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能力作文(3)

时间:2021-08-31

  知识与能力作文3

  小时候,记得爸爸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三国时,孙权送曹操一头大象。曹操很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但是象太大了,他和文武群臣都束手无策。这时,曹操的小儿子曹冲说:“置象大船之上,而刻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大家照曹冲的意见办,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于是大家都夸曹冲年纪小,机智聪明。其实,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道理,两物体放在相同的船上,若吃水度相同,则重量相同,曹冲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他也就没有称象的高明本事了,可见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十分密切。

  就像摩天大楼离不开坚厚的地基一样,各种机敏的能力都离不开渊博的知识。正如培根所说:“知识就是力量。”正是知识,锻造了能力。如果瓦特没有物理学知识,他也就不可能有发明蒸汽机的能力了;如果居里夫人没有高深的理化知识, 她就没有发现镭的能力了……可见,知识是一切能力的来源, 没有知识,就不可能具备能力。

  但是,并不是掌握了知识就具备了能力,赵恬“纸上谈兵”,他平时谈起兵事,他的父亲赵奢都难以驳倒他;然而他与秦将白起作战时,只知道搬弄兵书,结果落得个全军溃败, 血染长平的可悲下场。这就说明他没有将知识转化为作战指挥的能力。马克思在给女儿劳拉·拉法格的—封信中,讲述了一则阿拉伯寓言:1艘小船在湍急的河流中行驶,途中,乘船的哲学家问船夫是否懂得历史和数学,船夫摇摇头。“呵,你 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 ”哲学家刚说完这句话,风就把小船吹翻了,哲学家和船夫落入了水中。船夫问:“你会游泳叫?" 哲学家说不会,船夫说:“那你就失去了整个生命。”这则寓言中的哲学家的知识是渊博的,似是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没有游泳的能力,因此纵使他懂得再多的知识,还是“泥菩萨过江 —自身难保”。所以光有知识是不够的。曹操和大臣们有 称象的知识吗?有!却没有称象的能力。牛顿那个时代有没 有和他相同学历的人呢?有!却唯有他一人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富兰克林的同学们有没有物理学、化学的各种知识呢? 有!却仅他一人成了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所以,不能只学习知识而不重视能力。在知识能力这个区间内,要使它们能够等量代换,就必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

  20世纪是世界大变革的时代,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人类进入了空间迅速发展的时期。时间,在超强度的缩短;空间,在奇迹般地扩大。新的社会、新的时代赋予我们新的历史重任。知识的不断增加,新旧知识的不断更替,对我们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未来学家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能力的人。所以,我们在学习屮就要培养自己的能力,形成自学的能力。这样就可以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如果一味地死学知识,即使再多也只是“两脚书橱”。

  至于说到分数,仅仅是检验知识、能力的一种标记,它并不能代表知识、能力的全部。很可能有的人分数高,但他不一定具有真才实学;然而知识渊博和能力强的人,必定分数高。 因此,我们学生应该追求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再也不应该把“分、分”当做“学生的命根”了。新时代的开拓型人才,难道要在分数这个小小的圏里画地为牢吗?不!时代不需要 “高分低能”的畸形儿!

  写到这里,我好有一比:知识是种子,能力是树干,分数是树叶,只有种子发芽,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只有根深,获取的营养丰富,才能叶茂。这就是知识、能力和分数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此我的结论是:学习知识,形成能力,面向未来,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