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作文(3)

时间:2021-08-31

语文知识作文 篇4

  课标要求:能对生活现象进行独立思考,发现其中蕴涵的意义;能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写下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感情;能依据知识水平和生活积累展开想象,表达自己对学习、生活的思考和未来的憧憬;能综合地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有感情、有内容、有中心、有条理的文章。

  命题规律:教育部《关于中考命题改革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写作不得设审题障碍,要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抒实感”因此,中考命题具以下特点:1、从题型上看,话题作文成为命题“新宠”;2、从内容上看,“让学生有话可说”是唯一不变的宗旨;3、从命题内容上看,关注成长历程,贴近生活,关注人生、社会,崇尚美德,体现辩证思维、人文特色;4、从具体要求上看,鼓励创新,文体自选。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扩缩法:将字数少的题目加上适当的限制性语言,使其变得具体易写;将字数多的题目压缩,抽出主干或中心词。

  寻“睛”法:就是寻找作文题目的“题眼”――题目中的关键字眼。A、用独词作题目的,它的表意重心往往在这个词所代表的事物的本质特点上,抓住了它的本质特点,或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或写出它的比喻意义,或写出它的引申意义,这就是题眼;B、偏正型结构的题目,题眼大多在偏的部分;C、并列短语的题目,题眼就是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D、一个句子的题目,谓语多为题眼。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

  1、具体事物拟题法:以具体的事物入题,可以以小见大,使选材新颖具体。(如《难忘的那道彩虹》)

  2、抽象事物拟题法:化具体为抽象,便于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如《感悟春天》)

  3、特定情景拟题:创设一种特定的氛围,给人一个让人思绪飘逸、遐想的空间,极容易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如《我想再看你一眼》)

  4、特殊符号拟题法:借用语文、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特殊符号或公式来拟题,生动形象,给人耳目一新。(如《失败+失败=成功》)

  5、条块分割拟题法:将所写内容“裁”成几个小块,择一来写。(如《昨天的思念》)?

语文知识作文 篇5

  1、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A、题目B、首段C、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2、说明方法分类和标志分类和作用:

  一、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二、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三、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四、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五、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六、下定义:简明周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本质和内涵,使说明更严密。

  七、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八、引言论: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3、这些说明方法有何标记?

  ⑴下定义:……是……,这就是……,叫……⑵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⑶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

  ⑷作比较:而、比……和……两种东西比。

  4、说明顺序⑴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⑵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⑶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A、先总说后分说:总-分;分-总;总-分-总B、先主要后次要。

  C、先原因后结果。D、由现象到本质。E、由性能到功用。

  F、由一般到特殊。G、由整体到局部。

  5、说明文语言的特点1、说明性语言的特点:准确、平实、简明(科学小品:生动)。

  6、说明文分类

  按说明对象分: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2按语言特点分: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多用描写)

  散文(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

  一、要把握文章"线索".

  二、要抓住散文的"文眼".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题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句子或关键性词语。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点,同时也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统摄作用。

  三、要借助想像领会作品的内涵。

  阅读散文就要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想像、联想和补充。把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填补文中的结构空间。

  四、要体会散文的意境。

  意境,就是作者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达到情与物融合、意与景交织,以唤起读者的联想,产生动人的艺术效果。

  1、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2、想象、联想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3、细处落笔,以小见大。

  4、侧面暗示。

  五、要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从修辞方法或者表达方式分析)

  1、品味散文语言朴实自然美。

  2、品味散文语言的含蓄美。

  3、散文语言富有音乐美,具有诗情画意,。

  六、散文特点:"形"(材料)散而"神"(中心)不散6、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

【语文知识作文汇总5篇】相关文章:

1.高考语文知识汇总

2.语文知识的收获作文

3.中考语文知识点:词语解释汇总

4.2017小升初语文知识文学常识汇总复习

5.五下语文知识点之词语汇总

6.我从聊天中学到语文知识作文

7.语文知识词语运用考点

8.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9.小升初必看语文知识点: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