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月亮的中秋节作文范文(2)

时间:2021-08-31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苏轼写西湖的,可我觉得好象就是写我此刻看到的景,此刻涌出的情。

  渔村就在眼前。

  在从公路通往渔村小路的入口处,停放着两辆破烂不堪的自行车,车子的后衣架上分别捆绑着两卷用破塑料布包裹的东西,透过脏兮兮的破塑料布,看到的是又脏又破的被褥。顺着小路望去,两个身披破塑料布的乡下人正在看渔姑捕鱼。

  我来到渔姑面前,打了个招呼,便打量起这俩看客。这俩人一老一少。老的有五六十岁,少的才十七八。望着鱼网里活蹦乱跳的大鲤鱼,两个人眼都看直了,从他们脚下踩出的泥窝来看,少说已这样站了半小时。

  渔姑对他俩说:“今天过节买鱼的特多,城里都卖四块多一斤呢,我这里只卖三块。怎么样,捎几条回家?”

  老的看看少的,少的看看老的。

  少年说:“买两条吧?”

  老者说:“你买吧。”

  少的摸了摸口袋,对着鱼又端详了一圈,指着两条中等偏小的鱼说:“要这两条吧。”

  渔姑麻利的用小网兜把鱼捞出装在塑料袋里,用磅一称,说:“哦,差一点儿不到二斤。拿五块钱算了。”

  少年付了钱,提起鱼袋掂了掂,又问老者:“你不买?”

  老者说:“不买了。”一边往公路上走,一边回头贪婪的瞅着网里的鱼。

  少年说:“买条吧。”

  渔姑也说:“过节了,捎条回家吃去呗。”

  老者也许真的想买了,也许是怕别人说自己吝啬,终于回转身来,象是对自己,又象是对别人说:“捎条?”

  他在鱼网前走过来走过去,足足过了十分钟,才伸出粗壮的手指怯怯的指着一条小一点的鱼说:“要这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