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2)

时间:2021-08-31

  ⑥磊子有些恨父亲。如果他不把家里的钱拿去帮助他那些贫困学生,他们的日子也不会这么清苦,母亲也不会年纪轻轻就落下腰疾。帮助人也行,得让自己的生活不过得那么寒酸吧,而父亲竟是那么“贪婪”,帮助的学生不是一个两个,而是许多个。他说那些孩子的眼神那么清亮,却看不出希望的光,这多么让人心疼。于是,他就吝啬地对待家人,让别人家的孩子欢笑。

  ⑦母亲轻轻地咳了一声。磊子赶紧伸手擦掉泪,对母亲说:“妈,您感觉怎样?舒服些了吗?”

  ⑧“磊子,不怪你爸,是我让你爸把你给我凑的手术费……给那个女学生的。”“妈,可您……”磊子的眼泪又下来了。

  ⑨“磊子,我问过医生了,医生说我这个病即使做了手术,短期内复发的可能性还是是很大。既然这样,何必浪费钱呢。虽说手术后也许能多活几天,但终日躺在病床上,也不见得是福气。那个女孩还那么小,关键是她做了手术后就能好起来,然后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过一生,你想想,钱花在她身上是不是更有意义?”磊子没再说什么,只是握着母亲的手痛哭流涕。

  ⑩一个月后,母亲在父亲的怀里离开了人世,含着笑。

  办完母亲葬礼的第二天,父亲和磊子就起程了。在路上,父亲第一次对磊子讲起了他的外婆。外婆是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地震过去后,在陌生人的捐助下重建家园,外婆卖起了冰根儿。后来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外婆依然卖着冰根儿。一年365天,除了正月初一歇一天,正月初二就开始营业,不管雨雪天,也不管有没有顾客,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外婆把所有卖冰根的钱,全捐给了红十字会,以及遭遇了天灾人祸的陌生人。外婆去世的时候磊子还没出生,有关外婆的事儿他知之甚少。

  “你妈受你外婆影响,想把公益一直做下去。做一个像母亲一样的人,是你妈缅怀你外婆的最好方式。”听了父亲的话,磊子猛然发觉,这些年,自己一直在错怪父亲。

  他们一路辗转,两天后到了那个大山深处的隐蔽的小村庄。磊子和父亲把带来的新衣服和文具放好,让需要的孩子排队领取。这些衣服和文具是按照母亲的遗嘱购买的,用了家里的所有余钱。

  磊子望着孩子们那一双双眼睛里透出的明澈的光,心里忽然铺满了澄净的阳光,暖暖的。他把衣服和文具送到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中,忽然明白了母亲的快乐。

  1.请以“母亲”的口吻,结合她的个人经历,在横线上填上相关情节,解开磊子对父亲的误解。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你爸之后,随着你爸当搬运工,后来,你爸做了小学老师,我还在码头搬运货物,那时候我俩挣钱很不容易,攒下的钱都拿去帮助学生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在,我的病也治不好了,不如把钱捐给那个女学生,其实,做公益是我缅怀你外婆的最好方法。你爸这辈子都惯着我这么做,真正受委屈的是你爸。

  2.文中有多处插叙,以第?段为例简要分析其作用。

  3.本文父亲形象突出,如“父亲又看一眼病床上的老伴,眼神里充满了深深的歉意”,请分析加点词语对塑造父亲形象的作用。

  4.故事在倒数第二段就结束了,最后一段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三)【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①,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节选自郑燮《游江》)

  [注]①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阙:略无阙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B.或:或王命急宣;或异二者之为

  C.谷:空谷传响;行深山巨谷中

  D.素:则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甲】文段描写了三峡四季的水,请简要概括各个季节的水所展现的不同的美。

  4.山光水色,寄情寓理。【甲】【乙】两文段借山水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联系文段谈谈。六、文言文阅读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七、诗歌鉴赏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盛开在心灵上的花朵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天,松籽儿问草籽儿:“咱们是粒好种子吗?”草籽儿回答说:“是。”松籽儿又说:“那咱就长出一棵苗出来,钻到石头外面去。只要努力了,不成功也不后悔。”草籽儿照松籽儿的话去做了,可长到半截怎么也见不到阳光,它泄气了。而松籽儿拼命钻到了石头外面,见到了阳光,得到了雨露,生长得异常舒心。此时,它回头一看,不见草籽儿的踪影,它呼喊草籽儿,并告诉草籽儿:“只要心不死,准能冲破黑暗。再努力一把,我接应你。”于是,草籽儿鼓起勇气,努力向上生长,最终看到了面前耀眼的亮光。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河南省许昌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相关文章:

1.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2018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3.宁夏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4.广西桂平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5.湖南省张家界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6.毕业暨升学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7.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8.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