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作文900字

时间:2021-08-31

【必备】元宵节的作文900字集锦7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元宵节的作文900字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宵节的作文900字 篇1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据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古代女子唯一可以出来夜游观灯、甚至和男友幽会谈情的日子,是中国的民间情人节。而今年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又恰好和中国的元宵节“撞”在了同一天,这几十年一遇的中西双重情人节,让习惯了玫瑰和巧克力的中国年轻人们开始寻求别样的“中国式告白”来表达浪漫。

  此前,就有网友抱怨,乔布斯在结婚20年之际写给妻子的情书中文翻译“太平淡”,于是竟诞生了微博上五言绝句、七言诗、文言文等多个精彩的文言翻译版本。仅情书起首一句,就有隽秀的五言版“悠悠二十载,你我始相见。为君步倾倒,心有戚戚焉”;也有七言译文“二十年前初相识,随心而遇惹人痴”;甚至有文言文版本“吾本布衣,种果于莳。卿不以吾卑鄙,猥自枉屈,咨吾以婚姻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卿以驱驰”;而译文“二十年前,未相知时。然郎情妾意,梦绕魂牵。执子之手,白雪为鉴”则成为众网友心中最爱。

  “文言果然是字字凝练!淡淡的温情,让人又相信爱情。情书,就是要情真意切字字如心,赞!”一位网友在微博上这样评价。

  无独有偶,20xx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胡慧盈的微情书《百字令》也在网络上颇受追捧,转发数十万,登上央视新闻。这篇香港中文大学微情书大赛一等奖作品,以其精妙的文笔,工整的排比,引无数网友感动流泪,竞相模仿。文字呈现菱形排列,整首情诗从一个“见”字开始,每增进一行,加一个字,感情似乎也愈来愈直白和深切,隽永婉约的词句,让人看到爱情的美好,唏嘘不已。“不尽红笺相思意”,有人表示,这是倒过来也能读的情书,而浓浓爱意不减。

  “这才是中文真正的样子!”读罢《百字令》,网友们集体惊呼。一时间,年轻人纷纷提笔,以“百字令”的方式抒发心中爱意。大四学生姜雷就自书《百字令·共婵娟》赠与异地的女友。在他看来,在光怪陆离的网络时代,没有什么比含蓄隽永、“私人定制”的文言情书更浪漫的示爱方式了。“相比于短信或是电话,这篇《百字令》更打动我,让我很受感动,因为它让我看到了他的用心和真心。”远在广州读书的女友说。

  而恰逢今年西方情人节“邂逅”元宵节,一位中学生在寒假作业中以诗的方式向心中所爱的女孩告白:“初见有女,白衣长发。顾盼笑兮,于心自喜。自此之后,念及心动。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奈何业差,与你远隔。你坐二排,我坐排尾。相隔渐远,于心凄凄……数学亦我不喜,英语亦我不爱。为求与你同桌,数学英语皆为我爱也……”成了文言文情书史上“最感人的告白”。

  事实上,以文言诗词传情达意一直备受推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等古典爱情金句风靡网络;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将唐代诗词誉为“最美的告白”;于丹也曾劝告年轻人:“你的古诗词掌握多了,你的情书就会写得漂亮,谈恋爱就会有滋有味。”

  在这个几十年一遇的双重情人节里,用“中国式告白”来续写情爱浪漫,着实让人难忘。

元宵节的作文900字 篇2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 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元宵节的作文900字 篇3

  我喜欢的节日有:喜气洋洋的春节;庄严隆重的国庆节;丰富多彩的儿童节;还有……不过,我最喜欢的节日是元宵节。春节的喜庆还没过去,元宵节又悄悄地来了,我有幸和奶奶一起到大沟村看闹元宵。

  (1) 第一天下午

  我和奶奶刚到大沟村,就有亲朋好友热情相迎,他们带我们来到祭祀宫殿参观,他们告诉我和奶奶:祭祀宫殿前的那块空地,是此次闹元宵的主会场。透过袅袅上升的烟雾,我发现,那里所有的人都兴高采烈,;穿着赏心悦目的衣服,合祭祀用品,准备闹元宵……

  元宵节的游行开始了,大人给我们一面红旗,我想这应该是用来祈福的吧。

  我和小朋友们听着锣鼓声,跟着游行的队伍,慢慢地前进。看!路边的景色可真美啊:有高高的龙眼树;有五彩缤纷的野花,有正在缓缓流动,像一条青绿色的绸带一样的小河;还有青里透红,挂在那叶梢的西红柿……闻着那清新的空气和泥土的芳香,我神清所爽,顿时陶醉了。随着表姐的提醒,我往回一看,后面人山人海,红旗在风中飘扬,只听得锣鼓声一片,那声音犹如一只威风凛凛的猛虎,发出王者般的长啸。在我们游行经过的人家,已点起干草,燃放鞭炮,只见旁过一片火光,那鞭炮的声音,犹如一只狮子在吼叫,好象在庆贺这幸福吉祥的节日,我想:如果从天上看这浩浩荡荡的队伍,有可能会以为是一只巨大的火龙在树丛中穿梭。

  游行完毕,接着进行的是祈福仪式,只见大家有的敲锣;有的打鼓,有的找着妈祖像,有的拿着香火,有的举着祭品,还有的.……哦!对了,大家争着祈福,口里还念叨着,仔细一听,原来是:五谷丰登、全家平安、风调雨顺、万事如意、一帆风顺等等吉祥如意的词,这寄托了多少个人的美好的愿望啊!

  (2) 第一天晚上

  夜幕慢慢降临,那演艺队也过来了。

  如果说晚上的夜空像大海,那么云儿们就是大海中的朵朵雪白的浪花。演艺团开始表演,那舞姿犹如一只只蝴蝶在翩翩起舞;那乐曲声,奏出了吉庆祥和,奏出了喜所洋洋;人们看得如痴如醉。抬头一看,云朵也在悠闲地听着这优美的音乐。

  音乐过后,“扛榄轿”开始了,只见大家扛着榄轿,绕着两堆火,跑着跳着,在不时地动榄轿呢!有时候还会突然换人;原本速度很慢,但过了一会儿,大家都掌握了技巧,速度快了起来,锋如一只猛虎,在火中奔跑,跳跃喔!

  (3) 第二天晚上

  第二天晚上七点整的时候,游灯开始了,大家把自己家里架子上的十盏灯笼点燃,大家开始拿着灯笼游行了,我们站在高外,往下望,高尔夫球下成了我的海洋,灯的世界……

  游行结束后,当然是放鞭炮了,只风四股超级长的鞭炮被点燃,只见外面”啪啦披哩”一阵后,打开门,发现外面充满了硝烟,好象仙境一般。放烟花开始了,突然间,火药像冲天炮一样,“嗖!嗖!嗖!”地射上天去,在天空中绽开了美丽的花朵……我们笑着,欢呼着……

  闹元宵在欢声笑语中渐渐结束了。

  此次闹元宵热闹非凡,明年我还要来大沟村,闹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