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作文(4)

时间:2021-08-31

助人为乐作文13

  星期六下午,小明终于盼来观看《西游记后传》这部电影的机会了,他和同学小刚手里紧握着电影票,兴高采烈地朝影院走去不料在路上碰到一个三四岁大的小女孩在伤心地哭泣。

  小明和小刚见那个小女孩哭得那么伤心,应该有什么事,于是小明和小刚走到小女孩身边,小明用手摸着小女孩的头,问道:“小妹妹你为什么哭呀!”小女孩一边抽泣一边说:“我和妈妈出来逛街,走走就不见了妈妈,”小明听了,对小刚说:“要不我们送小妹妹回去吧!”小刚听了,说:“好啊!”可是他们想了想,如果送小妹妹回家的话,《西游记后传》这部电影就看不了了,可是如果不送小女孩回家,万一她被人拐走了,或者遇到其他危险的话,怎么办呢!正在他们犹豫不决的时候,就想起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助人为乐是优秀少先队员应该做的事。于是,他们两人决定送小妹妹回家。

  小妹妹说她家住在红卫路。小明和小刚拉着小妹妹的手向红卫路那边走去,可是走了很久也没有看到小妹妹的家。小妹妹说她好象记错了,她家住在公园附近,小明和小刚又拉着小好妹妹向公园走去,到了公园,仍然不见小妹妹的家,小妹妹又说:“我记错了那是以前家住过的,现在我们家搬到建设路了,”小明和小刚不知道建设路怎么走,只有一边走一边问人了,经过了路人的提示,小明和小刚终于把小妹妹送到了在他家万分蕉急等待的父母身边,小妹妹父母对小明和小刚千恩万谢,说他俩是他们家的大恩人呢!

  小明和小刚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想:虽然没有看到电影,但是做了一件助人为乐的好事,心里真的有无比的开心,比看到电影还要高兴呢!

助人为乐作文14

  “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每当听到这首歌,每个少先队员都会涌起一股自豪感,可我却会禁不住脸红,想起那天的事——

  那天放学回家,因为爸爸妈妈还没来接我,我就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在我不远的前面有一个小坡,走过那个小坡就上了大路。忽然一位老奶奶映入我的眼帘。这位老奶奶很瘦,头发全白了,满脸皱纹,让人第一眼就觉得她没有什么力气。在她的旁边是一辆三轮车。虽然这个坡并不大,可是她怎么骑也骑不上去。没办法,只好跳下来用力把三轮车往上推,她的脸涨得通红,可还是推不上去。

  我看到这副情景,我就想笑。心想:“这力气也太小了吧!这样也推不上去?”我没理她,笑着、摇着头从她身边走过。就在我走到她身边的时候,她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盯着我胸前的红领巾。我低下头看了看红领巾,没问题。于是我也看着她,用我的眼神告诉她别一直看着我。也不知她明不明白我的意思。在我离她正前方不远的地方,她用一种好似嘲笑但又并非嘲笑的语气说道:“什么素质啊!亏你还是少先队员呢!看到有人遇到困难也不帮一下。你不配带着这块红领巾。你带着它,只会玷污这块红领巾,只会玷污‘少先队员’这个称号”。

  我听了她的话,停下来,细细地想了一下,觉得我刚才做得很不对。不帮也就算了,居然还嘲笑别人。想到这,我的脸像火烧一样,通红的。于是我转身绕到三轮车后面用手用力一顶,三轮车就上去了。老奶奶看了我一眼,点点头说道:“知错就改还是好的。”说罢就骑着三轮车走了。

  虽然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看见过她,可是她说的那番话,我至今也没忘却。

助人为乐作文15

  助人为乐,是正直善良的人怀着道德义务感,主动去给他人以无私的帮助,并从中感到幸福愉快的一种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我国古代先贤们有许多关于助人为乐、成人之美的处世格言,如“忽已之慢,成人之美”,“贵人而贱已,先人而后已”,“趋人之急,甚于已私”,“悯济人穷,虽分文升合亦是福田;乐与人善,即只字片言皆为良药”。两千年前墨子就倡导:“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其意思是说,对别人有利的事,即使从头顶到脚跟都受到损伤,也要干。这种精神发扬到现在,就是我们所提倡的“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

  助人为乐要有一种忘我的奉献精神,并要把它贯穿在自己的生活中,作为为人处世的一种准则。当看见人遇风险时,要先人后已。《三国志·蜀书》中有句名言:“每有患急,先人后已。”它要求人们,临危不惧,见义勇为,这便是助人为乐最高思想境界的体现。《世说新语》上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华歆、王朗二人一起乘船避难。半途遇有一人想要搭乘便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幸而船上还有空余,为什么不许可呢?我们要多做帮助人的好事才对。”这个人上船后不久,就听到后面杀气四起,原来是盗贼追来了。只见盗贼离船越来越近,在这事态险恶之时,王朗想抛弃后来的这个人,可是华歆说:“我原先之所以犹豫,正是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既然已经接受他的请托,怎么可以因为形势危急而见死不救呢!”最后,他们终于让那被盗贼追赶的人获救了。

  我学会了助人为乐!助人为乐就像七色的玻璃折射出七彩的阳光;美丽的花朵散发出淡淡的香味。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