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公司实习报告汇总八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公司实习报告8篇,欢迎大家分享。
一、实习过程概述
考虑到暑假有较长的空闲时间,并为了充实暑假生活,增长社会经验,本人经朋友关系,自8月3日来到贵公司实习,计划实习25天左右。贵公司的热情接纳,令我深感荣幸,考虑到我所学的专业为机械自动化,李总将我安排到工务部,有李亮工程师帮带。同时考虑到本次实习倾向于考察性质,目的在于对全厂有整体的了解,李总并未安排我具体岗位,而是允许我到处走,到处看,希望我得到全方位的收获。
本人非常珍惜这次实习机会,也力求得到最大收获。首先,我确定了这次实习的基本思路,即从生产到管理,从基层到高层。然后,在前三天里,我在工务部办公室观阅关于生产流程,生产设备的资料,做到对生产有大概地掌握,然后在车间里观察整个生产流程和每个生产设备,做到有具体的了解。接下来的时间里,就按生产流程的顺序深入到每一个工作岗位与工人进行交流,了解每一个岗位的职责和操作,体验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与他们交换人生阅历,通过和工人的深入交谈,我了解了他们生活轨迹和精神世界,他们回答了我的很多问题,也谈论了了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阅历,让我对现实社会有了更准确地认识,令我的视野得到了拓展。最后,我根据这许多天来对贵公司地认识和了解,准备了一些问题,这要是关于管理和营销方面的,分别和生产部,综合部,工务部的三位部门经理以及总经理作了深入的交流,基于以上的实习经历,我才敢于提笔撰写本份实习报告。
二、个人收获综述
(一)首先是一种体验:一方面是工厂里,车间里的环境,气氛和机关单位里大不相同,感受自然也不同;另一方面是许多岗位我都去了,就站在工人的旁边,虽然没实际操作,但我也付出了悉心的观察,这也是一种体验。
(二)待遇:厂里有来自各个省份的人,工作在各个岗位上的人,位于高低不同职位上的人,我和他们说我是大学生,是来实习的。他们对我真诚相待,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毕竟我们没有任何利益的冲突。
(三)交流方式:不同的人,自然要用不同的方式去交流。我的收获是我没有刻意的用不同的方式,一切都是很自然的过程。
(四)交流内容本身:交流内容本身就是相互交流自己的见识,我和许多人交流了,所以我见识了许多。
(五)管理理念:通过这许多天我在工厂里的观察和体验,加深了我对工业工程基本原理的理解,并更深刻地认识到工业工程这门科学对企业的巨大指导意义,同时也强化了我自身的一些管理理念。
(六)观察力,判断力: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判断自然也可以掌握一些情况,得出某些看法,也形成一些问题。然后再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印证我的观察和判断,存真去伪,这样锻炼了我的观察力,判断力。
(七)该产品工艺:压延工艺是塑胶行业的基本工艺之一,通过这次实习,我对该工艺又沦为直观的认识和了解。
(八)设备原理:贵厂的设备是非常先进的,已经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流水生产。我在掌握了生产原理的基础上,再对照设备研究整个流水线生产过程,对具体生产活动有了清晰的认识。
(九)工厂布置:工厂布置也是一门重要的学问,大到厂房配置,小到机器的摆放,我都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和揣摩。
三、生产关键点研究
贵公司产品为喷绘布,是一种典型的塑胶制品,其工艺为将主要原料pvc粉、dop、碳酸钙以及一些稳定剂、调色剂按比例混合后,搅拌均匀,然后送到挤出机中升温到220℃左右,使之受挤压力而胶化,再经过滤机过滤后,送往压延机,在180℃条件下经压延形成一定厚度的pvc薄膜,再冷却打卷得到半成品。之后在贴合机上将两层pvc薄膜加热到180℃左右,中间嵌一层纱布,再压合到一起就得到了喷绘布。
(一)工艺关键点
喷绘布生产过程中最关键工艺为胶化压延成膜,胶化程度直接影响pvc塑料压延前的延展性和压延后的平整度;压延得到的pvc薄膜必须薄厚均匀,平整光滑,所以该工艺对压延要求非常高。
(二)关键设备
喷绘布的生产设备中最关键的就是压延机。压延机最核心的部件是四个辊轮,pvc薄膜就是被这四个辊轮轧出来的。由于pvc薄膜已经很薄,并且还要求较高的平整度,所以辊轮必须是非常精确的圆柱体,并且轴承安装不能有丝毫的偏心,转动过程中不能有任何微小的跳动,甚至,连温度所造成的热胀冷缩也要考虑在内。
(三)关键流程
喷绘布生产最关键的流程是压延,就是把经过胶化的pvc塑料用辊轮压成薄膜。这个流程直接关系到薄膜的质量,也体现了公司的技术水平。为了生产出光滑平整的薄膜,要控制好温度,辊轮相互的间距以及辊轮的转速。而调整以上的参数并不容易,要有对压延前塑料的塑性的深入了解,还要有对设备特性的某些感悟,再凭着经验和不断尝试,才能生产出所需厚度和韧性的薄膜。
四、管理体制评价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里,资本家被描述成了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贪婪形象。而马克思也预言,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但是一百年多年过去了,资本主义依然欣欣向荣,充满活力。马克思的学识使我无法企及的,所以我没有资格怀疑马克思对其观点的论证,因此我只能怀疑马克思理论的前提和假设,其中之一就是资本家是唯利是图,贪婪暴戾的。我想,如果上述假设成立,资本主义应该也走向灭亡了吧!而事实刚好相反,资本主义的文明以发达、人文的姿态时刻照耀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上。所以,我们也许应该开始认为,资本家首先是一个一般人,他应该既有贪婪的性情,也有博爱的心胸,其次他们有很多优点,比如善于思考和学习,积极运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生产和管理,对工人,对社会大众并不缺乏人文关怀。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在改革开放的中国,资本家已经被称为企业家,受到社会的追捧,而企业家自身,即使在最初积累资本的时候表现出了贪婪和不择手段,在日益规范,成熟和国际化的中国,已经不能再以唯利是图自居,而是要追求科学高效的管理,人性化的用工,以及在运作资本的时候,体现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仁爱之心。
(一)综评
贵公司的管理首先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贵公司的组织有井有条,分工名确,协调默契,并未出现呼来喝去的忙乱景象。当生产出现问题时,有专人及时负责和处理。各部门之间的衔接基本上都是通过单据,既明确又高效。库存管理比较得当,没有杂乱现象,周转率和利用率较高。总之,整厂的运行可以做到顺利,有序。其次,贵公司的管理存在某些效率不够高的情况,也就是在做到顺利的基础上,还未能做到高效。管理者每天做的事情,有大的事务性,也就是很多事情都是相似和重复的,这是亟需避免的。贵公司应更多关注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工作状况和精神状态,控制烦躁情绪,保持工作热情。
(二)管理基本思想论述
1、评价标准
我们有没有一个评价标准来证明自己的生产和管理的合理性呢。我想,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古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现在谈的自知,不只是指自己了解自己的情况,而且要一个证明,证明自己所做的是对的,是合理的。但是,首先自身是无法证明自身的,也就是我要想知道自己是否正确,需要从其他地方找一个标准。其次,如果一方能够证明另一方,那么前者的层次比高于后者,也就是这个标准或许是要突破我们现有的观念和习惯。我想,我们非常有必要知道自己正在做的或将要做的是否正确。即使是我们不去做这样的证明也可以把事情进行下去,但是效果却是相差巨大的。首先从客观上,自然而然的就有对与错,合理与不合理,效率高与低的差异,另外,从主观上,我们将感受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是人们担忧,恐惧,焦虑的根源,是人们思考和判断的最大障碍。其实,人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自己已经在暗示自己说,我所做的是合理的。虽然,我们无法在所有情况下将这种暗示变为证明,但是,对于工厂的生产和管理来说,我们必须要尽量把这样的暗示变为实实在在的证明,并且,工业的发展史证明,这种想法不是虚妄的,而是非常有效的。对于生产来说,这样的标准还好找,因为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客户要求。但是,对于组织和管理就没有上述硬性的东西了。所以我们必须自己去寻找相应的标准来评价自己,批评自己的错误,证明自己的正确。而要说这样的标准哪里去找,我也是外行人,只能说一下自己浅薄的认识了。首先是学习,学习工业工程的知识和案例,这些科学的东西可以作为标准。其次是对比,拿自己的和别人的比较一下,这样可以相对的评判自己,保持优胜的,改进落后的。再有,就应该是自己研究和总结标准了。我们不求这样的标准有多高的理论性,只要自己能说服自己就行了,很多或许就是经验。组织和管理是企业效率的源泉。如果我们能过在任何时候都能明确的,并且骄傲的告诉自己,我所做的是合理的,是可以证明的,那么效率之源必将带来高于他人的效率。
2、研究意识
事情总是可以做得,但做的是否合理就是一门学问了。人的感觉只能判断是否顺利,流畅,若是凭它判断是否合理就只能通过两者或多者之间的对比了。但很多情况下我们接触不到可以用来对比的东西,这时候我们必须要自己来研究。研究为的是使纷杂的事情变的清晰起来,使我们关系的问题明显的暴露出来,这时我们再来评价他的合理性。当然,要做到以上并不容易,很多时候还需要高明的研究方法,但研究意识是必不可少的。
研究意识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是一种用科学方法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首先,我认为,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做的更好的,并且有时候,这种更好是一种突破性的进步。汽车行业是最为明显的。丰田公司最初的生产率是美国的十分之一,而后来生产率一度达到了美国的十倍。这一百倍的变化已经暗示给了我们:这种研究意识和研究活动时非常有必要的。我们的生产和管理必定还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需要我们去发现,去研究,这是一种科学的态度。科学成果基本上都是通过研究得到的,而为什么科学成果可以称为成果,而不是想法,是因为它突破了我们平常的观念和做法。我们为了得到某方面的结论,我们先要把事情分析的清晰而有条理,然后找出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以他为核心来反复试验和思考,最后作出评价,进而找出改进的方法。而平常我们对待事情多是整体的感觉和判断,只觉得行与不行,好与不好,这其实就缺少了科学的研究精神。在工厂的生产和管理中,如果某些事情总是反复的发生,而这些事情又是令你感到厌烦和不满的。那么这就应该是我们研究的问题。其实更为重要的是,在某些我们看似很顺畅,很平常的事情上,还都有很大改进的余地。这样的认识或许太绝对,但是如果你对某些事情没有研究过,又怎么可以告诉自己它没有改进的余地呢?
研究这个词,本身就是比思考、判断更为艰巨的脑力劳动。它其实告诉我们寻常的思考和判断是会忽略某些事情和无法得出某些结论的。它考验着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试验改进的能力。当然我们无需也不可能像专家学者那样的研究,但我们确实需要每一个岗位的人对于自己每天所做的工作有一种研究意识;我们需要厂里的高层人员都具备研究意识;我们还需要长期或不定时地设专门人员来负责生产和管理的研究。我相信,研究可以使我们做到现在所不能做到的成绩。
3、成本意识
这里主要包括成本量化和控制成本。企业的成本永远是企业的核心问题,企业无时无刻不在努力降低成本。成本量化是我们要做的最基本的一点;而在管理上,控制成本应该作为管理的手段和目标,而不是去单纯的管理人,约束人。
首先,成本量化是成本意识中最为重要的。它要求对生产和管理各个环节都有记录,记明活动的内容及消耗的代价,并且对于这些代价都直接或间接的用金钱和时间,或是我们所关心的其他形式的代价表示出来。这样,我们才能清楚的知道员工们都做了哪些事情,用了多大的代价来完成,才能对公司运转的各个环节作初步的判断,才能以此为依据作更深入的研究和改进。前文所提到的评价标准和研究意识,做起来就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成本记录。成本记录就是一些流水帐,每个员工自己及自己的其实也并无多大的劳动量,更多的也许是一种意识,一个习惯。而对于管理者则可拿它来大做文章。代价的计算也是成本量化的重要问题,因为有些代价不是简单的可以用金钱和时间表示的。这就需要我们对具体的情况各个子的计算代价的方法。
有了成本的量化,我们就可以把控制成本作为管理的方式和目标。首先,我们应把成本进行分类,分清楚哪些是必须的,哪些是可以灵活掌握的;哪些是不会出现太大出入的,哪些是必须严格控制的;哪些是已经管理到位的,哪些是还需要减少的。其次,我们可以进行研究和改进。我相信可以发现很多隐藏的问题,可以为某些环节找到改良的途径。还有,我们可以对管理制度作一些修改。某些条款对成本影响不大,说明它过于严格了,可以放宽;某些条款不足以把成本限定在一定程度,则可以加强。总之,成本才使我们最关心的,我们的管理应该做到对成本的控制,而不是单纯的对人的限制,这样的管理才使科学和有效的。
4、人的解放
削弱人的管理是最愚蠢的。虽然政府各部门每天都在做这样愚蠢的事,但我们无法说服其改变做法。而作为企业来讲,管理制度都是自己制定的。我们可以进自己的努力来避免那些削弱人的管理,让管理更加人性化。
何谓削弱人?我认为就是一个人的本性被限制了,无法表现得很自然了;一个人越像机器,那么他就被削弱的越严重。我们在雇用他人时,只支付了获得相应劳动力的费用,而并未对限制了他人的本性而付出任何代价,也就是除了劳动力的交易外,我们还剥夺了他人的某些东西,但我们并未给他人以补偿。事实的情况的确值得我们怀疑,越是工作的像机器的人,拿到的报酬越少;相反的情况,拿到的报酬越多。这种做法是否公平呢?上帝从未指示过,但人们还是这样做了,而且做得是大模大样,仿佛天经地义一般。这其实是资本收益权的问题,是先哲马克思无比痛恨的情况。就当前社会状况来讲,我们不可能去改变他人这种夺而不偿的雇佣方式,并且我们自己也并不乐意带头去改变。那么我们是否认为既然用不着补偿,那就应当尽量少削弱别人了?
其次,管理对人的削弱并不只是道义上的谴责。事实证明,削弱人的管理是不明智的,是管理者的懒惰和实职。管理者有责任去想出来尽量少削弱人的管理模式。但他没尽这个职责,他用的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限制人,从而造成了被管理者的损失,并且这个损失无人来补偿。但是,站在更高的层次来看,这样的管理并不是最“有效”的,是不明智的,是影响活力和效率的,对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来说都是败笔。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管理学,宗教学都是可以证明这一点的。如果科学是明智的,那么其反面可以成为愚蠢的;如果科学是精华,那么其反面可以称为糟粕。社会的发展史,工业的发展史都是在努力回避这种极不负责任,又不明智,还违背道义的做法。那么人性化的管理是否会减弱管理效果,产生混乱呢?这是否是一个矛盾呢?每个人恐怕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我认为,即使这是一个矛盾,管理者的职责恰恰就是解决这个矛盾。
与削弱和限制相对应的,是尊重和鼓励,也就是管理者应想方设法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营造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氛围。我们是否制定激励制度是员工们真正的对厂里用心,积极反映发现的问题,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同时,灵活的奖励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推动力;我们是否应该跟多关注员工的饮食起居和下班后的业余生活,减少工人生活的苦闷,安抚他们对工作的烦躁情绪;我们是否应该允许工人提出一些要求,并且适当的满足,让他们的工作条件不再那么低;我们是否应该在管理制度中少一些连我们自己都不能忍受的规定,多一些科学和灵活,让他们尽量不要像机器。
总之,最好的管理并不是靠规定有多么的严格,而是能够让人感到灵活和畅快,挑动起积极性。不是削弱人,而是解放人。
(三)具体问题及改进方法
由于我实习一直跟随着工务部,对该部门比较了解,所以我只就该部门表达一下我的几点看法:
1、加强对工务部的重视程度,改善其工作条件,有必要的话提高待遇,这是对工务部提出更高要求的基矗
2、设部门副经理,职责与经理相同,权力仅次于经理,提拔有能力,有想法的人任此职位。
3、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范化的制度,必要的话通过奖励方式征集制度。
4、要有工作情况和开销记录,写明所做的事情,设备出现问题的情况,购买和更换的部件,并且定期对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各类维修活动出现的原因,频率,必要性和消耗的成本(造成的损失),做到心中有数,并据此采取相应的对策。
5、根据开销记录严格控制各方面的开销。
6、要有估算员工工作成果的方法,最好是归结到节约了多少开销,并把节约资金的一部分用于员工的激励,方式力求灵活。
7、重视巡查环节,制定有效的巡查制度,任命精通设备和责任心强的人为巡查员,对其提出苛刻要求,同时给与其非一般的待遇。
8、与生产部协调关系,并为此制定专门的制度。
我对贵公司的实力做了一下估计,拿出几十万元对公司的运转应该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贵公司有足够的资本在改进或是升级管理模式上可以做很多事情。其实做这些事根本不会用掉几十万元。较多的脑力投入和少量的资金投入将为贵公司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获得远大于投入的效益。
五、销售策略及发展规划
从我对公司的了解和判断,贵公司的成功在于销售,或是说销售主导了公司的发展。贵公司通过各种机会和关系拓展销售渠道,同时又与上游和下游的企业结成关系链条,共同盈利和发展,稳固自己的市常近来,又积极进行对外贸易以谋求更大的发展。总之,行之有效并且不断进步的销售策略是公司发展壮大的秘诀。
对贵公司未来的发展,我也想简略的谈一下。公司现在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又到了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我觉得贵公司不能只是单纯的扩大规模了,应该对本行业的发展前景作一个评估,并且要开始涉足其它行业了。尽量选择朝阳行业(投资不是很大,但发展前景很好,如新型能源产业,以及科研导向的产业),最好不要进入夕阳行业(目前利润率虽大,但前景并不光明的行业),另外可以考虑投资服务业,再或是进入金融市场,投资房地产。投资方式可以应多样和灵活,不一定要再建立一个完整的.工厂。可以对大企业入股,并让其他股东管理,自己脱离管理,只做监督;对小企业控股,聘用专业的创业人士或管理人员,令其入股,交付给其主要的经营事宜。
六、结束语
限于本人的水平,此份报告难免有诸多不妥之处,还万望贵公司以鼓励晚生为念,多多担待,不吝指教。
祝玉鑫公司飞黄腾达,名利双丰收!
XX年9月10日
(最后附上:假如我是贵厂的一名员工,我将会提出以下的要求,希望对贵公司来说是一个简单的参考:
1、我工作没有热情,希望厂里想办法缓解这种状况;
2、安全。厂里应提供更完备的保障安全的措施;
3、生活。厂里应考虑怎样充实我们下班后的生活,提供必要的条件;
4、伙食。不能每顿只有一个菜吧;
5、厂区里能够冲冷水澡,夏天太热了,实在有必要;
6、连续工作时间太长,或许可以八小时换一班;
7、噪声太大,采取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