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报告

时间:2021-08-31

  “2016年食品安全领域最大的热点,是少了‘热点’。”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在近日举行的2016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上说。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的指导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连续六年在年初对上一年食品安全热点进行梳理和解读。“在近年的社会舆情热点排名上,食品安全逐年降温,排名不断下降。”这是他们得出的结论。但稳中向好的食品安全形势,仍然面临不小的挑战。

我们吃得更安全了吗

  据食药监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我国没有发生系统性的食品安全事故。从日常监管信息来看,食品安全总体形势确实在改善——根据最新的食品安全国家监督抽查数据,2016年第三季度,我国食品安全合格率为97.4%,这是对全国37万多批次食品(含保健食品和食品添加剂)进行抽查检验得出的结论。而2015年,我国食品安全合格率为96.8%,2014年则为94.7%。

  食品安全总体状况的好转,还有一个佐证。受食药监总局委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负责就正在发生的食品安全热点事件或隐含的风险隐患,及时向公众进行解析。2016年,他们共完成30期解析,其中17期是在公众中引起较大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比如玉米粉中非法添加“伟哥”等事件,占比为56.7%,而其中真正属于食品安全事件的有7个,其余多是谣言引起的舆论恐慌。而2015年完成的27期解析中,对食品安全热点的解析有22期,占比为81.5%。

  “从81.5%下降至56.7%,可见食品安全的舆情热点在下降,以消费者教育为特征的消费警示在增长。”孟素荷说,这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食品安全领域相对“太平”,使社会舆情少了许多“风波”。

  不过,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一些顽疾仍然没有得到太好的改观。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罗云波指出,农药、化肥、农用地膜等仍存在使用过度、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畜牧和水产养殖环节违规使用兽药、激素和生产调节剂等现象也还存在,农产品源头污染对食品安全产生了极大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