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女排作文500字

时间:2021-08-31

里约奥运女排作文500字

  【里约奥运女排作文一】

  看到女排夺冠的消息,正坐在从老家回上街的车上;看到女排夺冠的消息,正在扒拉手机;看到女排夺冠的消息,一股豪气涌上心头;看到女排夺冠的消息,兴奋得不能自已,一再默默地呼吸,以控制情绪;看到女排夺冠的消息,闭上嘴巴,不敢妄语,只觉得每个人都是那么善意……

  回到上街,打开电脑,女排的信息如潮水般涌来。《时隔12年 中国女排奥运会再次夺金》、《魏纪中:女排胜巴西长中国人士气 可载历史》、《明星刷屏狂赞女排:眼含热泪!这才是中国记忆》、《揭秘女排取胜前最后一练一句话成最好的激励》、《白岩松:用伟大和神奇形容女排 这基因可遗传》、《白岩松:郎平该被封神》、《时评:又见女排魂 里约之战注入丰富时代内容》。

  稳定情绪,寻找关于决赛的信息:8月21日(里约当地时间8月20日)2016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以3-1逆转战胜塞尔维亚女排,为中国代表团拿到里约奥运会第26枚金牌。这是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获得奥运冠军,也是她们第三次获得奥运会金牌。

  里约奥运,中国女排经历了从受到质疑到所向披靡的艰难历程。小组赛时,她们仅以小组第4名的成绩晋级八强。对阵巴西,她们顽强地以3-2战胜东道主巴西。正是这场比赛,让我对中国女排刮目相看,从心底开始佩服,默默关注,开始期待她们创造奇迹。半决赛里,中国女排再次面对小组赛时输给过的荷兰女排。她们没有放弃,赢得实在艰难。今天对阵塞尔维亚女排的决赛,中国女排在总比分0-1落后对手的情况下,连赢三局,成功逆袭。我想说,她们的每一抹努力都拼尽了全力。她们拥有永不放弃的信心和毅力,她们用坚韧夺回了属于自己的信心和胜利!

  女排夺冠,一十二年砺磨剑。怎难忘,平时流下多少汗!意难却,教练队员日夕伴。狭路相逢勇者胜,赛场变幻拼搏现。五星红旗冉冉起,辉煌再现凯歌还。

  【里约奥运女排作文二】

  女排比赛的最后时刻,主攻手朱婷高高跃起,一记重扣,排球狠狠砸在地板上。赢了!3∶1!中国女排的姑娘们紧紧拥抱在一起。9月6日晚,2015年女排世界杯最后一战,中国女排在日本名古屋击败东道主日本队,以10胜1负的战绩,重登世界冠军的宝座,同时将里约奥运会的门票稳稳攥在手中。

  12年前,陈忠和率领中国女排获得2003年世界杯冠军,由此开启“黄金一代”的辉煌。12年后,年轻的“郎家军”再捧世界杯,用拼搏与胜利证明着中国女排的再度崛起。

  以主教练身份率队夺得世界冠军,郎平等待了20年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杯冠军时,最后一个对手正是日本队。而今,挡在中国女排第四次夺冠路上的队伍,依然是有着“东洋魔女”之称的日本队。郎平在两次执教中国女排的教练生涯中,曾4次获得世锦赛或奥运会亚军,以主教练身份站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她已经等待了20年。

  对于中国体育,女排是三大球中唯一夺得过世界冠军的球队,承载着国人太多的荣耀记忆。1995年,郎平第一次接过女排帅印,在率队夺得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亚军和1998年世锦赛亚军后,她因身体原因辞去了主教练的职务。此后,中国女排经历过陈忠和执教时连夺世界杯和奥运会冠军的'巅峰,也曾深陷衰落与换帅的怪圈,蔡斌、王宝泉和俞觉敏都难以挽救女排节节下滑的颓势。而郎平在2013年再次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将重振女排的责任扛在肩头。

  如此沿着历史的脉络追溯,中国女排的兴衰似乎有迹可循。1981年的世界杯冠军,成就此后的“五连冠”伟业;2003年的世界杯冠军,开启“黄金一代”的辉煌。从昔日的核心队主力队员受伤、年轻选手稚嫩,这一次夺冠实属不易

  这一次夺冠,比以往来得更为艰难。以绝对实力衡量,这支以年轻队员为主的中国女排并无优势。除了魏秋月和杨珺菁参加过世界杯外,其余12名队员都缺乏大赛经验,不少新队员都是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而在出征前,队长惠若琪因病缺阵、杨方旭意外受伤,更使得“郎家军”的阵容雪上加霜。

  不同于一般的淘汰赛制,女排世界杯采用单循环,12支参赛队都要碰面一次,比赛时间长、场次多。由于每场结果都会影响最终的名次,整个世界杯形势充满变数,任何一场比赛都不容有失。郎平赛前非常低调,反复强调“只能一场一场拼”。

  而中国女排并不顺利的开局,印证着郎平的担心。第三轮以0∶3惨败给美国队后,一时间别说夺冠,就连能否拿到里约奥运会入场券都成了未知数。第四轮尽管艰难战胜韩国队,但绝对主力朱婷意外脚部扭伤,又让人们为中国女排捏了一把汗。

  “这次我们面对的问题和困难确实比较多,场上老队员少、队员受伤导致阵容变化比较多。特别是朱婷在比赛中意外受伤,既让我担心她后面的比赛能否上场,又怕影响球队的士气,面对如此困境,场上大家互相弥补,谁行谁上。能够走到最后并最终夺冠实属不易,也挺难为这些年轻队员的。相信这样一次困难的经历,对这些年轻队员今后的尽快成长会非常有帮助。”郎平说。

  “撒网式海选”抹平了主力替补间的“板凳差”,但年轻的女排还有很多环节有待提高 重重困难之下,中国女排的姑娘们没有放弃,反而在巨大的压力下,爆发出巨大的斗志和力量。特别是对俄罗斯队的“生死大战”,全队坚决贯彻了主教练的赛前部署,关键时刻精诚团结、敢于下手;而能够赢下决定冠军归属的最后一战,既源自姑娘们的奋勇拼争,也得益于郎平持续锻炼新人所积累的“板凳厚度”。

  中国女排一度存在“一套阵容打天下”、主力与替补实力悬殊的问题。2013年郎平重新执教中国女排后,采取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大国家队战略”,先后有34名球员入选集训名单,如此“撒网式海选”在中国女排历史上尚属首次。

  在征战国际大赛时,郎平更是以大面积轮换主力来考察队员,以赛带练,造就了从去年世锦赛上朱婷、袁心玥到今年世界杯上林莉、张常宁等队员的出彩。依靠年轻队员的集体成长,抹平主力与替补之间的“板凳差”,这正是郎平反复强调的“多人打球”。

  不过,重夺世界冠军固然可喜,但也必须正视问题。由于参赛资格分配等原因,巴西、意大利等强队未能参加本届世界杯。展望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的对手更强,面临的挑战也更大。“目前,中国女排的弱点依然明显,球队在一传、防守、拦网和发球等环节上都还有待改善,年轻选手的技术稳定性和阅读比赛的能力尚需加强。”面对赞誉,郎平依然清醒,她的目光,已经投向更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