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美术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术教学反思1

  人的思维活动不能凭空产生,适宜的环境,对思维活动的产生有着明显的刺激作用,美术教学中,创设情境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能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二年级美术教材——19课《过春节》是一节综合探索课,我以“过年了”为主题,进行情境创设。课前,我在教室中贴上对联、年画、窗花,黑板左右贴上对联,上方挂上挂签,中间倒着贴两个“福”字,正中间为课题——“过春节”。整个教室充满了喜庆的气息。

一、利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孩子们走进教室,都不约而同的发出一声惊叹:“真漂亮”。这样简单的布置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带着丰富的、激动的感情色彩感受节日喜庆的气氛。我及时引导:“过年了,你的心情怎么样?”“让我们互相拜年问候吧!”简单的谈话和活动,使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他们积极主动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大胆的参与教学活动,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了个性的形成。

二、利用情境,加深对美好生活的感受

  不同的地区过春节有不同的风俗。结合录像欣赏,充分利用教室布置,引导、感受北方过春节时的风俗习惯。色彩鲜艳、寓意丰富的年画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倒贴的“福”字寓意“福气、福运已到”;红色的对联、窗花、灯笼表示吉祥、富贵。使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生活的美好,激发表达自己美好祝愿的强烈愿望。

三、利用情境,激发表现欲望

  学生用自绘的年画,自制的灯笼、拉花等将教师布置的五彩缤纷。在他们自我赏析的同时,我播放了一段人们用不同形式欢庆春节的录像。孩子们置身这样的环境中,也不自觉的跟着节奏哼着、扭着。我及时的建议:同学们在音乐中拿起道具扭起来。孩子们兴奋极了,有的拿扇子、有的拿彩带,尽情的扭了起来,充分的感受过年的喜庆与热闹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实践活动的意识。

  完整的情境创设,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参与发现知识的主动学习的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美术教学反思2

  前几天在西校全体教师会议上,金老师把孩子对我们这一个月来的评价发给了我们。当看到孩子们最想跟我说的话时,心里的感受五味杂陈。久久不能平静。有的说:“峰哥我很喜欢你的课,支持你,你是最棒的!”有的说:“老师我很喜欢美术课,很有意思,但您的脾气能不能不那么暴躁。”有的说:“峰哥你的课很好,但是太严厉了。”看到这些我立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出了问题。

  俗语云:“严师出高徒。”孟子也主张教师要严,他说:“大匠诲人,必以规矩。”该方的就方,该圆的就圆。但如果缺了爱做为严格要求的润滑剂。那么严只会刺痛学生的自尊心,起不到好的效果。如果我是学生我肯定不会喜欢像一台教书机器的老师,反之我喜欢的是一个有血有肉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老师。学生犯了错误,教师给予批评是应该的,但教师的批评要有情有理,学生才易接受,“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任何教育离开了感情的润滑作用,只能是硬邦邦的说教。呆板、没有血肉的说教越多,引起的逆反心理就越重,教育效果也越差。

  记得在我上学那会儿,我们班有一个男同学,我们两个关系一直特别好,他性格比较倔强,人也比较内向。跟熟的人有说不完的话。但跟陌生人一般都一言不发。在我们高中时他各科的总分在班内的排名属于优秀生之列。但他很喜欢看课外书。因此他的学习成绩下降很快。老师多次批评他但都无济于事。最后把他爸爸叫到了学校对他一顿数落。当时他爸爸一气之下打了他一个耳光。顿时他发了疯似的对着老师吼了起来,我就是不学,你们把我打死算了。”后来他真的退学了。当时我特别为他不平。心里想如果将来我当了老师肯定不会这样对待学生的。谁知道阴差阳错我真的当了老师。但却把我当年默默在心里许下的诺言忘了。人就是这样,往往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想想如果因为我的严而葬送了一个学生的学业,那么我真的宁愿不当老师。因为这跟杀人没什么不同。

  当然我认为严格要求学生也是必要的。当学生犯了错误不批评、迁就、放任。也是一种毒害。三字经里也说过:教不严,师之惰。总之教师不仅仅要有必要的权威,更需要有崇高的师爱。有了师爱,严格的纪律就会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而不是一种强加的要求。

美术教学反思3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采取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互补的形式,即能让学生欣赏到优秀的作品又能直观地教导他们如何领会画的过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中蕴涵了情感目标、价值观。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同学们初步了解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画,而对花鸟画的学习延伸到了环保问题,教育学生要热爱自然,增强环保意识,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在教学目标上还并未真正地达到,比如:知识目标要求能整体把握画面的虚实关系,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在设计教案时认为是很容易就能达到的,但一节课下来,发现行动中并没有那么容易落实。在教案中设计了很多个重点,由于时间等多方面原因,一节课中能讲好一个重点是非常不错了。所以这方面在教案上还需改进。在课堂上如何加强学生的能力,加强师生的双边活动是我要改进的地方之一。

  就我这节课的效果来看,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是远远不足的,对学生的控制(小组讨论时,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练习画画,然后再听讲)不能做到收放自如。在学生们讨论前必须讲好要求要注意纪律,在练习时也要有要求(时间、任务)。示范画时由于先前要他们在看何种颜料,一时之间没有及时拉回来,所以当时示范比较乱,自己觉得讲解时也很吃力。在板书方面也要值得去改进的。最后在评价学生的练习时,做的非常生硬,不懂得要多方面的去评价。

  要记住一条:评价学生的作品要以鼓励为主,要多肯定学生亮点。这样才不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课堂我让学生自评时有一学生说自己画的麻雀的脚没有画好,当时我没有抓住他的优点:勇于发现自己的不足。没能及时表扬这位学生,错过了一个机会(课后听课老师指出的)。从这里更可以看出评价一个学生的画可一从各个方面去,只要你能想的到。

  经过这节的学习,我也学到了很多,更是注意了在新课改的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重要,但是在美术课堂中,还是不能忽视教师的演示作用,这样可以让学生很直观的了解绘画技巧和绘画方法,但是不能把学生教“死”了,没有创造性。应该是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的绘画技法后,鼓励学生大胆的创作,从中体会一下中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