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信息采集与传输浅议论文(2)

时间:2021-08-31

3当前水资源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云南是中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全省82.5%水能资源蕴藏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大水系,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雨季(5月至10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85%,干季(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量的15%,加之全省94%的国土面积为山区和高原,全省国土面积39万平方公里,由于横断山脉深度切割,高差悬殊,地形地貌复杂,“人在高处住,水在低处流”,水资源总量丰沛但开发利用的难度大、成本高、边际效益低。主要江河湖库建设有基本水文站156个,基本降水观测站872个,基本泥沙站60个,基本蒸发观测站120个,水质监测站点1061个,水环境监测中心15个,各级报汛报旱站2891个,固定墒情监测站53个。收集云南江河湖泊水文资料、数据。

  3.1监测站点分布不均匀

  水文、雨量站点主要集中于人口密集区域,高海拔和山区布点较少。站点分布极不均匀,造成水资源信息收集的局限性,不能代表整个流域。呈现出雨量站随高程的分布不协调的现象,甚至出现“盲区”。雨量站是收集雨量信息的重要水文站,也是制定雨水资源规划管理方案的主要依据。

  3.2管理手段落后

  在我省当前的水资源管理中,缺乏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监督机制。数据的采集、传输、接收虽部分实现自动化。但只是停留在数据的收集。数据的存档、整理等工作没有实现信息化与自动化。没有建立后续相关的开发利用系统和数据库。

  3.3信息化程度低

  由于信息采集的站点较少,并且缺乏现代化的专业设备。信息数据采集的过程中,设备的不完善和外部因素干扰,仍然有缺报漏报现象,不仅造成了信息采集工作的不全面,数据的准确性也不能得到提高,满足不了现代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