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适应生活》议论文5篇(2)

时间:2021-08-31

  1.多提问、多思考、多总结

  “小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眼看、手写、记忆。而到了初中,则要求学生对知识充分理解,并学会用思维去分析这些知识点。”金水区一所中学初一年级班主任张老师说,“进入初中以后,学生要学的内容由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做出相应调整。”

  据了解,由于小学本身知识量少且时间充裕,所以小学老师的教学进度较慢,讲解也更详细具体,往往让学生用较多的时间对新知识进行探究,用多种方式尝试解决。“小学课堂上,往往热热闹闹,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比较少,而初中课堂教学则相对安静,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增多。”张老师说,“初中课堂还要求学生要有一边听讲、一边看书、一边思考的本领,调动多种感官,听课难度自然增加不少。同时,初中科目增多,每个老师的讲课时间都是规定好的,老师必然要改变授课方式。因此,建议家长从现在开始就培养孩子多提问、多思考、多总结的学习习惯。”

  2.学会预习,提高主动性

  初中老师有时会听到家长抱怨:“我的小孩到初中怎么变得不爱学习了?”对此,教育专家分析,初一学生出现学习兴趣的降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小学内容简单、有趣,比较容易有成就感,所以兴趣较浓、积极性高。而中学科目繁多,知识技能较强,获得成就感也较小学要难很多,同时,初中老师的关注也没有小学老师及时,学生的受挫感、无助感、无趣感一旦产生,学习积极性必然下降。

  “小学阶段的学习主要依赖老师的安排,学生只要完成写字、造句、背课文这些老师下达的简单‘学习指令’就行。但初中则要求学生自觉主动并且有计划地学习。”多年从事小学升初中衔接教学的张老师说,“一般的学生只是单纯完成学校和老师交给的作业就觉得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优秀的学生基本上都有预习课本的学习习惯。”她进一步介绍,每一个学科都有不同的预习要求,与小学有较大不同。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能使课堂效率事半功倍。从小学升入初中,要求学生的学习态度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