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3、学习这篇课文一事一议,从一个具体的事例发现一个道理的写法。

  4、激发学生对怀特森的赞叹和敬佩之情。

  5、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探究怀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师的原因。

【课前准备】

  搜集关于不迷信权威的科学事例。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文,导入新课

  在前几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位不怕困难、苦战攻关、善于发现、极具科学精神的科学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极有个性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他是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最好”

  1、默读课文,想一想:

  ①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②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划出课文的中心句。(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迷信书本、也不要不迷信权威。)

  三、读议结合,深刻理解“最好”

  1、作者用哪些事实说明怀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师?

  2、老师在读这篇课文时,也不禁被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所折服,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3、怀特森先生的哪些言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划、议)

  四、回归整体,加深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1、古今中外,善于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的人往往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你知道哪些事例?(二年级学的《画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给戴嵩指出错误的小牧童;四年级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敢于挑战权威的伽利略等。)

  2、结合本单元前三篇课文,谈一谈你对科学精神又有了哪些认识?

  五、拓展阅读,迁移延伸

  1、阅读《嗅苹果》,读后交流自己的体会。

  2、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不迷信权威的事例。

  六、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通过具体的'一件事,为我们阐述了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道理。科学需要怀疑,需要“冒险”,需要挑战,只有我们才会拥有善于发现、探求真知的能力。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读议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读通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在你们的眼中,什么样的老师才称得上最好的老师?

  2、学生畅所欲言。

  3、揭示课题。

  4、学生读题后,就题质疑。

  二、携问会文,走进最好的老师——怀特森先生

  1、学生带着问题放声自读课文,走进文中的这位好老师,并圈出文中的关键词语。

  2、读后汇报交流。

  (1)小组交流圈画的词语。

  (2)指名学生把圈画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3、读读写写,熟悉词语。

  4、考查预习课文、感知课文的程度。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你觉得怀特森先生是个什么样的老师?

  (3)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

  三、精读会文,走近最好的老师——怀特森先生

  1、多媒体出示:

  当我读到(),我觉得怀特森先生是位()的老师。

  导语: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请同学们对照屏幕上的问题,再次细细品读课文,真真切切走近这位好老师——怀特森先生。

  2、学生尽情读文,并做批注。

  3、个性表达,燃情导读。

  (让学生畅意表达,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内容,灵活展开教学,努力使课堂充满灵动。)

  4、提炼文本,升华理解。

  (1)课件出示:

  怀特森先生用这么一种出人意料的举动,独具匠心的教学方法,让他的学生都不会忘记()。

  (2)小组交流汇报。

  四、延续话题,赞美最好的老师——怀特森先生

  1、这位怀特森先生是怎样的老师?为什么?

  2、真情表白。

  (1)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你想对怀特森先生说些什么?

  (2)二十年后,你或许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想起怀特森先生当年的教诲,你又想对他说些什么?

  3、课件播放:伽利略挑战权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故事。

  (1)你知道这位年轻人是谁吗?看了故事,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2)生谈感受说启示,师相机介绍伽利略,以增进学生对他的了解与崇敬。

  4、你有过挑战权威,挑战教材,不迷信书本,敢于创新的事例吗?

  五、真情感言,情洒最好的老师

  1、学了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感受颇深,请为此写几句学习感言。

  2、学生展示真情感言。

  六、激情延伸,感怀自己最好的老师

  回忆教过自己的老师,哪位最令你难忘?是他的循循善诱,精湛的教学艺术,还是他父母般的爱心?……课后请你自拟题目,也写写自己最崇敬的老师。

  本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怀特先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奠定学习基础,提高教学时效。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开课导题,尊重学生,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释放学生表达的愿望,为学生就题质疑做好铺垫,让学生的思维发展从问题开始。

  携问入文,引领学生切入主题,让学生以“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感悟课文内容,初步走近怀特森先生这个人物。

  以读为本,以读促悟,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解读,走近课文,走近主人公,让学生换位体验,对比感悟,读评析渗,让情感态度和价值感渗透到潜心会文中去,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读书中、辩议间自然产生涓涓流淌。

  情到真处本自流,把握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及时进行提示、指导,让学生语赞怀特森先生,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努力实现个性化阅读。

  让读与写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在发展语言的同时,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让学生在接受人文教育的同时,激发对生活情感的认识,提笔感恩辛勤培育自己的老师,很好地实现了一次历练文笔的情感表达,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大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