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哲理的故事:宽恕别人才能释放自己

时间:2021-08-31

  佛说:原谅和宽恕,比仇恨更有力量。原谅别人,才能释放自己,祝福别人,才能快乐自己。

  仙崖禅师曾经收过一个贪玩的徒弟,他耐不住寺院的寂寞,常常在傍晚时分趁着禅师不注意偷偷溜出院子去玩,天快亮的时候再悄不声息地溜回来。

  有一天傍晚,他在后院的高墙下又架起一张高脚凳,翻墙溜出去了。正在院子里散步的仙崖禅师忽然发现了墙角边的这张凳子,就知道有人违规越墙出去闲逛了,但禅师并没有动怒,而是走到墙边,将凳子搬到一边,就地而蹲,等待溜出去的人归来。

  夜深人静的时候,禅师的那位徒弟尽兴归来,不知道墙下的凳子已被搬走,黑暗中踩着禅师的脊背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落地的时候,才发现刚才自己踩的不是凳子,而是自己的师傅,顿时吓得魂飞魄散,一动不动地矗立在那里,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但是,令徒弟没有想到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反而关心地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徒弟回到住处,坐卧不宁,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生怕第二天师傅会当着所有学僧的面批评他一顿。但是这件事一天天过去了,师傅从来没有再提到过此事,也没有第三个人知道。徒弟这才渐渐恢复了内心的平静,并为此感到深深自责。从此他再也没有偷偷溜出去玩耍,而是一心一意跟随师傅学习本领,最终成为一代深有造诣的高僧。

  仙崖禅师对徒弟的过错并没有纠正,而是通过宽容的方式,让徒弟自己教育自己、自我改过,这比一味的批评指责更能达到育人的效果。

  宽恕他人的过错并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它是人生难得的佳境,一种需要操练、需要修行才能达到的从容、超然和成熟。宽恕之所以困难,是因为我们都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所犯的错误付出代价,这样才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否则岂不便宜了犯错误的一方?但是,不宽恕会产生什么结果呢?痛苦、埋怨、憎恶、报复?这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在怨恨中,没有人是赢家,让怒气长期在胸中燃烧,只会灼伤自己,为别人的过错耿耿于怀,只会让自己陷入久久不能释怀的挣扎。只有当我们原谅了别人的过失,才会解开心锁,释放自己!原谅,就是抛开心中的怨,恨,不满,不甘,就是一种慈悲、一种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