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的基础。这个定位体现了政治性、微观性、实践性、社会性。所谓政治性:就是上为党为国分忧,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为百姓解难,把涉及老百姓的事做好做实。所谓微观性:就是乡镇工作整天面对具体的事、具体的人,酸甜苦麻辣烫,能不能把具体的事做好,就看工作扎不扎实,一把手的底气足不足,这个底气就是能力和水平。所谓实践性:就是乡镇领导工作必须吃透上情(政策)、了解下情(民意),脚踏实地抓落实。所谓社会性:就是抓好社会稳定、社会安全、社会事务、社会救助是乡镇工作的重要职能,现阶段必须把社会安全生产放在突出位置。
一、乡镇工作运行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村各项改革的推进,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乡镇领导的工作内容、职责任务随之发生变化。如何改进与之相适应的工作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方法,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有很多问题摆在基层组织面前需要研究解决。
1、管理方面的问题:
一是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与繁重的任务不相适应。按照少而精建立乡镇政权组织,随着拆乡并镇、精简机构、减少人员等改革,“少”的问题解决了,配备精干的队伍存在很大差距。
二是权责不对称,有限的权利无限的责任,甚至没有权利承担无限的责任。这是造成工作效率低的原因之一,但乡镇干部的执法能力和水平阻碍着上级执法部门权利的下放。
2、执行方面的问题:乡镇领导工作从理论讲也很简单,“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发扬民主、慎重决策——周密部署、狠抓落实”。但实践中一些乡镇领导缺乏调查研究,部署任务缺乏具体方案,解决问题缺乏办法措施。辛辛苦苦、劳禄奔波,结果是上级不满意,群众不满意。
3、领导方式方法问题:
一是信息对称问题,对上政策不了解,对下镇情未吃透;
二是政策水平问题,不注重学习,使党的方针政策执行难到位,或执行变调走样,有的违背群众意愿,引起群众不满,损害党群、干群关系;
三是驾驭复杂矛盾能力问题,不善于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稳定、安全等主要矛盾认识不足。
上述问题,涉及体制机制问题不是大家思考的问题,要用切合实际的方式方法适应不完善的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