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母校的回忆作文(2)

时间:2021-08-31

  母校的回忆作文【篇三】

  童年,对于校园的记忆,其实是有点搞笑的:不太高的教学楼(虽然不高,但是小时候一直幻想能有电梯),炭灰操场,每天回家都是小花猫(我一毕业就换成了水泥操场,当时觉得很遗憾,自己没赶上学校的新变化),长廊的七里香(经常出现在小学作文里)和毛毛虫,课间十分钟肆意地奔跑,在楼道走廊上踢毽子、跳皮筋(虽然这个当时是被禁止的),印象中永远都在修的新校区……还有一些个人的光荣时刻,比如少先队员宣誓、成为升旗手升国旗、上主席台领奖、肩上永远戴着中队委的标志等等。

  小学六年,最大的收获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热情。自己感到最幸运的一点就是遇上了一群认真严格又对我关怀备至的老师们。尤其是语文学科的代路老师、数学学科杨惠文老师陪伴了我们度过了整整六年的时间。这两位老师都属于既严格又温柔的类型,学习上的事情从来不允许学生打马虎眼,课下却又能跟学生打成一片。我的学习热情与自信均来自于这两位老师无限的耐心与不断的鼓励。我很马虎,经常会把数学题反复算错,但我的作业本上却很少有大红叉,因为杨老师会在我做错的习题旁做一个小标记,直到我最终算出正确的答案再给我一个大大的勾。现在想来也许很幼稚,但就是为了作业本上满满的大红勾,我从来没有因为遇到难题而放弃过,因为我知道自己最后总能靠自己或在老师的提示下算出正确答案。还有一次语文课有关修辞手法的提问,“为什么河里的小鱼晚上会盖上星星被?”当时一连抽了十几个同学都没能得出正确答案,胆小怯弱的我主动举手说“那可能是星星的影子”,话音一落代老师脸上便露出了惊喜的笑容,带领全班同学为我鼓掌,连声表扬“你真棒”。对于胆怯不够自信的我,仅仅是这样一句真诚的鼓励,却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也是从那以后,我逐渐不怕当众发言了。三年级以后,我在课堂上与其他几个特别活跃的同学老是喜欢抢着回答问题,要是老师没有抽到自己,还会觉得十分遗憾。不过小学毕业以后再没有过主动回答问题的热情了,可能是中学以后大家都学会故作深沉了吧。

  除了语文和数学两门学科的老师以外,还有两位老师在我的小学生活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一个是我的英语启蒙者熊凌老师。虽然毕业后就失去了联络,但特别想把我也即将成为英语老师的消息告诉她。因为小学的时候大家对英语学习还不够重视,学习热情也不高,但也许自己确实在语言方面有一点天赋吧,熊老师一直鼓励我参加英语演讲比赛,我自己也在外面报补习班学习新概念英语,所以一直到现在英语都是我的优势科目,现在才有机会在异国的土地上研修语言学的课程,每每想到这里,都格外感谢亲爱的熊老师对我的鼓励。另一位是我的艺术启蒙者钟丽雯老师,为我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小时候没有自信,觉得自己肢体不太协调不会跳舞,唱歌也有一点跑调,唯一坚持的爱好就是吹竖笛,所以我加入了竖笛队,接触到了之前从未见过的各种分声部的竖笛,也了解了一些基本的音乐常识。因为当时我手指长就选择了低音竖笛,而低音竖笛的吹奏特别需要气息的控制,很锻炼肺活量,所以小学是我肺活量最好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老师说得太对了,原来艺术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锻炼身体。还有很多老师都给我的小学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因为篇幅和时间的问题不能一一细数,但也想借此机会向老师表达感谢,例如体育林燕老师,美术张安馨老师,手工课的李静老师,08年地震让学生先走的科学徐敏老师…在此我想由衷地向你们说一声谢谢,谢谢老师们让我的小学生活过得如此丰富多彩,受益良多,谢谢你们对我的培育和关怀,至今回想起来,心里仍然觉得暖暖的、甜甜的。

  虽已毕业将近十年,尽管身在异地求学,但是一直都通过电话和网络和小学的老师保持着联系,从良师到益友,感情反而愈发深厚。以前我敬佩我的老师们是因为他们有学识,有修养,现在更佩服的是他们愿意无条件地对别人家的孩子付出关爱和兢兢业业的教书育人,只因为他们是自己的学生。现在我自己也即将踏上教师的岗位,所以更加理解老师们的艰辛。每次与班主任代老师联系,她总是先关心我过得好不好,问我学习怎么样,甚至跟我谈以后的工作,而我却仍然像小时候一样一一回答,却很少主动关心老师过的怎么样,想想也有些惭愧。对于老师而言,付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但作为学生却不能这样理所当然,我想下次联系,一定要改变这样的聊天方式了。

  虽然,十年前就读青龙小学的时候,我的母校并不完美,当时各项硬件设施都并不完善,甚至有很多值得吐槽的地方,但是我仍然觉得非常幸运和幸福,因为我遇到了这样一群好老师,在当时那样艰苦的教学条件下,她们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一直在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好地条件,争取更多的机会。很高兴现在能在各种网络平台看到母校活跃的身影,也祝愿我的母校越来越好,各位老师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