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垒球教学计策试议论文

时间:2021-08-31

  1基于双因素理论的成就激励艺术

  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的,“个人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满意和感到不满意的条件是不同的,前者叫作激励因素,主要是与工作或学习的内容本身联系在一起的,包括成就、责任以及个人成长等;而后者叫作保健因素,主要包括环境、条件、政策与待遇等”。激励效果要发生作用就必须有保健因素作为基础,真正其激励效果的是高层次的激励因素。激励因素在双因素理论里面占有很大的比重。那么在学习垒球的技术过程中,每个学生在垒球动作学习过程中都力求获得成功、避免失败,希望自己尽量完美的完成动作,并且能够受到教师及同学的赞扬,垒球教学的成就激励模式就是充分运用这些因素进行垒球教学。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化根据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解释,一是认识内驱力,在学习过程中这种内驱力多是对某些动作或者项目产生了兴趣,真正的去喜欢这个垒球项目,因而能很快地掌握,所以这种自我的认识内驱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二是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只有不断的提高垒球的技术动作,这样动作好了,技术提高了,也会得到大家的认可,所以在班里也能赢得地位。三是附属内驱力,认为把动作学好变可以得到老师的赏识。激励艺术运用的好,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课堂气氛也是非常活跃和主动的,上课过程中的也是乐于积极表现的,也能反馈给教师强有力的信心,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运用成就激励艺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第一,提供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就的机会,无论是成绩较好的学生还是成绩略差的学生。使每个类型的学生都可以尝到实现成功时的喜悦,实现个体的自我满足。第二,成就激励艺术应该讲究公平原则。教师在评价和对待学生时应一视同仁、公平合理、奖罚分明。教师对于每个同学都应该是非常公平和公正的。第三,正确恰当的使用荣誉激励,倡导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以及进取心,这也是我们体育课程的目标,从而使学生不断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