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艺术-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作文(2)

时间:2021-08-31

身边的艺术-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作文4

  “艺术”这个词汇,似乎与我们互不相关。印象中感觉这只是属于那些大艺术家们的,是高雅者的职业或一种生活方式,跟普通的老百姓关系也不甚密切。

  但是,世界上并不是缺少艺术,而是缺少发现艺术的眼光。

  在我们身边,一些爱美的人,不管男女老幼,每次出门前,都会对着镜子打扮一下自己的发型,女的描眉涂唇,前后顾盼自己穿着的服饰是否合体时尚,颜色是否美观与搭配。不是有句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吗,这种随处可在的美就是我们身边的艺术。

  喜欢去西餐厅消费的人,一定会对某家西餐店中的装饰风格情有独钟,那些具有异国风调的艺雕、典雅优美的壁画和堂丽富皇的吊灯迷得人们陶醉其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现在去酒家饭店吃饭不太注重饭菜的口味价位,而更注重于进餐时的那种温馨舒畅的好心情。一种新颖独特的室内设计,一首轻快悠扬的曲子或一幅精美别致的图画,都会让你有淋漓畅快享受的感觉。此时的你不仅是吃客,而且还是一位艺术欣赏者。

  爱好时尚的女生,喜欢买一本精美装饰的笔记本,在上面写满自己的话语,倾诉自己的心情;在书包上独具匠心地挂上一两个可爱的卡通人物,使书包雅致美观不再单调;给自己的电脑穿上一身彩色的卡通电脑套,让房间增添了亮丽的暖色调,这就是身边所发现的艺术。

  谁说艺术就一定是歌唱家唱的歌曲,设计师设计的作品,画家描绘的图画。有一种艺术是专属于生活的,是普通人所创作的艺术,是从人们生活中挖掘提炼出的本质美和自然美。正是有这样无处不在的身边艺术,才会使得我们的生活缤纷多彩,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享受艺术的美。

身边的艺术-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作文5

  我随着队伍,慢慢地走去,队伍很长很长,看不见头,大家都心急如焚地等待着。

  今天,在河滨公园的露天广场上举办了一次音乐会,这消息一传出,所有人都热血沸腾。

  我们离售票处越来越近,心情越来越兴奋,身后的人都跃跃欲试,我们也快按待不住这种焦急的心情。我们还终于买到了票,一骨碌地冲进广场。

  广场的人真多,人山人海,有小孩,有老师,有大人,有婴儿。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位置,坐了下来,静静的等待演出的开始。

  一切,准备就绪。指挥官手中的棒子轻轻地垂了下去,乐团发出了一阵美妙的乐声,原来枯燥的,不安的人群一下子就静了下来,大家都静静的听着。

  舞台上的指挥官仿佛是整个乐团的中心,他拿着指挥棒,棒子忽然一上,音乐声就越高昂,忽然一下,音乐声就忽然降低。指挥官慢慢挥动着棒子,乐团们演奏着平静、舒适的乐曲,仿佛一个安静、和谐的村落,忽然,乐曲的声音无比悲哀,指挥官的棒子,快速的移动着,就仿佛倾诉,安详村庄的宁静在一天被打破,村民们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听众们,听着,一动不动仿佛他们的眼前也出现了这样的情景,这段曲子是这交响曲的灵魂所在,他打动了人们,打动了听众的心。

  最后一部分,主要曲大号演奏,指挥官的棒子越来越高,大号的声音越来越高亢,仿似一只英勇的队伍,在与那恶者做着斗争,解救水生火热的人民,正义的一方胜利了。乐团演奏完了,指挥官一声令下,台上的演奏着们边向听众深深地躬了一鞠,台下的观众哭红了眼,有的人大声地说着好感人,人们走了,但这次音乐会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永不磨没的印象。

  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处处有艺术,正因有了音乐、艺术,是他们装扮了这可爱、美丽的世界。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生活处处有音乐。

身边的艺术-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作文6

  清明节前夕,学校组织我们到附近的一个革命烈士纪念碑去祭扫烈士。排好队,唱着歌,我们经过近一个小时步行终于来到了纪念碑前。远远看去,纪念碑高大、宏伟。可走近细看,只能看见“麻城市三河口镇九歇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这一行鲜红的大字,碑文简单明了,只说明了这儿躺着一百多名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一百多名红军战士,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更无法考证他们的名字。天哪,一百多名无名英雄!后人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我们敬献了花圈,恭敬地鞠躬、敬礼,并在纪念碑下纷纷宣誓……

  回来后,老师又让我们读了《复兴中华从我做起》,一个个鲜活的革命前辈和当代一个个先进、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让我们激动、自豪,兴奋不已。是啊,前辈们能在艰苦、平凡的岗位上作出那么突出的成绩,为国争光,作为当代小学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记得有位前辈说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说的就是要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因此,我认为,作为小学生:首先当然是要学好文化科学知识,增长本领,为将来积蓄力量。其次,从身边的小事儿做起,为复兴中华做点事儿。做什么呢?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最后确定:洁净校园,为地球减负!说干就干,我们发动全校师生,对校园内外两百米范围内,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卫生大扫除,尤其是要清理干净白色垃圾。整整一天,我们把校园外差不多十几年都没有清理的白色垃圾,都捡到垃圾池里,车子拉了几趟,全都送到村里的垃圾回收站进行了分类处理。看到整洁的校园,我们都开心地笑了。老师还号召大家,从今天起,绝不随手丢弃垃圾,尤其是白色垃圾,更要处理好。

  通过这两次活动,我们明白了,复兴中华,不是口号,更不是我们做不了的大事,而是我们身边的小事,小小事儿。只要有心,复兴中华的大事,你天天可以做!

身边的艺术-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作文7

  今天,我们班开展了身边的艺术分享会,我介绍的是我们家的一件木刻工艺品——悲伤的狮子。

  这件工艺饰品是从瑞士卢塞恩的一个礼品店买回来的,它的原物很大,座落在一个湖的上方的一块石头上,是一个石雕,它雕得栩栩如生:前脚上有明显的肌肉,显得十分强壮,仿佛随时都会一跃而起,再现它往日威武的风采;面部表情活灵活现,那耷拉的毛、那悲伤的眼神、那紧皱的眉头,仿佛在说:“和平啊,你在哪儿啊?!”也让人感到它随时都有可能从噩梦中奋起,再将战争了结;它的背上插了一个长矛,矛头已经深深地扎进了它的身体中,只剩下矛尾还露在外面;它的尾巴,绕到了“石床”的边缘,在字母“LUZERN”的上方;靠近它头部的地方,有着一个圆盾,中间是瑞士的标志,边上有着一个长矛;在它的利爪下还有一个坚盾,在坚盾之下,有着一把利斧。看过去仿佛这些都是实物。

  这件精致的木刻背后,还是有一个故事的:

  在1792年的时候,瑞士还并不是像现在这样是一个美丽的景点,而是烽火连绵。因为瑞士的男子经常去做雇佣兵。有一次,为了保护路易十六和他的家族,786个长官和士兵尽忠职守,最后全体阵亡。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些勇士,也象征着希望和平,建立了这座雕像。

  马克.吐温曾说过:“这是世界上最悲伤、最感人的石雕”。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并且它如此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任何人都能看出它是最悲伤、最感人的石雕。

  指导老师点评:小作者从工艺品的外形和故事两方面来介绍,思路清晰,外形介绍很有顺序,还有小作者的联想和想象,使画面内容更丰富。故事的叙述使工艺品显得更有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