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习俗作文(3)

时间:2021-08-31

家乡的习俗作文11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写了诗人陆游对桃符的喜爱,桃符就是现在的春联,除了这个习俗之外,春节还有很多习俗,如打扫房屋、买年货、守岁、拜年等。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我家乡的春节习俗吧!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服换旧符,是写贴春联的习俗,你别瞧这是一件小事,其实可复杂了,首先准备一些面粉装在盘子里,之后在盘子中倒入少许热水,直到变成一盘沉甸甸的浆糊之后再把一幅幅春联展开,看到那春联鲜艳的模样,都不忍心拿那浆糊去涂它了,之后再把那春联一一对称的贴好。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入暖送屠苏。放鞭炮也是一个的环节。每当大年三十的时候,我都会买几十种鞭炮来放,晚上将烟花点燃之后,五彩缤纷的烟花四散开来,再趁着晚风,将一年所有的烦恼都吹走,那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呀!

  家乡的春节在古诗词中,也在我的脑海里。

家乡的习俗作文12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每个民族都有许多独特的传统习俗,如同一座美丽的大花园,绚丽多彩。我的家乡在湖北,这里有许多习俗流传至今,平时吃正宗牛肉面、牛杂面、黄酒,春节给小孩子压岁钱,最讨我喜欢。下面,就让我细细道来吧。  家乡的冬天,寒风刺骨,吹到脸上如同刀割一样疼,出行的人们都戴上厚厚的帽子,穿上暖和的棉衣,河水也一改往日的活泼,恬静地睡着了。在这个时候,如果让你吃一碗家乡的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和牛杂面,一定会让你热血沸腾,仿佛来到了盛夏的怀抱!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我家乡的牛肉面和牛杂面是出了名的美味,最讲究香、辣、鲜、麻、味厚、有回味,牛肉、牛杂加入秘方调制后还保持肉质本身的鲜美味道。我在家里,要是一天不吃牛肉面就会一天吃不下饭。  春节到了,小孩都会给亲戚好友拜年,然后有机会拿到压岁钱。这个习俗其实来自一个民间传说。在古时候,有一种民间怪物,叫“岁”,传说它专门在除夕夜不声不响地跑到别人家里,把手放在小孩头上,过了一会儿,又不声不响地逃走,到了第二天早上,那个小孩子就会傻掉。于是有人想出办法,把铜币放在自己孩子的头上,“岁”就不敢来害人了,这个办法有点灵验,一传十,十传百,后来人们把压头的铜币取名“压岁钱”了。家家户户、祖祖辈辈都渴望小孩平安,所以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就从古传到了现在。  我的家乡还有很多民间习俗,比如赛龙舟、贴春联等,展现了优秀的中华文化。听了我的介绍,你想来我的家乡和我们一起亲身感受?如果喜欢,那就马上来,我在家乡等你哟! 

家乡的习俗作文13

  端午节在老家叫做五月端午,日子也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但老家的人似乎不知道这个节日为何而来,我在上初中以前,是不会把端午节和屈原联系在一起的。

  许是因为老家地处平原,没有吃米的习惯,因此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必备吃食,即便是备受宠爱的饺子,也不是主角儿。小时候,农村条件都不太好的时候,端午节的特殊只是体现在早饭上,即糖包子和咸鸭蛋。糖包子,用发好的白面包成三角形,里面放上白砂糖或者红砂糖,蒸熟即可。即便是这样,糖包子在平时也是很少吃到的。

  糖包子是甜食,又是三角形,很明显这是粽子的替代品了,至于为什么吃咸鸭蛋,就不得而知了。我推测,或许是因为家乡的人以面食为主,不爱吃甜食,而腌的很咸的鸭蛋刚好可以中和糖包子的甜。

  甜食对于小孩子的诱惑是很大的,尤其是小时候甜食并不多,因此最喜欢吃糖包子的是小孩,砂糖包在面里,等出锅的时候,糖早已融化成糖水了,而嘴馋的孩子往往拿起刚出锅的糖包子就吃,结果可想而知,被糖水烫的直叫。

  咸鸭蛋平时吃的也少,因为鸭蛋贵,一般家里养有鸭子的人家才会经常吃到咸鸭蛋,若是会过日子的妇人,还会把积攒下来的咸鸭蛋卖掉。没有咸鸭蛋的人家也是有的,那就只能煮鸡蛋来代替了。

  小时候,早饭吃好就是过端午了,因为午饭又和平时一样了,能吃的起饺子的人家很少。现在不一样了,早上的糖包子和咸鸭蛋越来越少人吃了,中午吃饺子到慢慢变成了主要的过节吃食,一到做午饭的时间,家家厨房里都传出“笃笃笃”剁饺子馅儿的声音。

家乡的习俗作文14

  只要提起习俗,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春节了,春节与其他节日不同,春节要放鞭炮、去拜年、吃团圆饭等等,但是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家人团聚的时刻。

  除夕晚上我们一家人吃着团员饭,给远方的亲人打视屏通话,开开心心地聊聊天看着春晚节目,吃完饭就休息,因为大年初一天还没有亮,鞭炮的声音就四处的响起,果然,天蒙蒙亮时,四周的鞭炮声就已经响起,我迷迷糊糊地穿上衣服,爸爸妈妈也早早地准备好了我的新年礼物“红包”,我便喊了一声:“新年好”。

  按照习俗,大年初一的早上要吃饺子,妈妈和奶奶包饺子,外公和外婆下饺子、我负责烧火,爸爸和爷爷准备放鞭炮,都忙得不亦乐乎。

  早上七点钟我们吃着热乎乎的饺子,在我的记忆里,以往的春节初二要开始拜访亲戚和朋友,爸爸、妈妈和我一同去亲戚家串门,到了亲戚家都热情的招待我们,我们每个人聊着天、笑着。到谁家都那么的亲热,一点也不拘束,我和姐姐、哥哥弟弟们玩耍,心中满是欢喜。吃完晚饭亲戚们都出来送我们,直到看到我们走了很远才进屋里。

  然而今年的春节却十分特别,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不能出去聚餐,只好待在家里,等到明年我们在过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

家乡的习俗作文15

  我的家乡在广西北流,按照我们的家乡的习俗。过春节从腊月十二的年夜就开始了。

  小年夜这天,人们要包粽子,还要做年糕。第二件事是上街买鞭炮和玩具,贴近除夕就去买年画了。

  到了除夕可真热闹!家家户户赶做年菜,贴对联。挂灯笼。挂年画等。男女老少穿起了漂漂亮亮的衣服。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和烟花彻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们还要守岁。

  大年初一更热闹,一早,人们走出家门,到亲戚或朋友家去拜年。同时,风景区。游乐园。网吧等也更热闹了。大人小孩特别喜欢去游玩。

  元宵一到,更是最热闹的时候。除夕很热闹,可是没月光,元宵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家家的灯笼不一样,有的是波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纸灯。宫灯,还有的灯笼里面有叮当作响的小铃铛呢。外面有灯,家中也有灯,走马灯。纱灯。冰灯除了看漂亮的花灯,人们还会吃汤圆,汤圆有用红豆沙做的。有的用花生做的。还有的用芝麻做的。吃元宵饭,人们预示新的一年快乐吉祥。

  一眨眼到了正月16日,春节就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往常的生活。

【家乡的习俗作文【推荐】】相关文章:

1.家乡的习俗作文推荐

2.【推荐】家乡的习俗作文

3.家乡节日习俗作文推荐

4.【推荐】家乡的习俗作文5篇

5.作文:家乡的习俗

6.家乡的习俗作文

7.《家乡的习俗》作文

8.家乡的习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