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阅读作文

时间:2021-08-31

碎片化阅读作文10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碎片化阅读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碎片化阅读作文1

  在当今社会的快节奏下,我们已然进入了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能从各种电子设备上接触到大量不同板块的信息,似乎一切都触手可得,阅读也看似轻松愉悦。对此,人们的态度各持一端。有些人认为,碎片化阅读使生活变得丰富,阅读也因此变得轻快了许多。也有人认为垃圾信息泛滥成灾,传统的阅读习惯正渐渐淡去。在我看来,碎片化阅读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点缀,而同时也使真正的阅读变得困难重重。从阅读的历史来看,碎片化阅读具有普遍性。它使阅读变得家常化,人人都享有阅读这项权利。电子设备上的知识信息能使众人同时共享,对当今社会的信息传播速率有了极大提高。同时,碎片化阅读为人们提供了交流想法的平台。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几乎在任何的消息栏下都有供人们自由评论的发言区。这使陌生人之间也能产生思想碰撞,即使是素不相识也能洞悉对方的想法。碎片化阅读带来的是层出不穷的各类信息,使人们即使足不出户也能了解天下事。

  阅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变得轻盈。读者不必再去刻意地背诵经典,不必去翻阅厚重的词典,也不必“千里迢迢”地跑去图书馆,在茫茫书海中寻找一本合适的书籍。这一切,都可用一个电子阅读器来代替。同时,不可避免地,这种获取信息的便利使人们不再珍视阅读的严谨。海量的趣味性信息越爱越受读者欢迎。段子文化的兴起,不能与碎片化阅读脱离干系。这类段子文化往往使人们的阅读不加思考,从而失去阅读本身的趣味性。

  因此,碎片化阅读在使阅读变得轻快的同时,也是传统意义上的阅读变得困难重重。我们每天面对着“来势汹汹”的消息,不得不成为了一个个被动的接收器,在阅读的同时不断地进行筛选,这就使我们失去了阅读的志趣,再也无法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书中精华。传统的书刊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而碎片化的信息则是散乱无序的。当我们在阅读时,很难保证我们的思想保持独立性,不随大流走。如果我们无法保持一定的理性判断,就会变为一只无头苍蝇,在冗杂的信息中迷失方向。

  这样看来,碎片化阅读只是我们生活中的小小点缀,而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取代传统的阅读。作为学生的我们就更应该深入研读,不被碎片化信息蒙蔽了双眼,也只有这样,才能领悟阅读的真谛。

碎片化阅读作文2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掌上碎片化阅读也是有利有弊。尽管它方便快捷,但网络上的海量信息因难以监管往往夹杂着随意的和不可靠的内容,良莠不齐。文化的传承还是需要传统的纸质读本来沉淀,一些经典名著还是需要我们静下心来阅读细细去体会。阳光午后坐在沙发里,手捧自己喜爱的书,闻着墨香静心研读的这种感觉是和阅读电子读物完全不同的。很多文学爱好者仍是非常喜欢逛书店,书店的文化氛围令人心境宁静祥和,催生人们探索求知的欲望——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电子科技飞速发展,近几年来通过网络、电子阅读器、手机等进行读书看报开始日益盛行,这种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掌上阅读形式,称之为碎片化阅读。碎片化阅读正悄然代替传统阅读方式,走进我们的生活。

  国外的科技领先于国内,而且互联网也比我们发展的早,那是不是外国人现在也和我们一样拿着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在读书呢?其实不然。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统计,我国全民的阅读状况堪忧,每年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不足5本,而排名第一的以色列每年人均阅读量则高达64本;美国也不低,每年每年人均阅读量在50本左右。这跟他们从小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和正确引导是分不开的。那么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怎么能轻易把这些瑰宝舍弃。对于文化的传承不是快餐式的碎片化阅读能够做到的,这需要回归传统,需要代代相传,需要从娃娃抓起培养阅读习惯和正确的引导。

  所以我们既不能片面地否定碎片化阅读,也不能因快速便捷的电子阅读而丢弃传统纸质读本。

  很多人都认为灵活的掌上碎片化阅读非常方便,使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能够见缝插针看自己喜爱的书,并且不用跑诸多书店就有大量的书籍可供挑选,比纸质书更为便宜。因为网络的优势节约了店铺人员等成本,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这确实给传统书店报亭等面向纸质阅读的带来了巨大冲击。《现代金报》曾有报道,由于书店入不敷出,席殊书屋、新世界书店相继关门;民营书店在夹缝中艰难地挣扎,撑不下去的就只能关门。

碎片化阅读作文3

  看到“碎片化”这三个字,思绪带出了一个从小学开始,学校举办的读书节活动时的调查问卷上总会出现的,屡用不爽的问题:请问你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间是多少?

  小学时的答案大概是一至二个小时,到了初中,时间减少到半小时到一小时,现在高中,在忙碌的学习和成堆的作业中,我斟酌着在问卷上写下三十分钟。真是羡慕小学时候的我,忍不住怀疑那时候的我怎么这么闲。

  忙碌的生活还是需要放松的,我的放松方式总是固定那几个,读书看漫画做手工之间来回切换。而我所阅读的所有书目中,除了一些比较有名的,老师推荐的阅读书目,剩下的则是各种各样的小说。身边的很多人说,用电子书阅读起来总归是没有实体书那样有感觉的,可是我的想法和我的朋友们有些不同,比起实体书,我更喜欢电子书。理由和同样喜欢电子书的人们不约而同:方便啊,轻巧啊,书目多啊。赞美科技的发展。

  因为时间的碎片化,阅读也变得碎片化。这碎片化的阅读时间和电子书让我能够同时阅读两三本书,却少了以前的沉迷书中无法自拔,已经许久没再出现别人喊了三四遍却仍在书中幻想的局面。这本应是好事,却让我有些许惋惜。虽然每次阅读的时间很少,我只能在课间,在完成作业后,亦或者在睡前阅读,但是一天的时间过去,半个小时往往还是可以攒到的。

  我并非特别喜欢同时阅读两三本书,但是却常常“不小心”那样做。碎片化的阅读使得书中的剧情发展变慢,读完一本书往往要用以前两倍的时间,然而在这段时间里,也许是旁人或友人又推荐了本好书,也许是自己手痒又找到了本有趣的小说,在试读这些书目时,被剧情勾了魂儿。彼时事情又发展成了这本书放不下,昨个儿的书又有趣得不忍松手的局面。真是两面为难,有时更是三面为难。

  纵使碎片化的时间让我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改变,但是如果我不利用这些时间,又该如何找到大把的时间进行阅读?“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只是这生活的快节奏让水一滴滴出现,成为时间碎片。

  我只能抓住这碎片化时间,读我喜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