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作文1100字(2)

时间:2021-08-31

重阳节的作文1100字 篇3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九九重阳节,因“九”与“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所以又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也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亲情的中华传统节日。

  尽管重阳节的初始内涵并非关爱父母,而在于避灾疫(夏冬时节易感时疾,于是人们习惯以出外登高野游、佩茱萸、饮菊花酒等方式来纾解)。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避忌心理渐渐淡化,祈寿敬老的意味却越来越浓厚。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重阳当成了中国人自己的“父母节”。

  我国同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一样,慢慢步入老年社会。关爱老年人,关心长辈,已成为整个社会的责任。而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物质上的温饱和冷暖,远不及家人、亲人的关心,精神上的充实更为重要。老人晚年幸福,不只是吃得好、穿得暖,还需要身边人的了解和理解。也就是说,单纯的物质供养,是不足以谓孝的,也不可能使父母安度晚年。可惜很多做儿女的,都遗忘了老人的精神世界,使老人在“精神遗弃”中变得抑郁、空虚、寂寞。

  “树老怕空心,人老怕冷清。”作为儿女,应该考虑如何排遣父母晚年生活的孤独,也应该努力经常营造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氛围。虽然现在做子女的有做子女的难处,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愈来愈激烈,工作、家务、教育孩子等等,都使人忙于应对,身心疲惫。即便如此,也不可成为忘记孝亲的义务,也不可成为忽视老人精神世界的理由。

  孝亲是中华传统美德中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孝道讲求“无违、有养、有敬”。如果说“有养”是基本层面、物质层面的东西,那么“无违”、“有敬”就是精神层面的关怀,老年人更需要精神慰藉。有道是孝以心论,老人不在乎你给多少钱,他们需要的是儿女的温情、精神的关怀。有些老人感叹地说,自己吃穿不愁,孩子定期给赡养费,但是“心里老是空空的”。难怪,有老人出钱请儿女回家吃饭之事发生,真不知这是老人的悲哀,还是做子女的悲哀。

  前不久读到一则报道说,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接受意大利《机会》杂志记者采访,在回答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时,本以为满脑子都是生意经的他,会回答莫错过“商机”之类的话,可他却语出惊人:“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听来发人深思。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人说,工作太忙了,没时间看父母。这与比尔·盖茨相比,就显出很大的差距。差距就在不把孝敬父母放在最不能等待的事情的位置上。是啊,钱是挣不完的。作子女的,应该花些时间陪陪老人。人都是会老的,子欲养而亲不在,那时想要尽孝道已经太迟了。

  作为儿女,重阳节为父母做些什么?是带老人登高赏景,还是把酒观菊,与老人分享快乐呢?陪老人说些知心话,送老人一件实用又有特别意义的礼物,或陪父母出门走一走。总之,要表达一下心意。只要能给老人们一点关爱就好。有时儿孙一句宽慰的话语、一个温馨的电话、一件有意义的礼物,就会给老年人一个惊喜、一丝慰藉、一点温暖。让老人笑在重阳,笑在每一天吧。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全天下的老人,祝他们快乐,幸福,笑口常开。

  有一种爱,一生一世不求回报,那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有人一生一世值得你爱,那是父母亲。我们无法还父母年轻和美貌,或许也没有能力回报太多。但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是达官显贵还是一介平民,那颗热乎乎的孝心都还是不缺的,它永远揣在我们每个人的胸口。让我们趁着父母健在,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孝敬关爱他们吧。重阳节,是个表达的契机。

重阳节的作文1100字 篇4

  由于国庆调休,今天很多人仍然上班,所以来参加活动的人少得可怜——美丽心情、小石头、我,加上负责人左哥,只有四个人。左哥好像有点失落,因为今天的“兵”太少,他这个“司令”当得不够威风,新来的门卫大爷不认识左哥,在门口难为左哥给院领导打了好一通电话才让我们进去,但院领导的热情相迎让左哥一扫满脸阴云,兴高采烈地带领着我们地来到活动室,并给我们布置了任务,主要陪老人下棋、聊天,给他们解闷,逗他们开心。

  活动室里,有的老人在下棋,有的老人在打麻将,有的老人在聊天,左哥陪一位老人下棋去了,我和美丽心情、小石头就去和几位老人一起聊天。

  一位戴眼镜的奶奶,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她的人生故事。她出身于一个大家庭,早年因为父亲的成分问题,一家人在此起彼伏的运动中,经历了种种悲欢离合。但她非常乐观,说起那些事情的时候,常常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描述得像是喜剧中的情节,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仿佛磨难对她来说是人生必然的经历,看淡它,超越它,就能成为强者。她说她有四五十年的心脏病史,这更让我觉得很不可思议,看她谈笑风生的样子,给人的感觉,八十多岁的她和一颗病蔫蔫的心脏和平共处,简直就是一个生命奇迹。她不但心态好,而且还很爱美,她抬起脚给我们秀小女儿刚给她买的一双漂亮鞋子,眼睛里满是自豪、得意的神情,有一个词“老来俏”,我觉得形容她此刻的状态再合适不过了。

  另一位七十多岁、穿着漂亮花衣的奶奶,不太爱说话,当“眼镜奶奶”给我们讲故事时,她一边玩一种麻将连连看的游戏一边吵着说:“我都听了八百遍了,不要见人就讲你那点老黄历了”。“眼镜奶奶”反驳她:“我在讲历史呢,年轻人喜欢听历史。”“花衣奶奶”打趣道:“就那一点历史,有什么好讲的。”而当我们请她给讲讲她自己的历史的时候,她却显得有点不好意思。我逗她说:“我们最喜欢老年人给我们讲过去的事情了……”,最后,她终于打开了话匣子,给我们讲各种各样的事情。也许,与“眼镜奶奶”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相比,她过得平平顺顺,没有那么多故事可说,但她很爱自己的家,很爱自己的亲朋好友,所以她讲得大都是家长里短的小事情,她给我们讲她的儿女,讲对儿女的教育,讲与儿女亲家的相处之道,她说的最多的就是女儿嫁到婆家后,她一直交待女儿要对公公婆婆好,女儿的婆婆很感动,对她也非常好,经常给她买礼物。她说:“你看,我身上穿的这件衣服,就是俺姑娘的婆婆给我买的`。”那是一件时尚的漂亮衣衫,她穿着非常合体、好看,我们一致夸奖:衣服好,人更好!她听了乐得合不拢嘴,说:“你对人家好了,人家才会对你好,这就叫‘人心换人心,两好合一好’!”老人这句话,让多少婆媳不合、姑嫂相争、亲友反目的人们汗颜啊!我说:“要是大家都有你这样的心态,都像你这样想,咱这社会就会和谐很多啊!”她频频点头,说:“是啊,人都和谐了,社会才和谐!”

  在来之前,我觉得我是一个给予者,觉得自己在帮助这些老人,但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想法错了,我能做的仅仅是在给他们解闷,逗他们开心,而他们却在教我怎么对待生活,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用一种开朗、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是是非非。今天,恰逢重阳节前夕,我只不过用短短三个小时的时间付出,却收获了老人用一辈子经历总结出的人生经验。所以,参加这次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真正的心灵荡涤,是一次很有意义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