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华听演讲的作文(2)

时间:2021-08-31

  演讲会是由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作家格非主持。在主持人介绍后,一阵热烈的掌声迎接作家站到了演讲台上。毕淑敏是带着她最新力作《面具后面的脸》来的,毕淑敏说这本新书讲述的是她在美国进行访问时的所见所闻。“我到美国去,最想看到的是美国人怎样衰老,怎样死亡。”带着这样的初衷,毕淑敏向读者介绍了一个我们不了解,甚至从来没有想要去了解的美国。慈祥、笑容可掬的毕淑敏主讲题目是《你是否需要预知今生的苦难》。她说“你是否需要预知今生的苦难,是我在美国访问期间一次谈话的题目。当时是在餐桌上,讨论得特别激烈。大约有一半人说他们非常想知道他们今生将要遭遇什么样的苦难。还有一半人说他们不想知道。我属于不想知道的那一派。”这样一个严肃的话题,然而演讲起来却不像题目这样沉重,毕淑敏那温文谦逊的微笑和亲切诚挚的讲话,在座无虚席的演讲楼引起阵阵笑声和掌声。

  从毕淑敏的书中,我了解到,她在西藏阿里当兵时,曾经目睹战友的死亡,甚至自己也曾萌生过自杀的一念。这样经历的人,我原来以为对人生的看法一定是悲观的,没有想到,她是那样豁达,谈吐那么温润。她谈到了人为什么活着,谈到了自己对人生、对挫折、对苦难、对幸福独特的思考。她说“活着本身没有意义,但你要为你的人生规定一个意义。人活着的最大的目的不是为了死,而最大的人生意义却在由生到死的过程。”这也是作家演讲的点睛之笔吧

  演讲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是自由提问,前十名可以得到一本作家签名的书。对学生们妙语连珠的提问,作家的每一个回答既展现了智慧又充满了哲理。女儿为了给我争取一本签名书,也争抢提出问题,真幸运,第三个就轮到了她,她的问题是“对于人生有不同的态度,有的很开心很随意,不做思考;有的对宇宙,对生命的意义进行很深奥的探讨,比如尼采,但是不见得有很好的结果,有的精神分裂了。我想知道,你是否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过这样的思考,然后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作家的回答是:“我觉得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意义,不是书本上教给我们的,不是父母给我们的,而是你自己思考得出来的。对我个人来说,我会用我的生命去做我所热爱的事情,而这件事不但对我是快乐的,而且对人类是有所帮助的。我想就是这样。它说起来比较大,比较空洞,但落实起来……比如说有人让我写电视剧,但不是我喜欢的,就把它拒绝了。所以我认为,因为有了大的目标,一些小的事情,就会变得比较简单了。”  聆听了“荷塘月色”中水木清华的天簌之音,走在回去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人生,活着,意义,幸福,这些字眼在我脑中跳来跳去,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虽然都从书本上、现实中领悟过,但到底不如和思想家面对面来的震撼。在那一时刻,我就想,等退了休,就到北京当“北漂”,到北大、清华作旁听,成为一个不要文凭的名校生,最起码可以近距离地领略大师思想的光辉和学问的渊博!在清华听演讲的作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