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作文

时间:2021-08-31

【精选】八月十五作文锦集七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月十五作文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月十五作文 篇1

  一出校园,一股甜甜的花香扑鼻而来,“哇!好香呀!这是什么花?”我问妈妈,妈妈说:“当然是桂花啦!每年中秋节前后,桂花就会开放,这时大街小巷就会弥漫着桂花的香味。”

  在去写字班的路上,妈妈特意走了一条种有桂花的路,还让我仔细观察了桂花。我看到桂花的根十分粗壮,从树根上分出了许多枝干,枝干上长满了叶子,叶子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油亮油亮的。桂花的花朵很小,淡黄色细细的管子上托着四片小小的花瓣,像四只小小的猫耳朵。花心里有两根细细的花蕊像两只小眼睛。一棵棵桂花树里藏着许许多多的桂花,她们都像害羞的小姑娘,藏在叶子下面,好像在跟我们玩捉迷藏。

  回到家,妈妈又上网给我查了资料,我知道了,桂花还有许多别名:木樨、丹桂、金桂、九里飘香——好美的名字呀!还知道了,桂花除了能观赏外,她的浑身都是宝:桂花可以入药,可以做桂花茶,有化痰、止咳、生津、止牙痛的功效。桂皮可以做调料、香料。桂花还是难得的工业原料呢!真没想到桂花不止是花香,还有这么多的作用呢!

  因为桂花总是在中秋节时开放,人们也总是把桂花和月亮联系起来。怪不得有许多描写桂花的有名诗句都有月亮呢!如:“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一抹雕栏,喷清香桂花初绽”——真是“花香香、月明明、饼圆圆、中秋快乐”呀!

八月十五作文 篇2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

  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撮合姻缘的'大好日子。也被人们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不要忘了,让真情贺卡给远方的亲人朋友一个问候祝福团圆之夜,明月高悬.

八月十五作文 篇3

  北方一股不期而至的冷空气,带来了瑟瑟的秋雨,驱走了肆虐的秋老虎,也让今年的中秋变成了无月的中秋夜。天空游走的白云遮蔽了星月的光辉,凭空让人世间少了一丝赏月的乐趣。

  一年又一年,看惯了中秋夜那一轮圆月,忽然不见了那让无数文人骚客柔肠寸断的中秋月,总让这中秋貌似少了点什么,千里共婵娟的美景仿佛成了记忆中的事。

  但人生难得完美,维纳斯因其断臂残缺的美而成为永恒,我们又为什么不能接受无月的中秋夜呢?“手中无…,心中有…”的句式是我们做事的一种境界,一种完美的境界。譬如“手中无剑,心中有剑”那是武术的境界;“手中无棋,心中有棋”那是下棋的境界;“手中无股,心中有股”那是做股票的境界等等。哪怕那是我们绝大多数凡人不容易达到的境界,只要我们去努力了,一样无怨无悔!

  今晚我们虽不能赏到那一轮亘古不变的明月,但我们只要心中有月了,而我们也坚信每一个夜晚,或明或暗的月亮总会陪伴在我们身旁,我们还会怀疑我们终将拥有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吗?

  禅说:“心中有佛,所见是佛。”那是参禅的境界了吧,其实生活也大抵如此。

八月十五作文 篇4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自然赏月成了人们最热门的话题。

  今年于往年不同,姥爷不在了,妈妈没有来回跑。奶奶生病在医院,妈妈带我去看奶奶。我还的上课,尽管这样,我还是盼望着全家赏月。欢度中秋佳节。

  天黑了,我和妈妈往家走。呦!月亮升起来了!只见月亮像一位羞答答的小姑娘从云层里露出脸,圆圆的明亮的挂在天空。看着月亮,我不禁浮想联翩。

  小的时候,我爱听月亮的故事。很久以前月亮也想穿漂亮衣服。于是它去找裁缝,初一的月亮弯弯像月牙,裁缝说它真苗条,过几天来取。过了几天月亮去取衣服,裁缝说几天你怎么胖了?我给你重新做吧!十五这天月亮有去找裁缝取衣服,裁缝一看月亮圆圆的,吓跑了。这个童话让幼时的我知道了月亮的变化规律。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也纷纷上市。月光下品尝着节日的美食,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北京上大学的姐姐中秋快乐!实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妈妈每年给我们做月饼吃。妈妈做的月饼外观像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很爽口。

  不一会儿就到家了,我迫不及待的拿出各式各样的月饼,有豆沙的、水果的、蛋黄的、叫上爸爸妈妈一同赏月吃月饼,这一刻我觉得是非常幸福。

八月十五作文 篇5

  中秋节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因为八月十五日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因此,中秋节又被叫做“月夕”。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中秋节是我国的民间传统节日,有很多习俗。

习俗一:吃月饼

  八月十五吃月饼,就像过年要拜年,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蒿等一样,过中秋节就要吃月饼。可是,为什么要吃月饼呢?

  相传在元朝时,中原广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欲联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严密,无法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让人制造圆圆的饼子,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分头传递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晚上起义响应。因而,一举推翻了元朝,为了纪念这一功绩,在每年的八月十五这天,全国的人民都要吃圆圆的饼子即月饼。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渐渐地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有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等。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