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作文600字

时间:2021-08-31

【必备】《春节习俗》作文600字十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节习俗》作文600字10篇,欢迎大家分享。

《春节习俗》作文600字 篇1

  明天就是春节了,我非常高兴,想着能吃到美味的饭菜,香喷喷的点心,还能得到很多压岁钱,我越想越高兴,当晚我兴奋得一夜都没睡,脑子里想的全是饭菜,点心、压岁钱,还有那漂亮的新衣服,可爱的玩具

  春节的早上,我第一个从床上跳起来,抖擞抖擞精神,活动活动筋骨,然后高高兴兴去叫爸妈,爸爸见我起得这么早,也不甘落后,从床上翻身便爬了起来了,妈也陆续地起床了,洗完脸刷完牙,一心想到的就是吃个痛快!一想到吃,我就来劲,忙向爸妈建议做这做那,妈妈是我家的主厨,因此做什么由她这位裁判来决定,妈妈说:“很久没吃过饺子了,包些饺子吃吧。”我们都非常赞同。

  决定做什么以后,我们便分工进行了,爸爸做肉馅,妈妈揉面,我烧水。我们干起来都十分有劲,不到半个小时,肉馅弄好了,饺子也弄好了,水也快烧开了。妈妈便熟练地包起饺子来,我和姐姐也学着包起来,我好不容易包了三个,还个个难看死了,还真难学啊!妈妈说:“我就天生会做啊,不吃点苦,努力学,怎么能学得好呢?”我听了有点惭愧,便吸取教训,重新扬起风帆,认认真真地包了起来,这下做得更快了一些。这就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什么都应该刻苦。

  过了大概二十多分钟,揉的面已经全部做成了饺子,我和姐姐烧的水也已经在锅里翻江倒海了。妈妈便把饺子放进锅里,煮了起来。妈妈在中途还加了一些佐料,使饺子更加好吃,约摸过了十多分钟吧,妈妈便把饺子捞起来,分成了四碗,在每碗中还放了一些汤。我妈刚弄好汤,我便抢了一碗津津有味地吃个痛快!由于吃得太快,舌头都火辣辣的。

  我们个个都吃得满嘴是油,便欢天喜地去看精彩电视节目了。

  啊,真是一个快乐的春节啊!

  点评:文章虽然语言朴实,但是文章把包饺子的过程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读了文章,能深深感受到其乐融融的氛围,快乐>幸福不就是这么简单吗?

  指导老师 吴以如

《春节习俗》作文600字 篇2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传统文化有刺绣,观灯,武术和剪纸。

  其中传统节日中的第一大节日是春节。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从这天起,人们便开始忙碌起来了,热闹起来了,年味也越来越浓了。大街上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到了大年三十,人们贴着春联,门神,对联,还在门上把福字倒着贴,表示福到的意思。出门在外的人都回来了,晚上除夕夜家人们聚在一起,高兴的吃团圆饭,边吃边看新年晚会,当然饭桌上不可缺少的是饺子。大家在一起还要熬夜,叫守岁。当十二点新年钟声敲响时,人们兴高采烈,欢天喜地的放烟花,迎接新年的到来。空中燃放的烟花像是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把漆黑的夜晚点亮的像晴天一样,希望他把我们的愿望实现。

  第二天大年初一,人们互相拜年,小朋友们最喜欢压岁钱。初二走亲访友,正月十五吃汤圆,预示着春节即将过完。

  关于春节的风俗习惯还有很多很多,它既是传统节日,也是传统文化。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阵阵鞭炮声响起,迎来了我盼望已久的春节。早上,吃完饭,爸爸妈妈要带我去拜访亲戚,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新衣服要穿时,妈妈看见了衣服上的商标还在,于是拿来剪刀正要剪时,我连忙叫住:“妈妈,过年时不能用剪刀,免得惹来口舌之争。”妈妈恍然大悟,马上放下剪刀,用手扯下了商标。

  晚上,妈妈请大伯、叔叔两家人来我家吃饭,晚餐可丰盛啦,鸡、鸭、鱼、肉等摆满了餐桌,饭后,垃圾桶的垃圾已堆成了小山,妈妈叫我帮助把垃圾倒了,我摇了摇头,妈妈有点生气地说:“长大了一岁,你倒是变懒了。”我连忙解释道:“妈妈,过年时,不能倒垃圾,以免把财运倒了。”叔叔、大伯们大笑起来,说我的年纪虽小,学问却很多。妈妈也禁不住笑道:“她呀,知道的比我还多。”我听后,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过年的习俗还不止这些,还有:大年初一不扫地,怕把财运扫走;不倒水,以免把财运倒了。可真是有趣的风俗。

《春节习俗》作文600字 篇3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真热闹,大街小巷有年味道。”这是小时候,阿婆教我的家乡过年时的童曲。现在大多忘干净了。但是,家乡那一道道绕过青山的年味道中的年规(习俗)我可一样没忘。

  我是南方人,春节的习俗比北方多许多。

  小时候,在农村的阿婆家住,阿婆和阿爹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每逢过年,规矩可多了,例如:全村人凑在一块打糟米(年糕用的主要原料)时,未出嫁的姑娘家是不可以去凑热闹,阿婆每次都不让我去,说什么姑娘家看打糟米会嫁不出,我信以为真,就不去了。可现在我也弄不清楚是真是假。那时的我只能在家偷喝八春酒。八春酒是一种药酒,是用黑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薏仁米,外加上几粒橄榄。泡上几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那才叫一个鲜美,阿婆是老一辈的人,是做八春酒师太,村里很多人都找她学。阿婆对村民们说:“八春酒,是强健身体的,还可以明目。”阿婆是不让我喝酒的,说什么太补了,小孩不可以喝的。我偏不信,等外婆去打糟米时,我就跑过去偷喝,村里人每家一个地窖,我家也不例外,阿婆总是把竽头、春笋,当然还有八春酒了放在地窖里。那时候,我小,总觉得外婆家酒缸好大,不过真的好大,我那时会拿那种专门舀竹勺舀起来喝。许多次,都晕睡在地窖中,阿婆找我时,那才叫一个哭笑不得。

  家乡人并不贪喝八春酒,那是因为喝八春酒是一种习俗。村里哪一家没酿八春酒,如果不酿的话,来年一定是祸害不断;相反,酿了酒的人家是一定红运当头,年年全家健康的。

  再说一说我们的年席吧。我们的年席不是一家办的,而是全村人办,一家分配一个任务,东家包饺子,西家自是煮腊肉了。再把各家桌子搬到最宽阔的地方并成一排,一起过年。平时,有大人上席,小娃子就不可以上席的,可年席不同啦,大人坐一块,小孩坐一块,可热闹了。

  民俗是人类文明的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特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