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议论文1500字(2)

时间:2021-08-31

  所以,当我们看到别人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尽可能的给别人让座,虽然这不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但是这点小事能够反映我们每个人的道德行为,不要动不动就拿“道德绑架”回击他人,你这样做不也缺失了道德吗?自公交车上让座,这本来就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小事,为什么在我们中国总会因为让座引发一系列矛盾呢?这就需要我们看看自身的问题,不要走向道德沦丧的地步。

  不仅仅是青年人拒绝给老人让座,往往连已步入中年的公交司机也拒载老年人,上次我去搭公交车, 因为是高峰期,人比较多,挤满了车厢,我就站在了司机的旁边。当他在一个站口停了一会儿时,就开始拼命向前加速。可是,明明从后视镜中看到了步履蹒跚的老年人,司机却没有任何要减速的想法,更不可能会停车。我看着他看了后视镜一小会儿,然后狠心踩下油门不管不顾,任他们奔跑。

  那他们有没有想过等他们自己老了,该怎么办呢?他不等一会儿,等到他自己老了的时候,走不动的时候也会没有人帮他的。

  都说“让”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奢侈品。如果没有“让”,这个社会就会支离破碎,难得建立起的和谐社会也会随之瓦解。

  今天早上我跟妈妈一起去超市买菜。在称菜的时候,因为有很多人,所以需要排队。可是我排了好久,终于快要轮到我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老奶奶,直接把菜放到了称上,强行要求插在我的面前。我内心有一点不爽,心里嘀咕着:凭什么她就可以插队,我也排了这么久了,不知道先来后到吗?不知道排队是基本的礼貌吗?虽然她是一个老人,但也不能这样。尽管内心这样想,可我还是让了她一下。后来,称重量的阿姨让她去排队。

  从超市人们因为插队,而起的争执,到一场双方都不退让,而造成的治安问题。这无一不在警示我们“让”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人都应具备的点睛之笔,在恰当的时机和恰当的位置点上一笔,笔墨和还未韵染开的颜色混合在一起,生成一幅和谐动人的画卷。  “让”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往往是一个人内心世界与道德素养的体现。甚至可以说“让”是一个人在成长中应当负起的对自己、对他人、对这个社会的责任。人人都应怀着对世界上所有事物的爱与让,世界以痛吻我,我要用“让”报之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