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修养作文(2)

时间:2021-08-31

道德修养作文 篇4

  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提起诸葛亮,那可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是智慧的化身,他通天文,晓地理,神机妙算,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周瑜气量狭小,不能容人,以至于英年早逝。

  “假变真三气周公瑾”,周瑜就这样被活活的给气死了,如果周瑜心胸开阔,不是小肚鸡肠,那他怎么会被气死呢?

  最近,我看了一个电视剧《秦王李世民》,魏征与刘文静都有计谋,而且出自于同一师门,但他们俩各侍其主。魏征为人宽厚,正大光明,而刘文静心狠手辣,手段不光明不磊落,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最终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周瑜因他的小心眼而亡。刘文静因他的不择手段而死。其实都是同一病因:缺乏道德修养。

  诸葛亮,魏征为人正直,心胸开阔,所以名留青史。都源于他们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俗话说:“无能是奴才,无德是废品”。

  常言倒:“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智育为重,德育为先等都特别强调德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道德修养作文 篇5

  人生的路本来难走的,里面布满了杂草荆棘,潜伏着毒蛇猛兽,最多的还是那错综复杂的十字路口。

  每次走到那儿,就面临着选择的困境。

  这十字路口,我走了多次,而最难忘的一次也是最难选择的一次,关于道德与友情。

  那一次,我和我的好朋友晨宇一起去书店买书。

  我在里面逛着,终于选好了几本书,准备付钱。

  这时,我想起了晨宇,要去找他。

  我头一转,突然发现一个鬼鬼祟祟的黑影 是他!晨宇正趁着售货员不注意,拿着几本袖珍的漫画书急急忙忙地往自己衣服上那个很大的口袋往里塞呢!一切做好,他又随意地挑选了几本书,一只手拿着书,另一只手伸入那个被书鼓得满满的口袋以作掩饰,大摇大摆地带着胜利着笑容也来付款。

  我一下子就陷入了两难之中,是说,还是不说?说了,书店才不会损失利益,晨宇也不会养成贪小便宜、不诚实、偷窃的坏习惯,但也有可能他会跟我翻脸不认人啊!可不说,他会一直错下去,不知道往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不管怎么做,都是一个坏的结果。

  我想得头都大了,越想越复杂。

  可我还没想好应该该怎么做,他就只付了拿在手里的几本书的钱,等着我离开。

  我只能任由他拉着我的手走了。

  我俩一直走,来到一个比较偏僻的角落。

  晨宇从口袋里拿出了几本漫画书,向我炫耀他的 战果 。

  我说: 我早看见了,别炫了吧! 他惊讶起来: 我这么做已经很多次了,算是 老手 了,还没人发现,没想到被你发现了! 我顿时了解到事情的严重性,抢了他手中的书,直往书店奔去 事情果然与我想像中的那样,书还了,售货员表扬了我吧,可晨宇却不理我了 几天后,晨宇竟然来找我: 对不起,我终于想明白了,我不能再偷东西了,我们还做好朋友,好吗? OK! 我笑了,因为我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人生的路,一直走,走到十字路口,思索,然后做出最好、最正确的选择。

  这次,我没做错

道德修养作文 篇6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我们今天不去讨论道德和知识谁更重要,但我相信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是具有道德高尚的知识者。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无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为他们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苏辙就曾写道:“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至。”这就说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个人认为,首先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三国时期的刘备曾经以此教导过他的儿子。我们如果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严于律己,那么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积跬步,以至千里;汇小溪,以成江海。我们要善于由大及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决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细小而不足为。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必须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不能只讲动机不计效果,也不能只根据效果去判断其善恶。要注重道德认知,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注意实际行为的锻炼,在实践中增强道德情感、意志力。

  古往今来,沧海桑田。虽然时光在流逝,时代在变迁,但是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不仅没有消减,反而与日俱增。我们党和政府对公民的道德建设十分重视。人们常说: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辉煌。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自觉地做道德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捍卫者,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道德修养作文 篇7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古以来道德就是人们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与此相反,西方国家却用规则作为人们与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历史的列车运转到了今日,我认为,应让道德与规则并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古至今都是以道德着称的文明国度。古时的“君子不乘人之危”“君子不夺他人之爱”和今天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都是很好的道德信条,正因如此,中国才被称为礼仪之邦。西方文明虽不及中国文明博大精深,但其规则意识则为世人所褒扬。有些西方国家在建国之初,就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规定和许多法律规则,西方人也形成了浓厚的遵守法规的氛围。

  一次,几名中国学生到加拿大体验生活。当他们同加拿大同学一起去餐厅吃饭时,中国学生看到学生打饭窗口前拍着长长的队伍,而教师打饭窗口前却空无一人。于是,他们很快跑到了教师打饭窗口前,早早的盛到了饭,而加拿大学生却仍排着队等待。有人问加拿大学生为什么不到教室窗口盛饭,加拿大学生说是学校校规有规定,学生不能到教室窗口去打饭。在他们看来,规则就是用来遵守的,没有规则就没有道德。

  哈佛大学的图书馆藏书几十万,学校规定学生只能在图书馆里看书,不得外借,若违反规定,一律开除。一名学生曾偷偷把一本书偷偷带出了图书馆。后来一场大火把图书馆的藏书都烧毁了,那名学生意识到他手中的书本是唯一的幸存品,于是他把它交给了学校。学校非常感谢他,接受了书本,却把他开除了。因为他违反了校规。他们大规则看得高于一切,违反了校规就是失去了道德。

  由此看来,我们在保留传统的中华文明的同时,还要接受西方文明的规则意识。其实,在现实社会中,道德与规则是紧密相联的。如果说规则是人的骨骼,那么道德就是血和肉,这二者合一才能构成一个活生生的人。没有规则的.社会,将十分混乱;没有道德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最起码的信任,整个社会将失去安全感。道德与规则是密不可分的,有了道德,才会遵守规则;遵守了规则,才会拥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让道德与规则并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