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议论文:书法还有未来吗(3)

时间:2021-08-31

03 多媒体艺术时代,书法如何延续艺术气格?

  多媒体艺术来势汹汹,亦同时催生了“多媒体书法”这一崭新名词。电子工具取代传统纸笔,把字体设计变成一项颇为格式化、标准化的工作,是否还能绘出古代书法的气韵和精道?

  “多媒体书法”一词可衍生出多种艺术流派及形式,统纳在这一名词之下的,既有众所周知的“艺术字设计”、“数码书法”、“签名设计”等等,还有形式更新的“音乐流派书法”、“戏剧流派书法”等等,书法由一项静态的艺术,逐渐演变为酷似舞台艺术般“跳跃”的状态,或者被高科技(FLA SH、PS等)拆分成各种“动态”的字体和笔画,将设计感和立体感推向了极致。

  但这终究不是“书法”。《中国画家》杂志社常务副社长、资深艺术品评估人江福全就十分抵触“多媒体书法”的提法:“多媒体用‘电子画笔’对书法字体进行临摹或再创造,却已经脱离了书法的本源,所谓‘多媒体书法’只能说是一项与书法相似的新兴艺术,脱离了宣纸和毛笔,就很难称之为‘书法’了。”他坦承,多媒体与书法的结合,对书法的推广有益,有利于实现书法的国际性和世界性,但很难成为未来书法的主流。

  “早些时候还流行过所谓的‘现代书风’,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就已经有艺术家开始尝试对‘书法’进行‘变形改造’,以推动书法的演变过程。”但在江福全看来,这些尝试都还处于比较生硬和皮毛的阶段。

  或许,书法与当代艺术、多媒体艺术的关系,归根结底不应纠结于“形式”。“当代艺术跟传统的关系实际是要人们非常细心地去体察和发觉的,必须从传统的每一个蛛丝马迹找到跟我们现代人心灵的关系,然后从那里再生发出一种真正具有现代气息的作品。”邱振中归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