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不自由作文(2)

时间:2021-08-31

自由与不自由作文4

  束缚,扭曲了天性,是人与动物莫大的悲哀。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一个国王,热衷于聆听树林里一只金丝雀的歌声。那个歌声婉转动听,恍如天籁。于是国王想:如果把它抓到皇宫里来,他不就可以天天为我歌唱了吗?几天后,可怜的金丝雀耷拉着翅膀,被关在镀金的鸟笼中,那鸟笼是多么华丽,那食物时多么美味,可他却中就丧失了歌唱的心情,在自由的束缚与天性的扭曲中痛苦的死去。

  试问,此情此哀,于我们人不也一样吗?

  有道是不自由,毋宁死。自由,不仅是身体上的释怀,也是心灵的解脱。

  如今,虎爸虎妈等词被炒得火热,他们的孩子在鞭策之下,显得有多威风,索菲亚十六岁就在卡内基音乐大厅中演出,路易莎十岁就被誉为"音乐神童",但作为同龄人的我却认为他们毕竟是可悲的。他们在幕后所承受的痛苦就如囚笼中的金丝雀一般。旅途中,露露也要在严厉的妈妈的监督下在宾馆里练习小提琴。而好动好玩毕竟是孩子的天性,不是吗?这不禁让我想起鲁迅在《五猖会》中记叙父亲让他再看会前背诵书本的一段,可谓剥夺了孩子的天性。

  若是我,一定要选择做一个心灵自由的人,绝不做一个用种种心灵的痛苦换取父母眼中所谓的成功人。

  想这群同龄的孩子,一出生就要被父母定好人生道路,该往哪条路上走,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没有商量的余地。这与公园里被喂食的动物又有何异?

  于是乎,从我们自己的角度考虑,无疑应挣脱这枷锁,《中原镖局》里的赵家三小姐赵艳翎就是最好的例子,因为诸多原因,她从小被父亲要求博古通今,知书达理,而不允许像两个姐姐一样外出护镖,更不允许她习武练剑,可她偏偏只爱练剑,于是每天一个人偷偷跑到林子里练。为此她甚至与父亲三番五次的斗嘴,倔强而又固执地坚持自己心中的梦想,最终,父亲终于被他打动,把毕生所学都传授给她,她也因此成为一代侠女,走出了人生之路。

  从赵艳翎身上可看出,种种枷锁终究是可以挣脱的,只要有一颗强大执着的心,一种倔强的骨气,反抗的勇气,就足以改变命运,创造未来。

  不自由,毋宁死。让孩子们野吧!

自由与不自由作文5

  人的焦虑,往往会外化为对事物的感受。十年前的某段时间,我想去人们趋之若鹜的大城市,在这座现代都市,我应聘成功。是夜,走在城市新区,这里有丛林般的高楼,星空被建筑物切割得支离破碎。我一抬头,忽然眼前的景象让我感到某种不适。

  一轮巨大的月亮,被卡在两栋高楼之间,不能动弹。我替月亮感到了不自由,自己也随之心生逃离的想法——还是回到自己住惯的小城安逸。回来一比较,果然是小城安逸。

  几年前的某个夏天,去郊外草地观察虫子,我又发现虫子们大致都向城市相反的方向撤离……我根据虫子奔跑的方向,去水草丰美的湖边买了一幢房子居住。果然,有了惊喜的收获,听到了久违的蛙鸣和虫叫,闻到了花草的芬芳和泥土的气息,看见了天鹅绒般蔚蓝的天空。尤其是每个夜晚都让我感到小清新——星空辽阔深邃,月亮来去自由。

  对栖息地的选择,有人从自由的角度考量,有人则从当前有毒食品和大气污染的巨大阴影之下,逃脱出来。20xx年开始,美国的摄影家卢卡斯就曾在美国东部的田纳西州拍摄和采访过一群回归自然的人们,这群人因为对城市环境的不信任,而重新选择在荒野中建造居所,在附近的小溪中采集水源、狩猎、种植。

  令人惊奇的是,这群人仍然使用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无线网络,没有彻底隔离自己与主流社会的联系。他们并不想完全拒绝现代世界,而是选择了一种局部远离的生活形态。这是无奈,还是趋利避害呢?我想,任何契约的达成,无不包含妥协。

  现代生活没有孤岛,没有人是孤岛,也没有人能够退守孤岛,乡村与城市、独处与群居、宁静与喧嚣,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无疑有着一厢情愿的文学色彩,小说中,鲁滨逊被命运抛到了一个孤岛,虽然心无旁骛,毕竟也是直到第四个年头,才吃上了自己种植的大麦—— 孤独地生存,并不轻松。然而,被海风摇曳的棕榈树,无人的海岸线,玫瑰色的天边,又无时不在启示人们生活的另一种美好可能。

  现实中,月亮不自由,世界也永远处于未建成状态。然而,对于生活的向心力,我们可以达成一定程度的妥协,但绝不一味顺从。

自由与不自由作文6

  人在出生之前有些事便已注定,无从改变,无法抗拒,却又不得不往前走,因此人不是自由的。然而人又是自由的,尽管要穿越沙漠是强制的,但是穿越沙漠的方式、姿态和过程却是可以选择的,人生价值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体现——只有享受“不自由”的自由,才能领会生活乃至生命的意义。

  乔布斯说过:“你将会死去。”是的,死亡是每个人的终点,也是每个人命中注定的事,无论如何长寿的人都逃不过这宿命,惟其如此,生命也因此变得珍贵。可是,这也使那些畏惧死亡的人开始畏惧前行,就像他们说的:“每过一天,就是离死亡近一步。”

  然而人生就像那片必经的沙漠,不论你是否愿意,都必须要穿越,哪怕终点是死亡。所以,与其畏手畏脚,惧怕那个终会到来的一天,不如像史铁生一样,将死亡看做一个终会到来的“节日”,以一种乐观快乐的心情享受这个充满限定的人生。

  卢梭曾言:“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诚然,人生充满了限定,充满了不可挣脱的枷锁,就像大自然一样,人生也定有它自己的规律和原则,有些向往“自由”的人企图去挣脱束缚,结果又如何呢?追求到的自由变成了更多的不自由。

  那么,难道我们一定要在束缚中压抑地过完一生吗?当然不是。尽管我们不能逃离人生本质的束缚,但是我们可以享受这不能自由中的自由,做一个带着镣铐跳舞的舞者。就像约翰·康缇斯一样,人生于他充满了束缚与不自由,诊断当天就被医生判了“死刑”的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哪怕人生给他安上枷锁,带上镣铐,他也能在心灵上翩翩起舞,用心灵去享受这个看似不自由的人生。

  的确,人生的不自由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以改变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但就像你可以选择种方式穿越沙漠一样,你也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度过人生。在我看来,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去享受,享受这个不自由的人生,享受不自由中的自由。鸟飞得再高也飞不出天空,鱼游得再快也游不出大海。万物生活在不自由中却又活得自由自在,就像人生一样,享受不自由的自由便不会感觉自己活在束缚中。

【自由与不自由作文6篇】相关文章:

1.作文:自由与不自由

2.自由与不自由作文

3.自由与不自由-作文

4.自由与不自由作文900字

5.自由与不自由的作文

6.我不自由作文

7.自由与不自由议论文

8.自由与不自由作文作文(范文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