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团圆_初一优秀作文_初一作文

时间:2021-08-31

中秋团圆_初一优秀作文范文_初一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秋团圆_初一优秀作文范文_初一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秋团圆_初一优秀作文范文_初一作文1

  9月22日,一个令人期待的日子,那就是中秋节。

  中秋节,在这样一个美满的日子里,每家每户都会备好自己爱吃的月饼,到了这天,吃着月饼,赏着月亮,孩子们拿着灯笼到处玩耍,一家人团团圆圆,开开心心。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中秋节的传说极其丰富: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月亮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月夕,八月节。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摆上月饼、苹果、红枣等。

  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在唐朝出现。北宋之时,该饼称为宫饼,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后来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一个个月饼做好后,盖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完工,一切完完美美。

  想到中秋,自然想到嫦娥、月饼、月光、玉兔又由此联想到: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画面。又曾想到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吃着美味的月饼,都会联想到这一幅幅美妙的画面。

  这个古老的节日,是人月两团圆的好日子。一餐餐团圆饭,一句句欢声笑语,一次次烟花美景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底。我深感:中秋节,真好!

中秋团圆_初一优秀作文范文_初一作文2

  每个人的中秋节,大多都是赏月,品月饼,与亲友团聚。而今年,我在班里度过了一个独特而温馨的中秋节。

  或许是人多的缘故吧,在这原本清冷的中秋里,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热闹。主持人殷米朵和朱恺霆的声音响彻了整个班级,不知何时,活动已经开始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我们一个个都在吟诗作对,中秋的诗句弥漫在耳旁。诗的意境是那般的孤寂,令人不住的去沉浸在唐诗宋词的缠绵中。

  诗歌朗诵环节结束之后,主持人说有一个特别的小插曲。我正好奇是什么,猝不及防地,米朵爸爸出现在大屏幕上,待她爸爸发言结束后,紧随而来的是父亲的身影,他熟悉的声音,传到我的耳中。父亲在讲述他中秋节不能回家对我的愧欠。父亲是微笑着的,但微笑中又带着一点羞涩,他的每一句话,都饱含着一个无法回家的父亲在中秋节对女儿的思念与牵挂。我还从未见过父亲如此柔情的一面,印象里,父亲如同篝火一般,沉默而温暖,只会本能般地把爱和呵护奉献给家庭。

  在这一刻,惊讶、感动,各种情绪涌上心头。以前我可能还会有些不理解,为什么别人一直有爸爸的陪伴。但现在我懂得了,偶尔的繁忙并不代表遗忘,父亲能够在工作忙碌之时,还能给我发视频,已经很满足了。成年人的世界里有很多无奈和苦楚,作为孩子,感恩和理解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将父亲所录的视频看完,我哭了,悄无声息的哭了,泪水储在我的眼眶内,我却不让它落下。陆老师邀请我去发言,我说:“以前,父亲工作繁忙,也可能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去用心陪伴我,我也可能不曾去了解他,甚至不会明白,父亲大半辈子的辛劳究竟为了谁?但是现在我明白了,知道父亲如此忙碌都是为了我自己。所以在此我也祝远在安徽的父亲中秋节快乐。”

  发言结束后,我们便开始品尝月饼,我拿了一块儿豆沙馅的月饼,放在嘴边缓缓咀嚼,丝丝甜味,蔓延在嘴边。不知为何,明明这么甜,可却甜得我心房苦涩……

  活动结束了,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想起那句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暗暗地想,我要赶快回家给爸爸打电话,和他一起欣赏这天涯明月。

中秋团圆_初一优秀作文范文_初一作文3

  20xx年,我在离家20多里路的城镇上读初三。中秋节前几天学校放了“秋假”,那天下午,我一个人挎着个布袋子“吐踏、吐踏”地踏上了回家的路。刚走出城北关不远,看到路边有个土厕所,就进去方便了一下。啊,苍天赐福,我拣到了一个皮夹,翻看里面竟有两张三元面值的钞票和一张五市斤的粮票!当时,天上掉下来的这个“大元宝”把我这个15岁的少年“砸”得有点晕头转向了。

  到家以后,才知道奶奶已经病了很长时间;由于缺医少药,再加上没有吃的,营养不行,所以我看到的奶奶已经成了一具尚会喘气的骷髅。我大着胆子喂了奶奶几口水,并问奶奶想吃什么我去买,因为我有拣到的钱。奶奶有气无力地说,快“十五”了,想吃口月饼。我说行,奶奶,你等着。扭头就出了屋门。

  当时,家里的大人们都下地干活挣工分了,没有任何人为我做主;于是我就成了可以自作主张的大人。供销社在10里以外的公社,刚走了20多里路的我实在不愿意再走那么远的路了。于是,我就大着胆子去本家一位大爷家借车子(那时侯全村有自行车的不过5家),正巧大娘在家,我对大娘巴瞎说我奶奶快不行了,我要去公社请大夫;大娘就千叮咛万嘱咐地把车子借给我了。‘

  骑车子10里路一会就到了。当我跑到供销社柜台前说买月饼的时候,大辫子售货员说有钱有粮票还不行,还得要购货本!哇,这可让我抓了瞎。眼看着天快黑了,让我这两眼一抹黑的孩子上哪里去拿购货本?那时候的人又特别认真,任你怎么说好话人家就是不松口。正在这时候,我想起了小学时的一个大同学,听说他高小毕业后没上中学,在公社粮所上了班。于是,我就找到了粮所,又几经周折找到了我那个大同学;这回我没有巴瞎,说了奶奶的情况和买月饼碰到的难题。同学二话没说,他跟我一起去了供销社,不仅让我买了二斤月饼,而且他还花钱买了一斤红糖让我送给奶奶。乐得我连声谢谢也没顾得说,赶紧骑车就往回赶。

  天已经擦黑了,明知道车子没闸,我还是骑得飞快,结果一个下坡再拐弯的时候我摔了个仰八叉。爬起来一看车子没坏就放了心,顾不得身上的疼痛,一口气回到了家。当我捧着月饼在家人的注视下再见到奶奶的时候,奶奶已经睁不开眼了。

  第二天清晨,奶奶永远地走了。那几块圆圆的月饼成了奶奶灵前的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