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实习报告

时间:2021-08-31

【精选】学生的实习报告四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生的实习报告4篇,欢迎大家分享。

学生的实习报告 篇1

  在泉州中信银行的三周实习对于我来说应算作未来工作的一块垫脚石,虽不起眼,却有功效。放假回家后,父亲联系了几家银行,我选择了去离家不远的中信银行。先来简单介绍一下中信的企业文化。中信银行作为全国第一家以外向型为特色的全国性综合股份制银行,自1987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稳步发展,争创一流”的发展方针,竭诚地为客户提供各种高效、安全、快捷的国际金融服务。根据我的专业,人事部安排我到国业部实习。说起国业部,我自己一开始都大不明白意思,随后了解到其实就是国际业务部的缩写。国际业务一直以来都是中信的一项优势业务,20xx年中信国际业务量达到657亿美元,屹然位居中小股份制银行首位。所以可以说我是被分配到了一个效益显著的部门,显然我只能观察观察这效益是如何创造的,在我成为一名正式员工前是暂时无法分一盏杯的。

  中信的工作环境是相当不错的,宽敞明亮的办公室,软硬件设备齐全,这点我通过对比其后在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进出口公司实习得而证明。在这舒适的办公环境中,我首先学会了使用现代化办公所需的基本设备:复印机和传真机。国业部的6名成员个个都很优秀,也很辛苦。据他们自己说加班到晚上9,10点是常有的事。我则是每天按时上下班。国业部主要负责处理一切与国际结算有关的业务。泉州的中信仅仅算刚刚起步,名义上是福州分行。所以国业部的人员并不多,只有6名。除掉吴总与助理小李,剩下的四位分工既明确又相互交叉。大致是小吴负责进口业务;丽香负责出口收汇;小林负责出口单据初审与押汇;小邱负责出口单据复审及其他。

  他们的大部分工作都是需要通过电脑里的E系统操作的,而由于银行本身的保密性质,我不被允许上机操作,所以三周能接触的最多最广的就是各种信用证与单据。在其后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学习审单审证所要注意的事项。我曾经以为审信用证比较简单,毕竟我的专业是国贸,又刚学的国际结算,然而事实驳斥了我的错误观点。第一周先开始熟悉各种格式的信用证。有的版本的既冗长又没有在每行内容前标出像“40B,27C”这样的明确指示来分隔,不熟悉信用证的话是很难看懂的。在熟悉的过程中,我常常会遇见不懂的单词需要依靠电子辞典,这也让我感到学好英语的迫切性与现实性。信用证一律是英语大写字母。我们虽然英语从小学学到大学,但是对大写字母却很不适应。许多懂的单词往往要半天才反应过来。大概熟悉的差不多后我就就练习审证。当然我审的都不能算数,不然公司肯定常常要和银行发生纠纷。一般每天我都会审上几份证。

学生的实习报告 篇2

  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不仅使用,而且美观的环境空间。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构物的堆积,而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伴下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从外在的视觉影像来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结构、天际轮廓、各色建筑、街市设施、区域地标、开放的空间、植栽园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构成,然而这些都是城市人在选择和被选择的行为方式下形成的物质形态,其间蕴涵着深厚的自然法则、社会心理、人文情感及历史沧桑。

  20世纪著名的城市学和建筑学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性著作《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实现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种褒奖,那么为城市的发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牺牲就将毫无代价。无论扩大的权力还是有限的物质财富,都不能抵偿哪怕是一天丧失了的美、欢乐和亲情的享受。”“当我们漫步于城市中时却可发现这种现象是无初步在的,周围的建筑物仿佛能够讲话、能够行动,正像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一样;而且通过城市的物质结构,过去的事件、很久以前做出的决定、久已形成的价值观念等,都继续存活下来并且散发着影响。”

  正是为了充分认识到城市环境与在建构城市环境的过程中人的作用,作为城市生态学的学习者,我们于20xx年4月5日进行了一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实习。

  一、实习概况

  我们于早晨8:00从北大逸夫二楼前出发,经过光华楼、图书馆、燕南园、李大钊铜像、蔡元培铜像,到达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鱼,出北大西门,穿过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柳浪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到达颐和园南如意门,观看门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后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到达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达万寿山和东宫门,结束实习。沿途就绿化、建筑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做了一定的调查,获得了一定的资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二、实习内容及分析

  1、关于一条有争议的路

  走进北大东门,可以看到的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作为北大少有的几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之一,它是一条争议颇多的路,路边整齐的人工保养得很好的草坪宣告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全新的北大。这条路周围集聚着北京大学比较现代化的建筑群——理科一号楼、二号楼、逸夫一楼、逸夫二楼、逸夫苑、理科教学楼等等。而在这条路的尽头又是富有传统韵味的仿古式楼群。

  很多人认为,路面的宽阔与笔直与周围建筑的仿古式屋顶不大协调。除了整齐的人工草坪,路的两面是栽种得整齐得近乎过分的小树,而路的尽头则是生长多年的高大而遮荫的大树,不协调的感受更加强烈。

  这大概就涉及到了所谓的“视觉适应性”。在很多时候,我们很少考虑特定的环境,只是单纯地去套用一种种看上去很好很先进的模式,而忽略了特定环境对建筑等人为设施的特殊要求。

  也许这也是规划中的一个问题。就如同北大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新式建筑与老式建筑的交相辉映,也许不能算是完美的选择。

  2、校园里的世外桃源——燕南园

  燕南园是北京大学燕园众多园林中较小的一个,园中只错落着十几幢精致雅洁的二层小楼和平房小院,这里是北大教授一个住宅区。人们常说,“北大的名教授不一定都住在燕南园,但燕南园住的都是名教授”。单说50年代,燕南园里就住着马寅初、汤用彤、周培源、冯友兰、朱光潜、陈岱孙、侯仁之、林庚诸先生,后来又搬进来王力、魏建功等先生。冰心女士执教燕京大学的时候也曾经在此生活过。这足以反映其内涵的深厚与文化积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