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师范美术教学刍议论文

时间:2021-08-31

  摘要:幼儿教育的美术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更加清楚地认识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并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幼儿的想象力。由此可见,美术教学对于幼儿教学的重要性。目前,幼儿师范美术教学还存在着教学观念落后以及课程内容单一等问题。教学思维方式需要创新和改革。文章主要介绍了幼师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思维下幼师美术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创新思维;幼儿师范;美术教学

  幼儿师范院校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并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幼儿综合素质,而这也是幼儿教育开展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见,在幼儿教育中开展美术教学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现行的美术教学模式也是急需改革,首先就得明确幼儿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然后就是应该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并且还应该在实际的美术教学的课堂中引入更多的元素以及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此来有效丰富课堂内容,提高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幼儿美术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一些幼儿师范院校对艺术类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准确,仅仅重视学生艺术水平方面的追求。但是,在幼儿教育中开展艺术教学并不是培养出专业的艺术人才,而是为了促进幼儿的更好发展。在实际的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个幼儿教师身兼多职,不仅仅需要教授专业的课程,同时还会担任儿童美术、音乐以及各种简单的艺术课程,而这对幼儿教师的艺术造诣的要求并不是特别的高。如果在幼儿教育中过分重视提升学生的艺术水平,那不仅会浪费学生的时间精力,并且还难以实现幼儿教育的教学目的,同时这使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方面也没能锻炼到。(二)单一的教学方法。当前的幼儿师范院校美术教学主要采用的就是课堂教学的模式,通过教师对一些美术绘画知识的讲解,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临摹或者是在图纸上进行绘画等等。这种教学的方法十分枯燥乏味,课堂气氛也是不够活跃,从长远来看,会导致学生对美术课程失去兴趣。同时,学生与自然的接触较少,没能对真实的场景以及真实的事物进行描述,这样严重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1]。并且长此以往,也会让学生觉得绘画内容太单调,进而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以及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三)教材不丰富。在幼儿师范院校的美术教学中,很多教师不知道如何介绍各种教材,并且对于学校中的多媒体设备等也是没能将其合理应用起来,教学道具也是很久都不进行更新。进而很难满足学生学习发展的实际需求,这样不仅不能激发起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并且也很难提升学生的美术艺术水平,严重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四)学时比较少,缺少实践活动。当前幼儿教育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各方面都没能给予美术课程充足的重视,没有意识到美术课程的重要性。在课程安排的时候,也是偏重于语文、数学等一些文化课程,而美术课程一般都是一星期1-2节,这也使得教师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学生很容易就忘记了,并且在实际的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师讲课的重点也是在美术知识点上面,而绘画实践则是非常的少[2]。(五)教学能力不足。幼儿师范院校艺术课程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提升学生艺术水平,同时还应该使得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3]。很多教师的艺术造诣都是很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懂得表达,不知道怎样将自己掌握的知识教给学生,同时应该以儿童绘画中的“喜欢不喜欢”“漂不漂亮”为评价标准,要考虑到儿童想象力以及严肃性等各个方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