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秋节的习俗作文(2)

时间:2021-08-31

  中国中秋节的习俗作文6

  今天是八月十五日,是什么日子呢?是中秋节!

  中秋节可是我国传统节日呢!我要好好地过这个象征着团圆的佳节。

  夜幕降临,在黑幕中一轮玉盘渐渐升起。啊!多么明亮的月亮,月亮映着一家团圆。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吃月饼,在中秋节里吃着月饼是多么甜蜜,滋润人的心田,月饼也像月亮一样,在中秋节里,是象征团圆。我们坐在桌边上吃着饭,这样真得很高兴,平时父母都是早出晚归,吃一顿饭要吃得很快,没有能一起说说话,聊一聊天。可今天不一样,平时不太搞笑的爸爸今天也开起了玩笑,还说笑话。吃完饭,我本想去赏月,但是妈妈说;“你还是先待会去吧,姥姥在家里,很孤独,你去打个电话,和姥姥说说话。”我和姥姥在聊天中,我听到姥姥笑得很高兴,如收到最好的礼物。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月亮。今天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出国的满月更亮更圆。许多诗人给这明月作诗,里面都含有对家人、对亲人的思念。对啊,每次见到这圆圆的月亮,都会想起亲人和家人,又想起自己的孤独,一种缺少爱的滋味,多么不好受。我觉得我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许多人因为工作忙,不能和家人团聚,只能仰望天上的明月。更可怜的是没有父母的孤儿,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中秋节我就不能与家人团聚。

  这个团圆的中秋,给多少人带来幸福、美满的回忆,我真想把时间永远地停在那一刻。

  中国中秋节的习俗作文7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习俗则多种多样,并且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节时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宫嫦娥。金门人中秋拜月之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主要是妇女和小孩,且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设案,桌上摆满佳果和饼食,银烛高燃,香烟缭绕,然后拜月。

  中秋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约1至3公尺,多用碎瓦片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之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焰熊熊,极为壮观。

  还有一些地方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如今中秋习俗,远不如旧时盛行,祭月拜月活动已经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唯独吃月饼,仍很盛行,把酒问明月,庆贺美好生活,为远方的亲人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国中秋节的习俗作文8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说起中秋节,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最为人熟悉当然是嫦蛾奔月,嫦娥偷了丈夫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也有许多说法。在较早的记载中,嫦蛾偷吃了仙丹,变成了癞蛤蟆,被叫月精,奔月后,嫦蛾住在月宫其实是一个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了。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今天是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坐在阳台上,吹着凉爽的秋风,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我问妈妈:“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呀?”妈妈就给我讲了观于中秋节的习俗。

  每年8月15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是的中秋是一年四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秀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8月15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月亮更圆满,更明亮,所以又叫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所以又叫团圆节。

  在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师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孟良录》中,那是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中国中秋节的习俗作文9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据说唐朝时期已经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但是月饼作为食品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则是宋代的事情。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的名称。传说元末,人们还利用月饼来传递反元信息,说明当时月饼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清时期,饼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一位清朝文人形容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和现在的月饼已颇为相近了。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更加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还分成平式、苏式、广式、台式等不同风味。月饼作为吉祥、团圆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吃月饼和送月饼的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中秋节的习俗作文10

  八月十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每到中秋节的晚上,家家户户都团聚在一起,在阳台上吃着月饼,欣赏着月亮,那天的月亮特别的圆,如一张金黄的煎饼。

  去年八月十五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吃过晚饭,我便拿出一大盒月饼,那个月饼的包装盒子十分漂亮,它是用金属铁皮做成的一个精致的盒子,盒子上面用塑料纸贴着,红红的、黄黄的,在灯光下还会不停地闪烁着,特别华丽。我想:里面的月饼可能也一定很好吃吧,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盒,里面是一个个圆圆的月饼,月饼的外面竟然还有一张透明的塑料纸包着,我撕开包装纸,月饼的香味一下子从中跑出来,跑进了我的鼻子里,“好香好香!”我忍不住吃了一口,说:“这月饼真好吃。”我让爸爸、妈妈也尝尝。他们尝后连忙说好吃、好吃。后来我们发现一盒月饼中有不同的种类,有豆沙、椒盐、瓜子仁、花生仁等各种月饼。”我们边吃边欣赏着窗外的月亮,有说有笑的。那晚的月亮真美丽,我仿佛看到了嫦娥在月宫中跳起了欢乐的舞蹈。看着看着,我觉得那晚的月亮特别特别的圆,就像祖国大家庭的人在一起团团圆圆的样子。

  中秋节的月饼真好吃啊!它一直甜到了我的心里;中秋节的月亮真美啊!它美得让我赏心悦目。

  中国中秋节的习俗作文11

  大家都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那么大家知道中秋节有什么习俗吗?我想大家都会回答中秋节当然是吃月饼和赏月了!我就要回答你们,那就是:恭喜你,打错了。你们知道吗,中秋节不止这些。中秋节肯定少不了团圆饭了,你们都忘了。

  还有呢!我给你们一一说说吧:中秋节还要猜灯谜、吃月饼、燃灯、赏月、玩月、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穿行南浦桥、挂灯、拜月时请月姑、烧瓦罐、点桔灯、“看会”、祭土谷神、上坟祭祖、守夜、沿门吹鼓、讨赏钱、看串月、跳月,祭月,拜月等等好多呢你们肯定不信,如果不信可以上网哦!

  中国中秋节的习俗作文12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出国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中国中秋节的习俗作文(通用12篇)】相关文章:

1.中秋节的习俗作文(通用5篇)

2.中秋节的习俗作文

3.作文:中秋节的习俗

4.中国中秋节的习俗作文4篇

5.关于中秋节的习俗作文(通用5篇)

6.中国文化传统节日作文:中秋节的习俗

7.中国的中秋节的习俗作文4篇

8.中国春节的由来与习俗

9.中国儿童节的习俗