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赏月感怀作文

时间:2021-08-31

中秋赏月感怀作文大全

【篇一:中秋感怀】

  夕阳初落,黛色的天空闪出一圈亮白的光晕,紧接着,一轮银月乍现天际,散发出炫目的银光。多冷!……

  墨黛色的天空顿时被月照的通明,冷冷得月光俯视着苍苍大地,寒意袭袭,是人不得不仰望她的美。她的美,是那么的撩人心弦,完美无缺,是那么的冰清玉洁,纤尘不染,那么妩媚,那么脱俗,而又是那么冰冷……

  曾经,十五的月光下,一个小男孩依偎在他母亲的怀里,是那么暖……

  依稀记得,小时候,每到中秋,我都会依偎在妈妈的怀里。那时,稚嫩的手掌捏着一个妈妈亲手做的,被我咬了个月牙缺口的月饼,听着,妈妈嘴里的熟悉的嫦娥的故事;然后,用蘸着月饼香气的小手指着那天上的月,呆呆望着,嘴巴一张一张地吟着妈妈教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听罢,妈妈对着我"呵呵"地笑了,无数的幸福写在她脸上,洋溢着爱的芬芳。多幸福!……那一刻我永铭记……

  年复一年,又是一年中秋至……如今的月色却是那么凄凉,那么冰冷,那么孤单,不如回忆里的温馨,温暖……月下,形单影只。朦朦的月光照在身旁不知年代的古树,倚在树旁,眼里望着那孤单的月,像是陶醉,又像是在掩盖些什么……冷冷的风猛地吹来,使我打了个寒颤,没了那温暖的怀抱,我只能如此脆弱……

  又是一年中秋至,微微的月又泛光,掀起那儿时的美好回忆……

【篇二:中秋师情】

  八月十五,一个团圆的日子。在这个本该和家人坐在圆桌前一起吃月饼的节日,却有许许多多的人愿望不能实现。那些乘着火车离家而去的的大学生们,将在陌生的学校度过一个不能“圆”的中秋节。第一次远离家乡,老师为了给他们一个温暖的中秋节,放弃了和家人团圆的机会,在中秋播撒浓浓的师情。

  今天的中午非常明丽,我和妈妈赶去姥姥家吃团圆饭。走在路上,我叹了口气问妈妈:“爸爸为什么不能和我们在一起吃午饭呢?”妈妈脸上挂着浅浅的笑,说:“你爸要去和学校的新生们会餐。”我撇了撇嘴,“新生会餐能有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重要吗?”妈妈笑着摇摇头,讲大道理一样的跟我说:“那些新生第一次离家,过中秋节了,老师就是他们在这里的父母。”听罢,我觉得自己的确有点自私。爸爸从家离开,给我们带来了一丝遗憾,我却不懂,他给远在他乡的学生们带去了怎样复杂的感情。也许,爸爸作为一名老师,学生就是他的孩子,过中秋节,父母难道不应该和孩子在一起吗?

  我和妈妈来到姥姥家,围坐在圆桌前,我再次想起了爸爸,他应该也想到我了吧!不在特殊岗位工作,也不远离家乡,而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和不是自己家人的人们会餐。哦,为什么?只因为——老师。老师,放弃了中秋和家人团圆的机会,送给第一次离家的“孩子”们一个温暖的中秋佳节。我想,我可能永远也无法了解老师对学生们的爱吧!

  八月十五,一个团圆的日子。在这个本该和家人坐在圆桌前一起吃月饼的节日,却有许许多多的人愿望不能实现。那些乘着火车离家而去的的大学生们,将在陌生的学校度过一个不能“圆”的中秋节。第一次远离家乡,老师为了给他们一个温暖的中秋节,放弃了和家人团圆的机会,在中秋播撒浓浓的师情……

【篇三:中秋感怀作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静夜思》这首诗淡淡的透露出诗人的思乡之情,在他乡想要和家人团聚一样,而中秋这个大节日就代表着团圆,正是在这一天每个身在异地的游子们都纷纷回家与家人团圆。

  都说月有阴晴圆缺,这轮明月,承载了多多少少的悲欢离合。几千年的思念,几千年的牵挂,几千年的哀伤,月尽收囊中……有悔恨的泪水,有团聚的欢乐,有冷漠的孤单,有牵心的思念……就像李白一样抬起头看着那轮明月,似乎看到了更多更多……

  而有多少人,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弃和家人团聚,战斗在一线岗位,有多少儿女在外拼搏,一人在外是伤感的……

  但可以共一伦明月,醉饮美酒趁月归!多美!

  中秋的月饼的馅是甜的,里面包的是人们无尽的辛酸与思念。把思念都寄在了月饼馅里送到家乡的亲人。

  中秋的月是传递思念最好的工具。晚上一轮洁白的月亮慢慢从云从中露了出来,人们正是看望的天上的一轮明月来思念家乡!

  总体上来看,中秋是使人团圆的一个节日,但也是一些人最伤感的节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下独酌》李白

【篇四:中秋赏月感怀】

  中秋节的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坐在花园的长椅上,边吃月饼边赏月。

  “啊,今天的月亮真圆真亮呀!”望着慢慢爬上天空的玉兔,我不禁地赞叹道。你看,那皎洁的圆月,散发出梨黄色的光,像一只调皮的.小兔,一会儿钻入云中,一会儿探出半个小脑袋,一会儿又亮亮地站在空中。

  月亮越升越高,又过了一会儿,月亮升到了头顶,圆圆的、亮亮的,像个大玉盘。皎洁的月光洒在树木上,洒在大楼上,洒在田野里,洒在花草上,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一切都朦朦胧胧,一切都神神秘秘。

  看着那明亮的圆月,我问爸爸:“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和玉兔吗?”爸爸笑了笑说:“嫦娥奔月是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说明那时人们就有飞上月球的理想。”

  停了一下,爸爸问我:“儿子,你知道月亮的半径有多大吗?”

  “3476公里。”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爸爸吃惊地瞪大了眼睛,“月亮上灰色的是什么?”

  “是环形山。”我得意地说。

  爸爸更加吃惊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当然从书上了解到的了。”

  爸爸微笑着点了点头,“关于月球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月球上也还有许多没有被人类发现的秘密,你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了争取自己能亲自到月球上去。”

  听了爸爸的话,望着慢慢向西移动的月亮,我想:以后地球上的人会越来越多,而资源却越来越少,到时,月球就会成为人类未来的新家园。我一定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长大后成为一名科学家,“飞”到月球上去,探测月球的奥秘,发明许多适合人类在月球上使用的东西,让人们在月球上快乐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