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日记(2)

时间:2021-08-31

学生日记 篇6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来了,十字路口出现了行人们开始为自己已逝去的亲人烧纸钱。但是,我认为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去祭奠我们逝去的亲人——用鲜花代替纸钱;用烧香代替炮竹。之所以我这麽说是因为燃烧东西时会产生二氧化碳,这在无形之中对环境又造成一次伤害。我家今年的祭祀活动就进行了一次“改革”。

  清早一起床我们带着妈妈准备的鲜花去祭奠我敬爱的爷爷。一路上,我看到许多像我爸爸一样身处异乡工作的叔叔、阿姨们,都会来祭奠自己的亲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爷爷的坟前。看着爷爷的坟头,我想起了与爷爷相处的一幅幅画面,我的眼睛慢慢的湿润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强忍着不让它流下来。我想爷爷也不希望我流眼泪吧,大家也不希望我掉眼泪吧。吃过午饭后,我们从老家往回走。一路上我看到许多行人都愁眉苦脸的,好像一个个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样,哀思绵绵。我想这就是唐代诗人杜牧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所要表达的意思吧。

  在这个悲伤的节日里,整个城市都显示出一个悲伤的情形……

学生日记 篇7

  人的一生,可谓极其漫长也极其短暂。如果不懂珍惜,等到失去,万金难求一分钟。

  人的一生,注定不可能一个人度过,那是在许多人的陪伴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亲情。

  在我的脑海之中,有着那样一幅绝美的画面。

  那是一个群星璀璨的夜晚,我躺在草地之上望深邃星空,心仿佛深入无边宇宙之中尽情遨游,那是无与伦比的享受。忽听到耳边传来母亲一声声叫喊,那是叫我吃饭呢!走进温馨的家中,看到父母在热腾腾的饭桌面前等待,终于知道,原来幸福触手可及。

  世间何为大?是亲情。漫漫人生路,也只有他能伴你身旁。

  在我的脑海中,还有那样一幅寂静的画面。

  那是一个大雨倾盆的夜晚,我毫无防备地走在街道上,任由雨点一滴滴击打在我的身躯之上。此时,我的心前所未有的静。面对荒芜人烟的街道上,自己独自漫步,又有谁能帮你“遮风挡雨”?又有谁能帮你走过这一“大雨”之路?只能靠自己。俗话说:靠人不如靠己。一直靠别人的帮助来过日子,终是庸人。虽前路茫然,毫无路径可言,客户思考自己拼一次,也许功成名就。

  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路,感悟不一,想法不一。可殊途同归,功成名就是真,实现远大理想是真。切不可孤独前行,那注定失败。切不可独断专行,那注定失败。

  吸古人之理,做当今之事,开创一番天地,只为那需要守护之人,只求他们幸福。所以,我尽力为之,尽全力为之。

学生日记 篇8

  战争,是一个令人发指的名词,每一场战争,战场上的黄土下就会掩埋无数的之灵,那死神的滞留之地,《安妮日记》读后感——战后的悲剧作文。因为它,带给人类的将是国破家亡的悲剧。在德国法兰克福市曾有一个犹太少女,叫安妮·弗兰克,她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纳粹兴起之后,对犹太名族进行迫害。

  1942年7月6日,安妮一家由于环境所迫,躲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中,只是一个与私人办公室相通的实验室,后来长期闲置,渐渐被人淡忘。从此,她就与凡·丹先生一家,杜瑟尔先生在密室中生活。安妮把所有发生地事情都记叙在她的日记本理,这本日记是安妮13岁生日时,她受到的其中一个生日礼物,读后感《《安妮日记》读后感——战后的悲剧作文》。从此安妮使以它为友,倾诉了一个在战乱中生活得少女的心声,并且她为自己的日记取了一个名字“吉蒂”。

  在日记中,她写道:“每天晚上几百架飞机从荷兰上空飞往德国城市,把炸弹丢在德国的土地上,在俄国和非洲,每小时都有成百成千的人丧命····”大片乌云像一堵墙不透的墙一样挡在我面前,想压碎我们,只是还压不过来.“我生来快乐,我爱人,我天性信任人而且希望人人都快乐”····安妮在日记中如是的记录了两年间的隐私、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和对战争的深入思考。

  两年后,安妮及密室中的所有人遭人举报,被纳粹投入集中营。安妮,她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她的生命还是那么的年轻,朝气蓬勃,她希望用自己的善良热情,拥抱世界,而战争却给她带来的是苦难与死亡。安妮在日记中说过“我仰视天空,冥冥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是的,“我们不要战争”这不仅是安娜的心愿,也是全球每一位孩子稚嫩的一声呼唤。

学生日记 篇9

  今天是劳动节,我们在这一天总要打扫卫生吧。再说,自从我上小学以来, 我很少自己动手做家务活儿。终于,今天,我第一次做了家务活儿,它成为我劳动的开端——第一次洗衣服。

  下午放学后,我回到家中,放下书包,听到妈妈对我说:“宁宁,我有点事,你自己洗衣服好不好呀?”我想反正作业不多,就自己动手洗衣服吧,再说这也是锻炼的好机会呢。

  我打开水龙头,先把盆中装满水,再放人消毒液,然后把脏兮兮的衣服放入水中浸泡。可是我的动作太快了,一些水珠溅到了脚上,冰凉冰凉的,真不容易呢。浸泡了几分钟,我开始搓洗衣服,先拿起衣服,把它放在肥皂上,来回搓几下,搓出肥皂泡来。可能是搓洗工作过于单调了,我开始调皮起来,因为泡沫之间有一些黏性,每搓洗好一件衣服,我就把它们拧在一起,衣服就变成了一个小圆柱体。我又拿水冲小圆柱体,看看能不能把小圆柱体冲散。我玩得正高兴,妈妈突然说:“宁宁,吃饭了!”我赶紧把小圆柱体都放到盆中,努力想把它们冲干净,可无论我冲多少遍,衣服上总有残留的泡沫。我左想右想,终于想出办法来了,我把衣服单独一件一件放到水龙头下冲洗,一边冲一边搓,这样不一会儿,衣服便冲洗干净了。最后,我把它们一一拧干,晾在阳台上,这才心满意足地去吃饭。

  通过这次的劳动,我知道了父母做家务活儿也很不容易。我们要珍惜劳动成果,并以这次洗衣服为开端,多做家务,少让父母操心,做一个既爱劳动又听话好孩子。学生日记 篇10

  1942年—1944年——二战时期,战争与种族灭绝的阴云布满了天空,盖世太保邪恶的铁瓜伸向每一个无辜的犹太人,在历史上上演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安妮是位犹太少女,1942年7月,由于压迫犹太人的风声紧急,他们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到父亲公司的“密室”躲藏。

  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尤其是对于安妮这样一个活泼爱动的女孩,单调的饭菜、性格怪异的邻居、每天不能出门、用水和去卫生间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而且常常担惊受怕。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她所经历的一切并没有使她心情慌乱,这里已经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希望田野!安妮想成为作家或记者,可这个美好的愿望在当时那股势不可挡的黑暗洪流下显得多么脆弱,像闪着彩光的泡沫。但安妮这样写道:“这场残酷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到来。在此同时,我必须执着我的梦想。”读到此刻,我仿佛看到一个不屈的灵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呐喊!

  经过密室的无数个漫漫日夜,安妮由一个任性、少不懂事的小女孩儿蜕变为一位成熟的少女。在安妮的15岁生日时,安妮有了惊人的成长。她已将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会层次,开始思考男女平等等问题了,实在让人难以想象的那样一个战火蔓延、人人自危、无数人倒在血泊中的时代,身居密室接近两年的十五岁少女安妮居然能真知灼见地谈起了男女平等这个深刻的社会问题!读到此处,我不禁感叹,战争能摧毁一切,唯独不能侵占一颗坚强、勇敢、自由的心!

  我相信《安妮日记》一定会一直流传下去,控诉战争与邪恶,宣扬和平与友善,用她真挚的文笔,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民!

【【推荐】学生日记十篇】相关文章:

1.【推荐】学生日记合集十篇

2.学生日记合集十篇

3.学生日记汇总十篇

4.学生日记汇编十篇

5.有关学生日记十篇

6.关于学生日记十篇

7.【必备】学生日记十篇

8.【热门】学生日记十篇

9.【精选】学生日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