整个历史长河来说,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对于人的整个生命来说也只不过是转瞬即逝。但是,我们每个人却可以把它赋予不同的含义。常阅资料,积累了几句教育箴言,我一直铭记在心。反复品读,略有感悟。
一、“对待学生,该这样想: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
每每想到这句话,我仍然感动,因为话语中对学生真诚的爱足以让人震撼!也让我明白了,一名出色的班主任,不仅要教艺精湛,有敬业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有情感的投入,要懂得人性、人道和人情。
我实在说不清,自己曾经有多少次不经意的冷冰冰的怒吼的话语,留给这些阳光少年永恒的记忆将会是什么,但我知道爱因斯坦曾说过:“过了若干年以后,那些教的知识都忘了,留下的东西才是教育。”当我静下来想想时,这样做只会让胆小的学生更加胆小,油滑的学生想方设法钻空子,精力过剩的学生肆意地制造事端,甚至为所欲为,逐步走向危险的边缘。多一些真诚的爱心,收获的将是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二、“班级是一个家,班主任和学生都是家中的成员。”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读出了两个字:平等。班主任与学生在认知能力、知识水平上暂时存在差异,但人格上是平等的。班主任能够听取学生意见,不轻易指责学生,班级里充溢着民主的氛围。
平等,还体现在班主任对班级事务和活动的参与和热情投入。大事不说,且说小事。当班主任走进教室,遇到地上有纸屑、讲桌凌乱是难免的事。如果教室里同学都在学习,那么你自己弯弯腰、动动手、擦一擦,学生会看在眼中,自然会潜移默化,在无形中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力,模仿着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切莫乱批评指责,然后指手画脚一番。“喊破嗓子,不如放出样子。”记得大扫除时,我会和学生一起同劳动;大课间时,我和同学们在操场上一起运动,一起加油。师生其乐融融,校园里平添了一道和谐、亮丽的风景。我想,一个班主任只有从心底爱班级这个家,平等地爱这个家中的每一个成员,学生才会真正感受到家的温馨,这个班级才能在和谐中不断的进步。
三、“难为情,而不难堪,是教育的‘度 ’。”
谈爱心,讲平等,并非凡事都迁就、顺从学生。批评和表扬一样重要,只是要掌握好这个“度”。集体荣誉的攀升,硬朗的班风形成,离不开适度的、让学生难为情而不难堪的批评。
关于批评,我有两点建议:
一是不轻易忽视第一个犯错误的同学,及时纠正;
二是可尝试采用“退三进一”式批评方法,即在批评学生一个缺点的时候,不妨先表扬他的三个优点。
这样,批评会让学生心悦诚服。上周,我们班级的一个同学找我承认错误,这个学生因为个人卫生没有搞好,而给班级扣了分。当时,我首先对他能够主动承认错误给予了肯定,又委婉地指出小事做得不精彩,将来大事也会做不来。这样一来他感到难为情,但并不难堪,要求做一周的卫生来弥补自己的过错。分是扣了,但也给了学生用行动净化心灵的机会,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应该说,屡教不改的孩子是一次又一次“难堪”累积而成的,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不该成为给孩子制造难堪的人。
四、“对的,不一定是合适的。”
很显然,这句话讲的是“方法”。“对的,不一定是合适的。”有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孩子刚出生,有人说他将来做官,也有人说他将来发财,家人听了很高兴。可是另一个人说了一句真话:他将来一定会死的。结果,可想而知,此人被痛打了一顿。
这个极端的例子给了我们教育者一个启示:教育学生时,有些真言是对的,但学生在感情上不接纳你。我们平时一定会教育学生要孝敬父母,可我们的苦口婆心,大呼可怜天下父母心,反复渲染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生们可能仍是无动于衷,甚至会小声嘀咕。我有一次在班级里也谈孝敬父母,却改变了空洞说教的方法,给学生讲了个故事:一天,一位年迈的老爷爷和他的.成年的儿子走在路上,老爷爷看到前方树上有鸟,问儿子:“树上是什么?”儿子说:“乌鸦。”过了一会儿,老爷爷又看到前方树上有鸟。又问儿子:“树上是什么?”儿子不耐烦的说:“乌鸦!”后来,前方又出现了栖息着鸟儿的树,老爷爷再次问儿子:“树上是什么?”儿子急了:“我不是说过了吗?是乌鸦!真啰嗦!”老爷爷不再说话了。到了家里以后,老爷子用一双抖抖索索的手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已经发黄的日记,儿子翻过一看,这是自己小时候父亲写的日记,上面写着:今天我带着儿子去玩,儿子连续问了几次树上的鸟儿是什么?我高兴地告诉他“是乌鸦”。儿子长大了,会问了,我真幸福!看到这里,儿子哭了,抱住年迈的老父亲,说:“爸,您尽管问吧,树上的鸟儿是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