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作文合集大全(2)

时间:2021-08-31

【篇五:中秋记事】

  寂静的夜啊,充噬着大地。那微弱的光芒,泛着鹅黄般的丝柔,抚摸着人们的脸颊。

  就这样,我拉下了眼帘……

  “咦?这个网页怎么打不开了?玉兔,快来帮我看看!”嫦娥正坐在电脑前津津有味地正猜谜游戏呢,突然间就“网页不可访问”了。这可急坏了还是新手的嫦娥,只好叫高手玉兔了。“来了来了,这回又出了什么问题啊?”未见其人,便闻其语。‘嗖’的一声,玉兔便溜出来了,嘴角还沾着某种口味的月饼馅,分明是偷吃的证据。不过嫦娥这会儿可没功夫管这个,还是电脑要紧呀!

  只见一团小小的绒球绕着电脑转了两圈,两颗炯炯有神的黑葡萄在电脑上打量着,便在电脑上“蹭啊蹭”,蹭了几分钟,页面上有出现那猜谜的页面了。

  “哇。”嫦娥不禁赞叹,“平时不见你这么厉害啊,什么时候学的电脑,水平这么高超?”“呵呵,自学的”玉兔有点害羞,不好意思地说着。“今天可是中秋节,你怎么不去天宫和大家一起吃月饼呢?”“这里就有好多月饼啊。”嫦娥指了指电脑桌旁的月饼,那一个个都散发出诱人的香味,穿过了透明的包装膜,仿佛能看到里面那鲜美的蛋黄,咬一口,回味无穷。不过她还是最喜欢吃太上老君做的月饼,用莲蓬裹出的表皮,鲜美清淡,令人食欲大增。雪莲做的馅,清甜又养颜,再加上最里面的水果味的蛋黄,更是令人如痴如醉。这可是曾疯迷一时的月饼呢,可惜数量稀少。

  拉回思绪,嫦娥又坐在电脑前纤细的手熟练的打开一串字母,便打开了一个页面。一个硕大的月饼在页面的右上方,周围还散发出淡黄色的光。她的手里捧着一叠月饼,优美的姿态,为月饼平添了几分神秘之色。

  点开一段视频,其间是人世间令人们熟记于心的神话,唯美而悲凉,她一次次的看着……

【篇六:我们的中秋节】

  随着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来临了,中秋节是我们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

  中秋节这一天云雾稀少,月亮格外得圆,家家欢聚一堂,喜滋滋地吃这月饼,赏着明月,一起在讲中秋的故事……

  夜空中镶嵌着一轮圆圆的明月,好似一个大玉盘,月光皎洁明亮,多美丽的月亮啊!看着看着,我忽然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又仿佛看到了嫦娥正怀抱一只全身雪白的玉兔,在明月里向我们招手……突然,我的耳边回荡起一首歌——《水调歌头》,歌声悠扬婉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时电视里正播放着这首优美的歌曲,使得中秋节的气氛更浓了。

  月亮害羞地盖着层层面纱,过了很久,才轻轻地掀起它的面纱,渐渐地露出它的那张能发光的脸蛋。我仔细地抬头望月,心里对遥远的月空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看一块小巧的月饼,白色的酥皮下,透着淡淡的清香,浅浅地衬着青红丝的颜色,那样的精巧、细致,轻轻咬一口,那种熟悉的,糯糯的甜味,一下勾起我的馋虫。月饼有方的、有圆的、有甜的、有酸的、有大的、有小的…

  啊!美丽的中秋节,我太喜欢你了!

【篇七:中秋节记事】

  中秋节的那天,月亮格外的明亮。

  不知从哪里传来了一片悠扬的歌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妈妈刚出差回来就去了学校接我放学了。只见很多孩子在父母亲的包围下离开校园,我的心也早就飞到了今晚的家庭活动——BBQ去了。晚上,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有说有笑的。吃完饭,妈妈带着我到商店里买灯笼。商店里的灯笼款式新奇多样,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有外型简单的传统纸灯笼,有惹人喜爱的动物造型的塑料灯笼,有线条美丽的彩色灯笼……真的光是看,已经让我乐而忘返了。我从中挑选了一个小白兔模样的给我自己,还挑了几个颜色鲜艳的给我的表兄妹。

  外婆说:“嘿,来挂灯笼吧!”“好啊,”我们都说,“快来了!”我们往灯笼里插上蜡烛,继而点上火。一个一个奇形怪状,五颜六色的灯笼亮了起来。外婆用铁丝挂上灯笼,在灯笼烘托下的月亮真漂亮啊!我想:那些划船的神有否和我们一样提着灯笼,沉醉在月色之中呢?

  九点半,我们开始烧烤了。我烧了两只鸡翅膀一条香肠,独自倚靠在阳台边上享用我这美味可口的杰作。皎洁的月儿像月饼里面的那颗咸蛋黄一样诱人,还参和着柔和的光线。月亮姑娘似乎感到了一丝凉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半露着迷人的脸庞。她静静地望着每一个仰慕她的人,轻轻地呼吸着,静静地听着人们对她的赞美之辞。每一个仰望月儿的人都能感受到她的妩媚和柔情,无一不为她的媚态而醉倒,连阳台上那些千姿百态的跳舞兰也醉倒在这柔和的月色下,随风翩翩起舞。

  中秋节是一家团圆的美好佳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篇八:中秋趣事】

  晚风习习,遥望一轮明月,悬挂在苍穹,露出圆圆的脸蛋,像个羞怯的少女,轻移着莲步,也牵引着我的视线。我仿佛看见了凄冷的广寒宫里那慢抒广袖的嫦娥,看见了这位月宫仙子幽怨的眼神,看见了她腮颊上思乡的泪痕,想把她寂寞、惆怅,痛苦、彷徨,全都融在自己轻妙的舞姿里。任凭夜风拂动衣衫,在这月圆之夜,遥寄一份思念,一份祝福,一份暖暖的关怀,一份浓浓的情意给远方的亲友。

  常听妈妈说:年怕中秋月怕半,过完中秋忙过年,中秋节一过,过年就近啦!回想小时候过中秋节的情景,在这时渐渐清晰起来,那时家里唯一的电器就是手电筒,更不要说电扇、电视机了。中秋节前几天,我们就盼望着这天天气晴朗,不要下雨,否则就没得玩了。那年代百十来户的村庄民风纯朴,从农历六月到九月,各家各户,一到傍晚都在生产队晒谷场上搭起床铺,再用四根竹竿支起蚊帐供夜晚乘凉、睡觉,几百平方米的晒谷场上全是床铺、蚊帐,床铺宽在一米到数米之间,由蚊帐的宽度而定,床铺之间仅半米或数米之隔,可以从这家床铺跃到另一家床铺,甚至可以在所有床铺上走上一个大轮回。

  随着天际最后一抹晚霞的退去,天色渐渐昏暗下来,在母亲的催促声中,我胡乱扒上几口饭,一路蹦跳着,奔向了晒谷场,这时可是上小学的孩子们欢聚的天下,不论贫富与否,家家都得有月饼,无论是亲友送的,还是自家买的,只是档次高低不同而已。这时候,我们都会拿出父母一年中送的唯一礼物——-月饼,互相炫耀、攀比,你掰一块给我,我掰一块给他,互相品味,看谁的月饼最大,谁的月饼最好吃,谁就是今年的“月饼大王”,简称“饼王”,“饼王”则有着高高在上的胜利感。记得有一同伴,他大姐就在这一年嫁给了县城里的一户人家,其姐夫从县城送来的月饼,盘子大小,约二指厚,应该有二斤多重,两面都洒上了薄薄一层白芝麻,中间用黑芝麻镶嵌着二个字“月饼”,那时候能在月饼上写字,不光是我们小孩子,就连大人看了也啧啧称奇,顿时所有人的眼球都被“饼王”吸引,此时同伴手捧着“饼王”被围在中间,如同众星捧月,外围的人看不到只得瞎起哄,人声鼎沸如菜市场般,我们手里拿着很平常、两面都是黑芝麻的薄饼没有一点新奇感,恨不得扔得越远越好,这时,捧着“饼王”的同伴的父母眉飞色舞地夸耀着月饼的金贵,随后将“饼王”平分,我们每人都会分到一小块。品味着手中的“饼王”,感觉甜甜的、香香的、油油的……同时心里也在暗暗发誓,明年我一定让老爸买最大的月饼,争得“饼王”。殊不知,那年头能吃饱饭就已经很知足了……哪知道乡下还没跟上,城里已变样,第二年,当众人拿着大大的月饼再争“饼王”时,这位同伴又一扫往年的习气,拿着的不是大月饼,而是用牛皮纸卷着的一个个的馅饼,拆开牛皮纸,顿感香味扑鼻,见那饼不过手掌大小,约一指厚,是纯面粉制成,表面没有芝麻,只有一层香油,在月光照射下,散发着一层油光,用手指按压一下,感觉饼馅软软的、松松的,松开手指,外表又慢慢恢复了原状,按惯例我们自然而然会分到一小块馅饼,黑黑的饼馅香甜无比,松软可口,自然卫冕了“饼王”的桂冠。城里比乡下总是前卫很多,又一年中秋节,这位同伴的直径约寸许如小饼干大小的月饼再次卫冕“饼王”。现在回想起来,大概是这位同伴的姐夫了解我们乡下的习气,为助其小舅子争一分虚荣,刻意而为之吧。再后来,电器进入了农家,首先是电扇让家家户户不用再到外面乘凉、睡觉,可以在家里看看电视节目,“饼王”的游戏也随之结束。这位同伴可能是离不开“王”之故,没过几年,得不到“饼王”便投奔阎王去了。

  弹指一挥间,屈指算来,已经有七年不在家里过中秋节了,身处异乡之时,中秋节总是勾起无限的思绪,每到中秋月圆之夜,除了打个电话向家人、朋友问候一声、报平安外,剩下的就只有思念和回忆,家乡的月饼现在如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