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作文900字(2)

时间:2021-08-31

元宵节的作文900字 篇4

  又到元宵夜,十里长街十里灯,对处飞红溅绿,流光溢彩。工在灯河里游弋,却无心观赏,只为尽快见到她一位卖灯女孩。

  去年元宵的晚上,我正忙着批阅学生的试卷。老伴拖我去看灯,说是放松放松。这几年是我半生里最艰难的岁月。由于连年任教毕业班,工作紧张,饮食起居没有规律,我落下了神经衰弱和消化不良的毛病。每当我对着镜子,看着自己形销骨立的样子,就会心灰意冷。

  我陪老伴在街上逛了一会儿,有点累,便登上双桥倚栏小憩。卖灯罗,卖灯一个卖灯女孩来到老伴跟前:大娘,买盏灯吧,自家做的,精工细作,价格公道。她指着灯架一一介绍,红梅报春、莲花仙子、百年好合、国色天香女孩所言不虚,地道的手工,件件玲珑剔透,巧夺天工。

  老伴看中了莲花仙子,忙问价钱。卖10块,图个吉利,您给8块吧。老伴招呼我给钱,我忙掏口袋,可翻遍了上上下下的口袋却是空空如也。我尴尬地说:姑娘,真不好意思,出来匆忙,没带钱。她莞尔一笑:没关系,这灯您先拿着,明年再给钱不!这咋行?我连连摇手,她却硬把挑灯的木棒塞到我手中。

  我被女孩的真情和豪爽打动,与她攀谈起来,她家在山东潍坊,今年18岁,艺专毕业找不到工作,携一手编扎技艺浪迹天涯说话间,桥下又有一群人上来了,她转身迎了上去。

  女孩踯躅桥头,左右顾盼,不断招徕买主。可惜看的多,买的少,她费了许多口舌才卖出一盏。看着眼前的情景,我不禁心酸起来。孩子呀,你那瘦削的双肩能找得起这绵长的日子吗?叔叔阿姨们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吧!老伴抹着眼泪:看人家孩子多不容易咱不能还是把灯,还给她吧。我走过去要把灯还给她。大伯,大娘喜欢,您就留下,这灯算我赊给您的。 赊?那成!我连忙拿出纸和笔写下自己的姓名和电话,她接了过去:明年元宵灯会见。那瘦削的身影慢慢地消失在桥下的灯河中......

  为了去年的约会,我带着那盏灯,也带着那份感动,伫立桥头,苦苦守候。然而,卖灯人走过一个又一个,而她恰似黄鹤一去不复返。

  我举起那盏灯,红荷怒放,芬芳四溢,花中仙子飘然欲飞。灯,犹存;人,何在?举目十里长街,灯火阑珊,尘烟茫茫,弱女孤身天涯路,凄风苦雨堪奈何?我步履沉重地走下桥去。

  突然,手机响了,原来是她!大伯,您好吗?我想此刻您一定还站在桥头,让您久等了,真对不起姑娘,你在哪儿呀我我刚到羊城,我向您和大娘拜晚年啦!那盏灯就算我送给你们的'纪念吧。也许您到现在还会厅怪,我怎么会把灯赊给一个素昧平生的人,告诉您,是校徽,是您胸前佩戴的那枚校徽给了我保证。

  听到这儿,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托起胸前的校徽,戴了30年了,从未感到如此沉甸甸的分量。我把灯贴在心口,这是比黄金都贵重的东西呀,够我深藏一辈子的!有它相伴,后半生里我不会孤独,不会彷徨,不会懈怠。我,无怨无悔。

元宵节的作文900字 篇5

  在我国古代,特别是宋代,元宵是一个大节,从庙堂朝廷到乡间里野,从皇亲国戚到黎民百姓,从文人士子到贩夫走卒,举国同庆,万民同乐,尽兴游冶,通宵达旦。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元宵》中说道,正月十五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但见一轮明月挂高空,万盏花灯照眼红;街上行人如潮涌,鱼灯队队赛游龙。在《青玉案·元夕》一词中,辛弃疾将元宵节灯彩的盛况描绘得如梦如幻: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仁宗天圣五年,蔡襄镇守福州。元宵节这天,为了凑场面、赶热闹,他下令民间每家点灯七盏。当地文人陈烈听说后非常气愤,特意制作了一盏丈余长的大灯,并在上面大笔写道: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无妙曲。蔡襄看了内心不免惭愧,立马取消了这一加重贫民负担的举措。蔡君谟为人正直、忠厚,罢灯事件符合他主政勤廉的操守,去世时,被追赠为礼部侍郎,谥号忠。

  蔡襄从善如流,慨然接受民间舆论监督的做法值得称道,但也有的官员并不这样看问题。宋郊与宋祁,是宋仁宗天圣二年的同科进士,世称“兄弟双状元”。宋郊因被仁宗赐名为庠,故以宋庠称之。宋庠任宰相时,宋祁为翰林学士。一年元宵夜,宋庠在书房读周易。听说宋祁在家举行夜宴,厅堂院落到处都装扮雕饰华丽的彩灯,怀抱歌伎,通宵醉饮。第二天,宋庠派人传话给宋祁,意思是说,你这样穷奢极欲,难道忘了某年元宵节在某州州学读书时吃咸菜饭的事了吗?宋祁笑对来人说,请你回去也告诉我那位宰相哥哥,知不知道那年元宵节在某州州学读书时吃咸菜饭团的到底是为什么?原来,这位以“红杏枝头春意闹”佳句而闻名词坛的“红杏尚书”,刻苦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日后的物质享受。

  宋祁是一个及时行乐的人,他在“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词句之后,紧接着道出的是“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如果说他在元宵夜恣意享乐还只是个人行为,那么隋炀帝杨广在元宵夜极尽铺张之能事,则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伟大,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大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大业六年正月,炀帝把各番国的首领邀集到洛阳,从十五日那天起,在端门街上安排了隆重的百戏演出,戏场周围五千步范围内,分布着操演丝竹的乐工一万八千余人,奏起乐来,声闻数十里。从黄昏到天明,灯火炫天耀地,持续闹腾了一个月才撤掉,耗资几万?白银。此后年年如此,不仅在文化活动上喜欢讲排场,摆威风,在国家建设的其它方面,也是急功近利,滥用民力,以致国力枯竭,在位不到十五年便将一个好端端的大隋王朝给葬送了。(来源:凤凰网)

元宵节的作文900字 篇6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今年我也不例外,中午吃了一餐香喷喷的牛排之后,晚上就到姑奶奶家吃了汤圆,有黑芝麻馅的、豆沙馅的、果仁馅的,令我眼花缭乱,我随便夹起了一个,一嚼,啊!满口的豆沙香飘了出来,发出迷人的香味,我情不自禁的夹起一个又一个,吃得我满嘴飘香。

  晚饭后,我们和姑奶奶一家一起去南湖广场看焰火,一路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很多人民公仆叔叔在维持秩序,公路上连汽车都没有,人们把公路当成了人行道,人群缓缓的流向南湖广场。当我们走近广场,哇!那里已经是人头攒动,看样子我们只能挤进去了。八点钟一到,开始放焰火了,一颗颗礼花腾空而起,在黑色的夜空中爆开,有的像有节奏飞舞的流星,有的如闪闪发光的金环,有的像绽放着菊花,有的还像满天的繁星……刹那间,又一声巨响,一个礼花在天空中爆开,发出耀眼的彩光,在场的人们随着礼花的绽放而轰动,夜空被装扮得五光十色、色彩斑斓,广场上沸腾了……

  今年的元宵节真的让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