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节俭议论文三篇(2)

时间:2021-08-31

  勤劳节俭议论文二: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可今天我看到一则新闻报道,让我十分生气。新闻报道上写的是:老周夫妇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家中,他们含辛茹苦,没日没夜的干活,可好不容易挣的工资却被儿子拿去开了个生日派对,在一夜之间化为了乌有。

  读了这则新闻后,我觉得我们小孩儿根本不知道父母挣钱的辛苦,父母没日没夜的干活,就是为了让孩子能上学,有出息,可有的孩子不是去吃肯德基,就是去豪华酒店,把父母的血汗钱浪费在那里。胡主席制定的八荣八耻最后一条就是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许多贫困山区的儿童都上不了学,有的甚至吃了上顿没下顿,可在城市里,许多儿童竟然威胁自己并不富有的爸爸给自己买玩具、电脑如果不买就哭就闹,甚至离家出走,只有父母答应他们提出的要求,他们才十分高兴。

  今天,我又看到了另一则新闻,讲的是有一群背山人,每天都要背一百多斤的石子、沙土和水泥上山。每天至少要背10个小时,大约要上七万二千多个台阶,七万二千多个台阶,这是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呀。我们一般上山玩耍,走几百个台阶就已是气喘嘘嘘,七万二千多个台阶岂不是要累死,并且其中有好几位妇女,还有位18岁的孩子和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老人被压得腿都打哆嗦,手里还拿着一根拐杖撑着。这些背山人虽然辛苦,可他们拿到钱时很快乐,因为那些钱是他们辛勤劳动得来的。自己挣的一毛,永远比要来、讨来甚至威胁来的一百元珍贵得多。

  同学们,我们要靠自己的双手,来铺上自己以后的道路。

  勤劳节俭议论文三:

  节俭是一种社会责任,是一种个人涵养,是一种文明的传承、美德的延续,是亘古不变的永恒时尚。因为富足,我们有权享受生活,但我们无权废弃和浪费有价值的物质、资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否则,是一种罪过。能变废为宝、节支创收、挖潜资源是智者所为;铺张浪费、挥金如土、今朝有酒今朝醉乃愚人之举。

  节俭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是一种可观而必要的储蓄。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在我们国家,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分钱,全国13亿人就能节约1300万,一年就能节约大约50亿;每人每天节省一粒米,全国一天大约能节省32。5吨粮食,如果每人每天吃大米400克,这些节省的大米可供一个人吃81250天,可吃222年;如果每人节约一度电,就可以节约5亿多元人民币;每人节约一滴水,13亿人就可节约126吨。我们不仅是一个大国,有这样一组数据足以表明我们还是一个穷国:我们有着3000多万失学儿童,2600多万绝对贫困人口,1100多万低保对象和上亿流动民工,尽管我国大部分人算得上丰衣足食,但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去浪费点点滴滴,因为还有很多人需要救助。

  其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对我们来说只是举手之劳,我们何不让此举成为一种习惯利己利人呢!事情看起来虽小,却体现着一份挚诚的责任心和令人尊崇的内在品格。我国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每件事都浪费一点儿,长期如此,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人口多底子薄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因此我们办一切事情都必须节俭当头。

  国以俭得之,以奢失之,节俭对于国家大有利弊,与个人得失也休戚相关。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诸葛孔明以俭养德传为佳话;清代徐荣说:街头庙脚褴褛身,半是当年奢靡人。节俭使人安乐幸福,奢侈使人没有退路。贫穷需要节俭,富裕不忘节俭,当用则万金不惜,不当用则一文不费。才是适宜消费之道。节俭是兴家立业之本,不仅有其经济意义,更有其道德意义。

上一篇:谈节俭议论文 下一篇:匆匆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