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作文七篇(2)

时间:2021-08-31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四:

  怀着无比轻快的心情,我们迎来了上中学以来的第一个中秋佳节。

  家家的灯光都很亮,周围的环境非常的暗,但到处都有人.欢笑声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环境!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在这天,人们坐在月亮下赏月光、吃月饼。这不,趁着今天是中秋节,我们一家也开始赏月光、吃月饼了。

  我们全家人围站在阳台上,把大团圆月饼分成几块,分着吃。这时,我望向了远处的月亮。虽然说“月到中秋分外美”,可今天的月亮似乎周身围绕这一股叫做“思念”的愁云。这时,我想起了远在他乡的好朋友——苗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描述了我此时的心情,不知她现在是否也在望着月亮,思念着远在他乡的我呢?只是月亮似乎读懂了我的心思,那股愁云已经消失了,仿佛在告诉我不要太悲伤。现在的月亮特别明亮,圆月像一只雪球高悬中天,皎洁的月光,像水似地泻向大地。几朵灰白色的、轻纱似的云陪伴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舞动纱巾翩翩起舞。月光洒满了我的衣服,温暖着我的心。我觉得太阳的温暖过于热烈奔放;星光又孤寂清冷了些;爸爸告诉我: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中秋那天,相传,如果你仔细看,就会发现那里面有黑色的影子,那就是广寒宫里的嫦娥、吴刚、玉兔和桂花树。

  我凝神望着月儿,口里嚼着香甜的月饼,听爸爸讲着月亮的传说,我又想起家乡的好朋友,直到很晚很晚!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五: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八月居中,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

  下午,鼓楼商业步行街两旁展出的精美摄影作品。袁州谯楼水墨飘香,前来观看月亮名家书法展的市民络绎不绝,我也在其中。看了之后,我对这些书法名家的深厚功力表示钦佩和赞赏。

  晚上,我和妈妈又来到鼓楼。发现这里已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整个街激情和动感交织,热烈与喜庆相融。走到里面,看见袁州谯楼前五颜六色的灯光在闪烁,表演已经开始,先是追月、请月、祭月、拜月。之后,宜春中心城激情上演了一出火龙追月的好戏,以丰城板凳龙为首的舞龙队伍在一片激越的鼓乐声中鸣锣开道,拉开了火龙追月的序幕,二十七条祥龙沿着朝阳路——东风路——高士路——袁山大道——体育中心广场的路线巡游表演。在宜春城处处流光溢彩的夜景下,二十七条祥龙时而上下翻腾,蜿蜒遨游;时而腾空夺宝,盘旋仰啸;时而到地平舞,犹如长龙潜海底,翻起千层浪花;时而腾龙翩舞,犹如长龙升天,卷起万朵祥云……火龙追月点燃了广大市民的中秋狂欢热情,他们紧随火龙身后,欢呼着,奔走着,在中秋之夜的宜春中心城区演出了一场龙追月、人追龙的壮观景象。市民的欢声与笑语、激动与热情无不寄托着他们对生活无限的热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在宜春体育中心,二十七条祥龙在欢快激越的鼓锣声中举行了场面壮观的舞龙表演,它们时而昂首翘尾,时而上下翻腾,时而左冲右突,赢得了广大市民的热烈喝彩和欢呼。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六:

  中秋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八月十五日,这时的月亮正好绕过地球,太阳的光一下子都了聚集在月球上,所以人们会看到八月十五的月亮又亮又圆。

  中秋节在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北方人比较喜欢家人团聚在一起,吃月饼;南方人比较喜欢赏月,吃河蟹。

  中秋节到了,有时候电视上会播出一些有关中秋节的节目,比如中秋晚会。每一次和家人一起过中秋节,我都感到非常幸福,记得有一次,过中秋节,学校给我们放了一天的假,那天早晨,我早早的起来就去写作业,写完以后,爸爸说:“今天放假,爸爸从单位上带回了一盒月饼,晚上咱们再吃!”我非常高兴,迫不及待的拆开礼盒,里面有一个纸盒子,上面有一个布条,我试着拉这个布条,盒子上的卡口从月饼盒里抽了出来,我把布条绳上连的卡口,原塞回盒子里,想着晚上再看。

  下午,爸爸说要带我到超市买东西,我特别开心,因为每次过节日爸爸都要买好吃的甜饼干和炸鸡排,然后我立刻穿好衣服,去买东西。

  到了超市,爸爸给我买了好多零食,为晚上的中秋节做准备。

  回到家中,我打开电视,观看中秋晚会,我迫不及待的打开月饼盒,准备吃月饼,里面不光有月饼还有月饼盘,小刀及叉子,另外还有一张月饼券,妈妈告诉我月饼券可以兑换月饼,我不解的问:“为什么用月饼券可以兑换月饼呢?”妈妈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盒月饼是爸爸单位发的,当然是单位事先付了钱的,我们只需要拿着票去领就行了,这也是一种促销手段,”我恍然大悟,点了点头。

  到了晚上吃过晚饭后,我拿出我最爱吃的甜饼干,桌子上摆满了我的小零食还有各种水果和坚果,还有不同口味的月饼,看起来美味极了。

  这时候,爸爸的手机响了,原来是一则祝福的短信,我突然想起来要给爷爷奶奶也送上美好的祝福,于是,我便给他们发了一个个温暖的祝福语,同时,也祝你中秋节快乐!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七: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说起中秋节,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最为人熟悉当然是嫦蛾奔月,嫦蛾偷了丈夫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也有许多说法。在较早的记载中,嫦蛾偷吃了仙丹,变成了癞蛤蟆,被叫月精,奔月后,嫦蛾住在月宫其实是一个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了。这就是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