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思维拓展教案

时间:2021-08-31

  【专题名称】

  思维拓展

【专题解读】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更加关注作文立意的新颖性和富有启发性,论证的层次感、立体感;然而我们的作文写作现状往往是文思枯竭,从而逻辑紊乱,层次单一。为改善这一现状,为“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写作困境引来思维的活水,尝试着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进行思维拓展训练,自然可以使作文观点深刻,层次清晰。

【欣赏文段】

忘记是第一簇雏菊

  ①心理学家说,一个人摆脱一段感情重创,需要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这个理论在朋友A身上没有得到验证,她在3年前结束了一段感情,至今仍然沉浸在那段情事之中。她开了一个博客,每天上去抒发她的怀念、展示她的怨恨、宣布她的诅咒,出现在她生活里的新人一律不被她接受,因为她们总会在于旧人的对照中败下阵来。

  ②朋友B则沉浸在往日的荣光之中不能自拔,他在20世纪90年代初南下海南,见识过财富,却与财富擦肩而过。在南方的经济低潮中,他回到了家乡,从此成为一个格格不入的局外人。他新加盟的公司,大到产品定位、运营方式,小到表格制作、待客咖啡的品牌,全都入不得他的法眼;朋友聚会畅谈理财,他也会抛出“没有一亿你还想炒股”这样的句子,让所有人面面相觑。

  ③朋友C咋走不出她旧日美貌所造成的怪圈。20年前,她确是一等一的大美女,但20年后,她仍然不能接受时间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外出旅游,她从来都拒绝与人合影,有人为她拍到了一张照片,她勃然大怒----美貌消逝之后,她拒绝影像为她留下消逝的证据,宁可当自己此后的生命不存在。

  ④他们全都不肯忘记,就像侯孝贤电影《童年往事》里的父亲,带着一家老小,从广东去了台湾。他总以为那只是暂时偏安,总想着能回家去,所以从不置办价格略贵的木制家具,只买藤制的家具,只为离开时可以毫不惋惜的丢弃,直到他去世,他也没能丢掉那些家具;就像谢晋电影《最后的贵族》里的李彤,她的美丽和身世,是她无论如何也放不下的行李,也让她始终不肯“正正经经去嫁一个人”,直到最后自沉到水里。那些不能缓释的记忆,耿耿于怀的过去,一点好处也没带给她。

  ⑤人生却需要不断忘记----这急弦繁管的大时代里,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一切恒定不变。朋友曾给我看过他在中俄边境上拍摄的若干小镇,这些小镇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们是由俄国“十月革命”后流落到中国的俄国贵族建立的,虽然不知道能在那里住多久,但那些人还是认真的建了房屋、教堂,认真地生活下去。我想,对那些想要开始新生活的人来说,建造房屋并不是最难的,难在忘记过去。忘记当年农庄里的奢侈生活,忘记舞会上的音乐和塔夫绸宁乡一中:喻敏良的沙沙作响,忘记俊美的军官前来邀舞,能忘多快就忘多快,偶然提起,也是当做讲给儿孙的炉边故事。在往日的一切都已遭毁灭的情况下,忘记,是废墟里最先探头的那簇雏菊,是最好的工程师。

  ⑥时光不能倒退,往日荣华不可能重来,塔夫绸的裙子不可能像画面倒放,再次穿到被冰冷的洗碗水弄脏了双手的主人公身上。在什么都不能逆转的情况下,忘记可能是一剂良药。尽管,在记忆的机制里,记忆是主动的,遗忘是被动的,“人能够主动选择记住某件事情,而不能选择去忘记某件事情”,但我们必须用不断的练习,促成这种忘记,至少也得使得那些横亘在心上的记忆慢慢变淡减弱。

  ⑦唯有忘记,才能承认情已逝、美貌不再,才能建起石头的房子,置办木头的家具,嫁人、生娃,铁了心在新生活里生根,余下的时光,才不至被浪掷。

  师生共同完成以下过程:

  1.概括每段内容;

  2.找出中心论点,明确文章论证方法,画出以下图示;

  ①感情

  (虚)②荣光

  (一)(反)不能忘记③美貌

  (实)④家具

  ⑥⑦唯有忘记(虚)美丽身世

  (二)(正)能忘记⑤奢华生活

  3.找出以上思路背后的思维拓展顺序。

  ①②③④⑤到⑥⑦是原因到结果的思维转换,因为有前面正反现象对比,所以有“唯有忘记”这一结论;①②③④到⑤是由反及正的思维转换也是由中及外的思维转换,前面是不能忘记的结果,后面是能忘记的结果,前面的事例选自国内,后面的例子选自国外;①②③到④是由实而虚的思维转换,由现实向电影的转换,而④段内又形成了由实而虚的转换,即由家具之实(当然其实质是对故乡的无法割舍,所以也可看成虚)转换到美丽、身世之虚。有了这样的思维转换,思路自然得到拓展,文章观点深刻,层次清晰。所以我们应学会在思维转换过程中拓展思维。

【方法归纳】

  思维拓展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我们应掌握一些基本的思维顺序。

  常用的思维顺序:

(一)由此及彼:

  时间、空间;物质、精神;横向、纵向;点、面;主体、客体;正、反(失败、成功,悲伤、高兴,得、失);中、外;过去、现在、将来;自然物、个人、集体、国家;文学、音乐、美术

(二)由表及里:

  实、虚;外、内;现象、本质;表象、原因;形式、内容;现象、危害、根源、本质、方法

【试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很有名气的老教授,一天在给学生上课时拿出一只十分精美的茶杯。当学生们正在赞美这只杯子的独特造型时,教授故意装出失手的样子,杯子掉在地上成了碎片。这时学生中不断发出了惋惜之声,教授指着杯子的碎片说:“你们一定对这只杯子感到惋惜,可是惋惜也无法使杯子再恢复原型,今后在你们生活中如果发生了无可挽回的'事情,请记住这只破碎的杯子。”这是一堂很成功的教育课,学生们通过破碎的杯子,懂得了:人在无法改变失败和不幸的厄运时,要学会接受它,适应它,忘记它。请以“学会忘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练习要求:请同学们进行构思,写出中心论点及分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