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的议论文

时间:2021-08-31

  【篇一:低头创造精彩】

  我一直相信,有的时候,低头也能创造无数的精彩。

  生命像一棵种在地上的稻子,刚刚被种下去的时候,它们都挺直腰身向上生长,高昂的头颅是生命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可是,等到了成熟的时候,那些饱满的稻穗就开始弯下了腰身,而那些秕稻还仍然高傲地扬起头颅,让人一眼就看出那是一株空虚的稻子。低头的稻子才是最精彩的。又好比弹簧,我要费好大的力气将它按下去,此时弹簧也低下头来,它不叫喊也不放弃。当它抬起头的时候猛地伸长并发出“嘣”的一声,仿佛完成了小小的目标。但这一下子的力也使我震惊,低下头来会创造如此的精彩。就如一个皮球,人其实就是一个皮球,活的是一口气。充气就是自信,而放气就是泄气。但是,如果一个皮球一味地充气,必然会爆掉的,这也就像一个人如果只是一味地自傲,不懂得谦逊即低头,那么这个人一定会失败的。

  就如春秋末年的越王勾践,他被吴王俘虏去做一些低贱的苦活,给吴王做马夫,此时,勾践低下了头,似乎忘记了自己原来的地位。整整三年,勾践尝尽了苦头,但因为低头,他在卧薪尝胆中积蓄了力量。几年后,越国逐渐强大,最终一举将吴国灭掉,吴王被逼自杀。勾践最终成为春秋最后一个称霸的诸侯。低下头,看一看自己是什么,为一切而准备,准备抬起头的时候超越自己和其他人。还有刘邦,在鸿门宴上面对实力优于自己、傲慢不可一世的项羽,刘邦采取了低头的姿态,谦卑地敬奉着项羽,最终让项羽打消了除掉刘邦的想法,为最后取得胜利赢得了时机。有时候,低头是为了最终的抬头。

  世界上许多奇迹是由那些不被人注意的人创造的,就是因为这些人总是在低头中积蓄自己的力量。所谓的一鸣惊人,不过是因为惊人之前的长期低头沉默而已。低头看脚下,你的脚步更扎实;低头去思考,你的心中更有智慧。一定要记住:没有一个人是可以轻而易举地成功的,所谓的坚持和与人竞争,必须以低头为前提,所谓的自信也是建立在低头的基础上的。

  朋友,从现在开始,做一个会低头的人吧。低头储蓄力量,才可以创造未来的精彩!

【篇二:低头是一种境界】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福林克兰,年轻时候曾经去拜访一位前辈。年少气盛的他,挺胸昂首迈着大步,进门就撞在门柱上,迎接他的前辈见这情形,笑了笑说:“很疼吗?”可这将是你今天来访的最大收获。一个人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也许,在生活中许多人认为低头时一种不自信的,承认自己低人一等的行为。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低头做事做人,即使他们会经常碰壁但是他们还是挺胸昂首迈着大步地生活。他们不愿意接受这种态度,他们习惯了“抬头,不愿意低头。”即使这样会使他们的生活会多一些不如意,多一些麻烦,但他们却在所不惜地一如前往。

  有人问过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了,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回答说:“三尺。”那人便疑惑不解的说:“人一般都有五尺,你说这天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人不是要戳破苍穷了吗?”苏格拉底笑着说:“所以人要立于天地之间那么就必须学会低头。”大市们所提到的:“学会低头。”其实是告诫我们——无论你的能力有多强,你的资历有多高。你都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在这个大家庭里有着太多比你厉害的人,要记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把自己看轻些,把别人看重点,这样你会发现这样的生活会给你带来很多精彩。

  同时你会发现,一般的成功人士或者是很有修养的人,他们无一不是不懂得低头的人。我们经常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人生目标,希望自己也能拥有他们的成就,我想拥有这一切的前提不只是努力而已,还有记得低头做事做人吧!

【篇三:该低头时就低头作文

  一只蝴蝶从敞开的窗户飞进来,在房间内一圈一圈地飞舞,有些惊慌失措,显然,它迷路了。左突右闪好几次都没有飞出房子。

  这只蝴蝶之所以无法从原路飞出去,是因为它总是在房间顶部的空间寻找出路,总不肯往低处飞——那低一点的位置就有敞开的窗户。甚至有好几次,他都飞到高于窗户至多两三寸的位置。可就是不肯再飞低点!最终,这只蝴蝶耗尽了力气,奄奄一息的落在桌子上,就象一片毫无生气的叶子。

  再说这个“不食嗟来之食”。齐国闹饥荒,别人好心好意让你吃东西,不过就是态度不好。但你也不能仅凭这一点而不肯低头接受,最终饿死。这有什么好,对你有什么利益?一个人生命是最终要的,没有了生命就什么都没有了。恰恰在这时,低下头可以保全自己的生命,也没有损失多少东西,而挺胸抬头则会失去一切,包括生命。

  韩信,古代时一位风云人物,智勇双全,更熟读兵书,乃刘邦帐下不可多得的一位帅才。曾过胯下之辱,但他后来得到刘邦赏识,一雪前耻。正是因为他低头受胯下之辱,才有机会活下来,最后报仇雪恨。

  越王勾践,也曾被吴王夫差侮辱,可他低下头,默默忍受,终于逃回国了。之后每天卧薪尝胆,最后报仇了。有句话说的好: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若是没有他的低头忍受,他能报仇吗?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的撞在门框上,疼的他一边不住的用手揉搓,一边看者比他矮去一大截的门。出来迎接的前辈见他这副样子,笑道;“很疼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想安然无恙的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要教给你的事!”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所得到的教训看成是一生最大的收获,并把它们列为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一。富兰克林从这一准则中受益终生。后来,他功勋卓越,成为一代伟人。

  做人不可无骨气,但做事不可能总是昂着高贵的头,该低头时就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