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的秘密(2)

时间:2021-08-31

蜗牛的秘密550字5

  星期天的下午,天气十分闷热。我在菜叶上发现了一只“巨型”蜗牛,正缓缓地在菜叶上蠕动,后面留下了一些液体。于是好奇心驱使着我要去看个究竟。

  我跑去问爸爸:“爸爸,爸爸为什么蜗牛爬过的地方会出现一条长长的液体,而且粘粘的。?”爸爸微笑着回答:“喜欢问问题,是好事。但是你应该自己去弄个明白。”我点点头,似懂非懂。我跑去“问”隐形的老师一一十万个为什么。我恍然大悟,原来蜗牛留下的液体叫粘液。怪不得蜗牛能垂直走上墙呢。因为这些液体它有助于蜗牛的爬行。

  我心里又起了一个问题,既然蜗牛是小虫子,那是害虫还是益虫呢?我采取了用各种食物引诱蜗牛的方法。来测验蜗牛。我先找来:虫子、菜叶、汉堡、面包把他们围成了一圈,在把蜗牛放入中间,蜗牛毫不犹豫的走向菜叶,大口大口地嚼了起来!我立即断定蜗牛是大害虫。在蜗牛吃东西的时候,我的心里再一次的出现了很多个问题:蜗牛是怎样进食的?他有牙齿吗?有多少颗?蜗牛吃好东西是怎样排泄的?这一连串的问题使我疑惑不解。我再次拿起了那位“隐形老师”一一十万个为什么。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过来一会儿,我终于把这一连串的问题解开啦,原来蜗牛是通过嘴巴进食的他有好几万颗小牙齿。蜗牛是通过服上的小孔孔排泄的。

  通过这一眼穿的实验,真是收获不小!我不但发现了蜗牛的秘密。还明白啦一个道理:要想以后有所发明,必须从小发现问题,并学着解决问题。

蜗牛的秘密550字6

  一天下午,天气非常闷热,我在阳台上摆弄着爸爸的“心肝宝贝”――兰花,突然便看见一只小蜗牛爬上一片叶子。“蜗牛到底是益虫还是害虫?”“为什么爬行的时候会留下一条长长的线?”“蜗牛的鼻子眼睛在哪儿?”这一连串的问题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于是我决定自己去做一做实验,弄清楚这几个问题。

  “蜗牛是益虫还是害虫?”我先把白菜、馒头、蚊子等分别放在抓来的几只蜗牛面前,他们大概都饿了,爬向自己喜爱的食物上去,只见蜗牛都选上了白菜叶子,吃了起来,对别的食品闻也不闻,不到一顿饭的工夫,蜗牛把白菜叶子吃光了,这下可以判定:蜗牛是害虫。

  “为什么爬行的时候会留下一条长长的线?”这个问题我先用一片叶子把蜗牛的引出来,然后用手轻轻地往头部下面一摸,没想到头立刻缩回去了,这可怎么办?我有点儿灰心了,这时爸爸向我走来,对我说:“怎么,这么一点小事就灰心啦!亏你长大还想当科学家呢?”我被爸爸这么一“激”又来劲了。一个办法从脑海中闪过。“有了,有了!”我手舞足蹈地叫起来。我用一块小石头,轻轻地把蜗牛的壳砸碎,取出蜗牛的身子,用手一摸发现了一个颗粒状的东西,通过翻书、查阅字典,我知道了那是蜗牛的脚,那一条长长的细线是蜗牛的分泌物,它有助于蜗牛爬行。

  “蜗牛的眼睛、鼻子在哪儿?”我按照前一部方法,把一片白菜叶子放在地上又抓来一只蜗牛,这只蜗牛好像知道我的苦心,乖乖地让我看见了它的眼睛、鼻子、蜗牛的大触手和小触手,大触手是眼睛,小触手是鼻子。

  通过这一连串实验,真是受益不小!我不但发现了蜗牛的秘密,还明白了一个道理:长大要想有所发明,必须从小发现问题,并学着解决问题。

蜗牛的秘密550字7

  今天我和奶奶去大街玩了,回来的时候,天下起了蒙蒙细雨。渐渐的雨越下雨大。回到家,我发现了墙上有好几只蜗牛缓缓地正在向上爬。后面还留下了长长的一条银线。我问奶奶:“蜗牛是害虫还是益虫?”奶奶笑着说:“既然你想知道蜗牛的秘密,为什么不自己亲自去上网查查看。于是我拿起了妈妈的手机在百度上搜索着我想知道的答案。

  我按百度上搜索的资料去体验了一下,首先我拿了一片青菜叶子、一小块馒头和几只死蚊子,然后把墙上的蜗牛捉下来,给它们做了标记,放在这些食物的面前。不一会儿这些蜗牛都慢慢地爬向了青菜叶子上面了。这时我初步断定:蜗牛应该是害虫。可是他们身后地那条长长银线又是什么呢?我把其中地一只蜗牛捉起来,仔细的观察它,我用手轻轻地去摸它地头时,它把头赶紧地藏起来,我又小心翼翼地用手摸了摸它的身体下面,感觉黏糊糊的,好像还有小东西在里面,这时我更加想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了,于是我又赶紧上网继续查,原来它那小小的东西是他的脚,黏糊糊的东西是蜗牛的排泄物,是帮助蜗牛爬行的。百度网还真是我们的小帮手。我还知道了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它的嘴巴虽然和针一样,但里面藏了两万多颗牙齿,是农业害虫之一。

  别看蜗牛小,破坏力挺大的,通过这些资料,我终于知道了关于蜗牛的秘密。通过蜗牛的秘密,使我明白了——小人物不一定不能干出大事。

蜗牛的秘密550字8

  上个学期,我们班发生了一场“蜗牛热”事件。

  有一天,我在教室里正在玩蜗牛,无意间发现蜗牛走的路线后面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用手一摸,还有点粘粘的。我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一个个问题:“蜗牛是害虫还是益是?为什么它的后面会有一条‘尾巴’?”我决定去观察一下。

  到了星期天,为了知道蜗牛是害虫还是益虫,我采来了白菜叶,树叶和面包渣,然后放在蜗牛的面前。我等了一会儿,蜗牛先开始吃白菜叶、树叶,可面包渣它理都不理。这个寂实验说明了蜗牛是有害的昆虫。

  接着我又继续了解“蜗牛为什么会有尾巴?”我先想:想知道蜗牛为什会有“尾巴”,就要知道它身体的构造,但面对这可爱的蜗牛,我还是不忍心下手,但是如果不解剖小蜗牛,我的实验就做不成了。想来想去我只能紧闭着双眼,轻轻地用小铁块向蜗牛砸去,只听“叭”的一声,我睁开眼一看,蜗牛的壳破了,小蜗牛就这样死了,我的眼眶一下子湿润了,我一摸它里面的肉,粘粘糊糊的。于是,我去查了一下我的动物趣谈》,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原来蜗牛是用腹足爬行的,爬行时会分泌出一种黏液,黏液可使它粘在树叶上不掉下来,还可以保护它又嫩又软的腹足不被擦伤,所以蜗牛爬过的地方就会留下一条“尾巴”。

  通过这两个小实验,我不但知道了蜗牛“尾巴”的秘密,这学到了一个道理:在现在这个环境中,要想多一点知识,就要向牛顿那样见到一个苹果掉下来就想出了“地心引力说”,所以我众叛亲离从小就要多提问题,多去做实验,这样方会发现大自然更多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