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庆团圆作文(2)

时间:2021-08-31

中秋佳节庆团圆作文4

  “八月十五月儿圆,爷爷送我大月饼,月饼圆圆甜又香......”,我们哼着欢快的歌谣,挂着喜庆的笑脸,载着圆圆的月饼,奔驰在美丽的乡村小道中。 一下车,我迫不及待地从后备箱里拿出几盒月饼,连忙递给爷爷……

  “八月十五月儿圆,爷爷送我大月饼,月饼圆圆甜又香......”,我们哼着欢快的歌谣,挂着喜庆的笑脸,载着圆圆的月饼,奔驰在美丽的乡村小道中。

  一下车,我迫不及待地从后备箱里拿出几盒月饼,连忙递给爷爷和奶奶,大声说:“中秋节快乐!”爷爷接过月饼,笑得合不拢嘴,连声说:“还是我的孙子孝顺,记得来看我们!”奶奶一把把我揽在怀里,摸摸我的大头,从头到脚细细地边打量边说:“几个星期不见,又长高了一大截,马上都要赶上你妈妈啦!”说着笑着,只见爷爷奶奶已经端出了一桌子的菜:香喷喷的清蒸土鸡肉,金黄油亮的红烧鱼,还有鲜嫩的水煮虾......全是我爱吃的!

  晚饭过后,全家人坐在院子里,一边吃着美味的月饼,一边欣赏着中秋之夜的美景。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散发出皎洁又明亮的光,似乎想要竭尽全力照亮地球上的每一寸地方,让所有人都能看到远在他乡的亲人。这时,奶奶给我讲起了爸爸小的时候他们全家是怎么过中秋节的。虽然不能吃到很多美味的月饼,不能观看精彩的中秋联欢晚会,但是全家人会坐在院子里说话聊天,谈谈生活的近况。爸爸和小伙伴们还会借助头上又大又圆的“天然电灯”,在草剁里“躲猫猫”,在操场上追逐玩耍。听着听着,我突然发现月亮旁边一下子闪现出了许多星星,“1,2,3......”不管我怎么数也数不清。难道星星们也想念月亮姐姐啦?怪不得都赶集似的靠拢来,和月亮一起团团圆圆过中秋节呢!

  “哎呀!”正当我们全家人聊得起劲,奶奶突然拍拍脑袋大叫一声。只见她迅速拿起桌子上的几个月饼,一下子塞进盒子里,左手拿起月饼右手抓起我的手就匆匆忙忙往邻居李奶奶家里赶。原来,李奶奶的儿女都远在外地打工,不能回来陪老人过节,只留下李奶奶一个人孤单影只。接过我们送去的月饼,我看到李奶奶的眼睛都红了,不时悄悄地用纸巾檫试一下眼角!

  夜深了,我们该回家了。坐在车上,我看到爷爷奶奶一直凝视着我们的车子,很久都没有离开,这让我想起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的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心里暗暗下定决心,长大以后一定要多回家看看。

中秋佳节庆团圆作文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自古以来,天空中那轮皎洁的月亮,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被诗人吟诵,被人们拜舞,人们一直对月亮充满敬畏与幻想,认为月亮是团圆的象征。

  明月中秋全家聚,月下私语乐融融。中秋是吃月饼的时候,至于中秋吃月饼,是因为一个爱国的传说。元朝时期,君主怕子民造反,下令十家合用一把菜刀,这十家还要供养一位蒙古奴隶主的爪牙,这些爪牙胡作非为,横行霸道,人民叫苦连天,死的死,亡的亡,一位正义的大臣看不下去了,就在中秋月下,写了许多“爱国正义,****王朝,一起连手,还我河山”的字条,夹在月饼里,把月饼分送到人家,吃月饼时,看到字条,互相传送,人们有了联络的信号,一起造反,****了****的元朝。从此,中秋送月饼,吃月饼的习俗流传到今,经久不衰。

  中秋佳节,全家团圆,儿子儿媳都要回家与父母团聚,除了万不得已,必须回家。全家一起吃月饼,代表以后的日子家道兴旺,吉祥如意。也许一年之中,除春节外,中秋是唯一一个团圆的日子,有奔波在外的人,心中早被功利、名誉、金钱占据,连这个日子也忘了,也许有浪迹天涯的游子真的不能回家,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样,“孝”就成了刻骨的伤痛,该是多么大的遗憾呀!我相信,许多人在父母面前许下“孝”的宏愿,满怀憧憬的走了,他们相信自己有衣锦还乡的一天,有尽孝的一日,但他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生命本身的不堪一击,忘了“孝”字会一瞬间成为泡影。父母不需要我们长跪不起,不需要我们忏悔自己的无知,也许多陪父母一会儿,父母就知足,也许一杯热茶,父母便宽心。生命的短暂,有几时能尽孝?借中秋佳节,回家探亲,尽微薄的孝心,如果此时都不团聚,那么何时能弥补?那是多么大的遗憾呀!在葡萄架下赏月,中秋这天的月亮特别圆,圆的毫无缺憾,圆的动人心扉,一轮金黄的月亮嵌在乌蓝的夜空中,更显得明亮,众星捧月,圆圆的月亮好像一家人,团团圆圆,我想,中秋团圆就是由此而来。

  中伙吃饭时,没有赶到家的人,必须要留出一个空位,放上他的衣服,以表对他的思念。李白曾诗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时,我们在这里过中秋,爸爸总是喜欢望着明月背这名诗,没有与家人团聚,没有共同赏月,且身在异乡,只得给遥遥那方土地打个电话,听听家人的声音,这种刻骨铭心的酸楚,爸爸体会的更深。爸爸说,他上学时,中秋不能回家,他与别的同学在一起看月亮,想起摆着衣服的空位,总有种想哭的冲动,打个电话,这边爸爸泪如海涌,妈,我要回家!晚上静静的躲在被窝,感到冷到骨子里,一种莫名的害怕。爸爸说,中秋是个团圆的日子,一个人不回家就感觉心里空落落的。

  现在,只要我们中秋回家,奶奶脸上那种惊讶的幸福我永远忘不下。

  明月皎皎,寄托着我们的思念,辽辽中秋,团聚着我们的幸福,明月中秋能几何?家人团聚知多少?这个团圆的日子,这个幸福的时刻,我们欢聚一堂

中秋佳节庆团圆作文6

  阴历八月十五,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晚饭后,望着哥嫂们推着老父亲轮椅的背影进了电梯,我和妻子、妹妹等不声不语的也在客厅窗前支起了一个小圆饭桌,规规矩矩、恭恭敬敬地摆上了月饼和苹果、香蕉、橘子、葡萄、脆枣等水果,并点燃了两支蜡烛。

  轻轻打开客厅的纱窗,一缕清风迎面拂来,直爽到脚下。窗外,皓月当空,亮了大地,如万家灯火;亮了夜空,满天星星也羞愧的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再也没有了往日那闪烁耀眼的风彩。我不由低头凝眸月光和烛光映衬下圆圆的月饼和那红的、紫的、黄的、绿的冰雕玉琢般的水果,是那么的熟悉,又是那么的亲切。人去物在,睹物思亲;往日那零散着的情愫和思念,刹那间化作绵绵细雨,汇成小溪,从心底深处汨汨流淌来,不觉泪花已噙满双眼,怆然而涕,母亲与我们一起过中秋节时的一幕一幕也随之浮出脑海。

  我家兄妹四人,均早已成家立业,各有儿女。父母健在时,每逢中秋佳节,无一例外的要摆上满满一桌酒席,老少十五六口热热闹闹吃上一顿,送上各自的祝福,年复一年,形成惯例。每每团圆饭后,懂事的晚辈们就会帮着支上麻将桌,让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天的大人们娱乐休闲一下。再看这群孩子,没有人叮嘱,刷碗的刷碗,擦地的擦地,洗水果的洗水果,都在主动地找着属于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情、那景,真是其乐融融。这时年迈的老父亲则坐在轮椅上,无声无息地看着他的孩子们和孩子们的孩子们,从中体味着属于他自己的那份天伦之乐。看得出来,那个时候他才是最享受、最高兴的,因为物质上的东西已然不缺了。

  待华灯初上之时,一轮明月徐徐升起,斜挂当空。多病的老母亲便让她的儿孙们搬上一个小饭桌,支在露天阳台上;和着南塔前院蓬瀛宫尼姑们做道场的烛光火影与奏乐、诵念的交响,在桌上整整齐齐地摆上月饼和各种水果,点上蜡烛,然后就在那里默默地守着;守着那份虔诚,守着那份信奉。这时的母亲或许,我想也一定是在心里默默作着祷告,祈求上苍保佑全家的平安,驱除自己那一身的病痛;就这样守着,守着,直守到那蓬瀛宫的师傅和弟子们做完道场,偃旗息鼓,母亲才熄灭蜡烛,回到屋中,把月饼和贡果分给大家吃。母亲说,吃了贡过的月饼和水果这一年不得病。这时的儿孙们无论吃得下吃不下,或月饼,或水果,或多,或少,都无一例外的吃着,分享着老人家那份良苦用心和那份慈爱。每每这时,她脸上都会流露出满足的喜悦,孩子们自然也多了一份欢愉。

  如今,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快三年了,而这件事情却好像刚刚过去,儿女们对母亲的思念更是无时不在。今天恰逢中秋佳节,明月千里寄相思,正是这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和那“天涯共此时”的良辰美景,不知圆了天下几多人们的思亲之梦。尽管母亲已是隔世之人,但我冥冥中仍是凭借着那圆圆月亮散放出的光,依稀看到了在那遥远天边母亲那熟悉的身影;母亲似乎也像往年一样,在那里守着,守着;她一定看到了坐在轮椅上遛圈的老伴,看到了那些推轮椅的儿孙们,也看到了那月光映衬下的小饭桌和月饼、水果。

  在这月圆之地,在这月圆之时,我当用心声和母亲诉说:“妈妈,过节了,我们看你来了,你还好么?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爸爸的身体维持得很好,时常惦记你;我们大家每天推他在小区院里走一个小时,一年半的时间,都推坏了两辆轮椅了;浑南新建了大奥莱和万达商场,哥和妹推着他去了好几次。大哥的孩子生了个大胖小子,咱家又添人进口了;二哥已经退休了,他家那小两口今年都考上在职研究生了;我的孩子也已经结了婚,了却了一件心事;妹妹的孩子去年考上了东财的研究生,在大连读书。尽是喜事,都是您愿意听的。我们还带来了五仁月饼和各种各样的水果,都是您愿意吃的,也学着你以往的样子供奉在这里,祈祷着全家的平安,祈祷着你在那边同样的幸福安康。”我似乎感觉到了母亲那会心的微笑,感觉到了母亲的放心,感觉到了母亲的知足。

  午夜时分,那轮给普天下播撒光明、为数不清的有情人寄送思念的圆月似乎也有点累了,缓缓的隐入了云端,夜空也随着一点点黯淡下来。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中秋之夜,天上的月亮是最圆的,儿女们心中的那份思念也是最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